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天台五台山记》是北宋时期日本僧侣成寻所著的日记。该书保存了一些北宋时期关于印度僧侣、交通、佛教、器物的史料,既可补现有史料之不足,又可与现有史料相印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清中叶著名文人黎简是个虔诚的佛门信徒,他处在一个佛教氛围浓厚的家庭中,自己与僧侣交往密切,更通过与海幢寺僧人澄波的交往而与天然和尚有一段渊源;与僧侣的交往加之自己的思索,黎简形成了一定的禅佛观,一是提倡儒佛同源,二是习禅不拘形式,直指内心,而归依佛门,也对黎简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人生态度上的淡泊功名,社会情怀的悲天悯人,创作时援禅入诗,作品具有隽秀空灵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9-11世纪,中日交往形式发生重大变化,双方交往重心逐渐从官方转向民间。两国官方的交往,自公元847年最后一批遣唐使返回日本到明万历年间册封丰臣秀吉,整整停滞了几个世纪,但作为一衣带水的友邻国家,双方非官方的交流一直未有停歇。官方交往无法复兴,中日各自的新变化、新信息只能通过民间交往的渠道深入到各个阶层,这也使中日交往的重心从官方转移到民间,中日交往的动因从政治转变为经济文化,其中最显著、最具体的变化就体现在中日交往人群上。文中分析了9-11世纪中日交往方式的转变以及中日民间交往的特征,从僧侣、商人、工匠等多个民间领域拼凑出中日民间交往的巨大关系网络,深入探索在中日漫长的交往进程中,民间交流对于官方交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柳宗元,与不少僧侣交过朋友,佛学思想在其一生的政治生活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文章考证了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与和尚交往的基本事实及其佛儒思想交融的情趣。  相似文献   

5.
中国唐代由于中日两国社会的日益发展和睦邻友好政策的执行,两国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其中文化交流已经发展到一个空前广泛,深入的新阶段.这在当时主要的文学形式——唐诗中有着较充分的反映.在当时,使节往来,僧侣取经,文人交往,大都有诗.在《全唐诗》(包括《全唐诗逸》)里,有关中日交往的诗歌有三十多首(另有一些因缺少证据还未敢断定是这方面的诗歌).因此,本文试图从唐诗这一角度,来叙述一下唐朝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明末清初的朝代更替当中,有不少僧侣,或由于明末战乱,或由于日本德川幕府的支持,或由于中日之间民间贸易创造的条件,纷纷东渡扶桑,在形成一次移民浪潮的同时也掀起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中国向日本进行文化传播的又一次高潮。在这次文化传播的高潮中,东渡扶桑的中国僧侣在宗教、哲学、医学、建筑、书法、绘画、雕刻、音乐等方面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唐都长安与宋都汴京市场中商人群体的构成,可以看出唐长安市场和北宋汴京市场除了有富商大贾、官商、中小商人、牙商等商人群体外,唐长安市场上还存在大批的胡商和外商,北宋汴京市场上则出现有纲卒、僧侣、道士等商人群体。这一时期商人群体的构成日益趋向复杂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唐都长安与宋都汴京市场中商人群体的构成,可以看出唐长安市场和北宋汴京市场除了有富商大贾、官商、中小商人、牙商等商人群体外,唐长安市场上还存在大批的胡商和外商,北宋汴京市场上则出现有纲卒、僧侣、道士等商人群体。这一时期商人群体的构成日益趋向复杂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禅与诗的融汇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顶峰,文人和僧人的交往也愈加频繁,出现了文人僧侣化和僧侣世俗化的倾向。禅人以诗寓禅,士人以禅入诗,使盛唐之后的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气象。其中江西诗派鼻祖黄庭坚在这方面成就最为突出,他不但自觉地接受禅宗思想,而且他的诗文理论、诗词创作中无不深深刻上了禅学影响的烙印,以致影响了整个江西诗派,并成为后世几百年来评论家争论不休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读史巧设题 教学两得益设计1问答题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何时何地?请分析其出现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答: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我国北宋时的四川地区。纸币在北宋出现的客观原因是商业的繁荣北宋时,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发展起来。那时地区交往较多...  相似文献   

