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国格,人有人格,人格是每个人特有的品格,主要指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处世态度以及性格、气质等。它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的形式有先天的因素,但主要来自于后天的教育,有的人人格崇高,那是长期培养、严于律己而成;有的人人格卑劣,则是长期放纵,损人利己所致。因此,良好的人格是教育的产物。中专校入学的学生年龄,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不仅是中专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整体素质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多年来,中专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宏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论师格:教师职业形象的双重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国格,师有师格。格者,在这里有格调和人格两层含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古老久远,师道尊严,若为人师,必得道(学识)高一筹,德亦高一筹。笔者认为,教师的形象应该是美而有格的,这也是古往今来为人师者不懈的追求。教师不仅仅是一袭长衫、佝背叹气的教书先生和白衣黑裙、温婉可人的小女子形象。现代教师应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有刚柔相济、荣辱不惊的大将风度,这种超人的能力与气质必得以美好的师格为文化的底蕴与储备,才能教育出高品位和高品格的学生,达到为人师者“桃李不言,下自…  相似文献   

3.
国有国格,人有人格。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新生一代的培育者、各种人才的造就者,应具备什么样的人格和人格价值呢?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四化建设急需人才、全民素质亟需提高的现阶段,积极塑造教师高尚的人格价值,并以健康、完善、高尚的人格来培养新一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的人格形象 教师作为独特的个体,在与学生、同事、学生家长和他人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过程中,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形成自己的社会形象,展示着自己的人格特征。教师通过自己的教书、育人、言谈举止、行为活动表现其外在人格形象。每一个社会成员(包括教师)在社会生活中不仅自我反映,而且互相联系,并由此形成“你、我、他”各自不同的人生形象。教师的形象取决于教师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观古今中外历史 ,败也人师 ,兴也人师。故“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学生素质的优劣。既为人师 ,以教书育人为天职 ,就当身正为范 ,以人格塑造人格 ,方可育人才。笔者在近 2 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 ,就教师人格与学生心理健康谈点初浅认识。  一、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所谓人格 ,是指一个人稳定而有倾向性的对事物的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也就是个人在长期生活历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师的人格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勒温 (Lewin)曾做过一个试验 ,他把学…  相似文献   

5.
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和法律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处在教育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有主动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教师为了未来而教,学生为了未来而学,师生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必须互相尊重。  相似文献   

6.
人格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它是由交互作用的多种层次构成,泛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教师的人格,是教师以自身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履行教师角色的责任和义务中形成的思想品质、心理特征及精神面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笔者拟就教师人格魅力在教育中的作用及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形式谈几点认识。一、教师人格魅力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的劳动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学生眼中得到放大,并进…  相似文献   

7.
米力 《青海教育》2007,(11):11-11
中学生身心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管理者和组织者,在学生人格素质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  相似文献   

8.
王萍涛 《宜春师专学报》1999,21(3):70-72,77
培养具备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学校教育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教师格在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尤其在培养学生健康人人有特殊的教育效能,是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手段。而理想的教师人格的设计有利于教师人格的修养。  相似文献   

9.
作为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由于其社会身份的特殊性与这个身份相适应的严格行为模式,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具有多样性、自主性、创造性、发展性等特征。每一位师范毕业生都有一个从学生人格向教师人格转化的历程,一般要经过“入格”—“立格”—“定格”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亭 《教育革新》2010,(9):15-16
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是人的基本精神面貌的体现。教师的人格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教育事业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鲜明的风格。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教育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时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人格 ,是以个体内在的先天遗传特点为生理条件 ,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人的行为相对稳定的倾向性 ,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相对稳定的“自我” ,是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由此派生的气质、风度、性格、精神、修养、世界观等诸方面的总和。这里 ,人的先天遗传特点固然是人格形成的“先天因素”“物质”的生理条件 ;但人并非一生下来就具有某种人格 ,决定人格形成与发展方向、内涵、层次、类型的却是“后天因素” ,即“社会化进程”。一个国家民族整体人格特征的总和便是这个国家的“国格”。以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为目标而…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人格素质及塑造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师人格素质的含义   人格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教师人格是一种具体人格,它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为基础,为适应社会角色规范的要求,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性.……  相似文献   

13.
基础学校对家长、学生及整个共同体负有责任。在语言与核心知识两个方面设定标准,也有测评学生成绩的标尺。学生的人格素质、社会素质也加以观察,教师对此作出非正式评价。基础学校中的评价总是有助于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健全的人格是合格教师必备的重要的素质。教师的人格特征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有重要意义。专家型教师对促进学生成才,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转变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去理性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育爱是教师情感人格素质的核心,师范生如果缺乏这种素质,将会影响到教师专业精神的培养与提高,进而影响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然而当前作为影响师范生的教师情感人格素质形成主渠道——课堂教学,却较少关注学生的体验,这是造成学生难于形成这种素质的根源所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对话教学模式和自身提供榜样示范等,增强学生教育爱的情感体验,以凸现高师院校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神圣使命,而素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本质为人格素质提升与品德素质发展。就对学生的人格素质提升与品德素质发展之培育、引领、示范而言,教师确实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论逻辑与事实逻辑都证明教师的人格素质与品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础和核心,即师德人格为灵魂工程师之灵魂。随着对应试教育的反思和对素质教育考量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正调查显示,学困生的成因一般有:第一,幼年时期缺乏良好的家教,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在学校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一个班集体的整体素质如何,主要看学生个体的素质。学生的素质高,则班风正,学风浓,纪律好。对班主任而言,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班集体建设尤为重要。一、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困生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必须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  相似文献   

18.
在人文教育的发展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工作的绿色通道;他体现的是教师与学生人格上的平等,是心灵上的互相接纳。广大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一般人在常识上所了解的人格是指品格而言,也就是人的品格高尚与低下。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与本人的先天素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人格的形成更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0.
人文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文教育。学校要在教学实践中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教师有责任提升学生的道德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