11.
禅与诗的融汇发展到宋代,达到了顶峰,文人和僧人的交往也愈加频繁,出现了文人僧侣化和僧侣世俗化的倾向。禅人以诗寓禅,士人以禅入诗,使盛唐之后的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气象。其中江西诗派鼻祖黄庭坚在这方面成就最为突出,他不但自觉地接受禅宗思想,而且他的诗文理论、诗词创作中无不深深刻上了禅学影响的烙印,以致影响了整个江西诗派,并成为后世几百年来评论家争论不休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元代来华的几个印度和尚及其与中土士大夫的交往唱和作了考述。这是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中国儒士往往按中国儒家的标准来衡量外国僧侣,同时,来华印僧也学习到中国文化,作诗文“有唐人作者之妙”。印土寺中有印度和尚。本文认为,“印土”即“印度”之异译,在有印、华两国僧人参加的佛教传承链中,见出儒家思想对佛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道潜是北宋后期的著名诗僧,与苏轼有长期的交往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这种交往与友情,既基于共同的文学爱好和对“诗”“法”相通相长的共识,又以彼此对道德人生的认识为根本保证;考察他们的交往过程和友情的深厚程度可以发现,联系二人的纽带,不仅是文学,还有人生磨难的考验,超越僧俗界线的彼此投契。因此,道潜成为苏门文人群体中的一位特殊成员,就毫不奇怪了。  相似文献   

14.
明代时期,帝王出于政治或兼宗教信仰的双重原因,对西藏各教派僧俗首领"多封众建",并明确建立了定期朝贡制度;而与此同时,西藏高层僧侣出于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利益,不断赴京纳贡。由此,明代宫廷与西藏各地方教派间的交往密切而频繁,这种交往有力地加强了明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之间政治经济的广泛交流,从而为双方文化艺术交流的大规模展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甘州回鹘政权一直非常注意与周边民族和政权的交往,佛教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曾扮演过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史籍及敦煌文献中有关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及沙州归义军、金山国交往关系的史料及敦煌石窟中相关题记资料的梳理,论述了佛教僧侣在甘州回鹘政权的外交活动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指出佛教在沟通甘州回鹘与中原王朝及沙州归义军、金山国政权的关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及周边国家、地区、民族间的宗教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鼎盛朝代,对外交往十分频繁。特别是与东边的日本,官方和民间的往来都出现了高潮。一批批日本派出的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以及唐朝的回访使节、学者、僧侣、商人,穿梭来往于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之间。滔滔“东海是西邻”,中日两国成了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从历史上看,日本一向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然而中日关系的高潮却出现在唐代。唐代的中国对日本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促使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原因究竟在哪里?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初步考证,《樊川诗集》中有四十首诗在宣州写或写宣州的,而其中的四分之一,是杜牧与禅院僧侣的交往诗,权将此类称作“杜牧宣州佛事诗”。深入研究这些诗对于唐代江南佛教文化和江南经济研究,对于地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期淮北城镇的数量不仅超过了前代,而且城镇的类型及职能也愈来愈多样化。淮北地区的城镇成为北宋王朝的区域政治、交通、商业中心。淮北地区的城镇经济受到了其南北交往的交通枢纽影响,汴河、惠民河也促进淮北城镇发展,手工业的进步也是淮北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之,随着北宋时期淮北城镇交通、手工业等发展,城镇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9.
韦丽华 《钦州学院学报》2012,27(1):52-55,60
从《小仓山房诗集》诗歌创作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表现内容以及袁枚与僧侣交往的目的、游历名山佛寺的目的看,袁枚并未深受佛教的影响,与袁枚多反佛言辞互为表里。探讨袁枚与佛教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清代文人与佛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在两宋知名词人中首屈一指。柳永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原因有三:一是受都市繁华环境和丈人游乐狎妓之风的影响;二是柳永的音乐才能和浪漫天性使然;三是仕途上受到排斥激发了柳永的逆反心理。这些因素促使他与歌妓交往密切并创作了大量的歌妓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