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武訓”這個人,我過去也曾經不很着力地表揚過。記得一九四七年在上海時,山東的武訓師範学校为紀念武訓,要我寫字義賣籌款,我是允許了的;一九五○年在北京,偶然遊北海公园,參觀了設在這公园里面的武訓小学,被學校主持人發見了,要求我“題詞”,不好推辞,又  相似文献   

2.
又到了“八·一五”,这是第五十个“八·一五”。五十年前我三十三岁,那时我是在上海的“海军保甲事务所”里听到天皇宣布终止战争广播的。那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涌上街头游行,分享着抗日战争胜利的喜悦。 战争的铁锁终于被斩断,我的内心沉浸着一种解放感。在天皇制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下,在我人生的三十三年里被剥夺了思  相似文献   

3.
小鬼当家     
在电视上,《小鬼当家》中的每一个“小鬼”在几天没有父母照顾的情况下学会了独立生活,他们觉得在这短短的几天里,自己彻(che)底地“解放”了。有一天正巧,妈妈要去单位加班,我便想像那些“小鬼”们一样把自己“解放”一下,可没想到……终于盼到这天啦!早晨我先睡了个懒(lan)觉,一起床,时间便是9点了。我连忙按妈妈昨天晚上告诉我的指示在厨(chu)房的桌子上发现了我  相似文献   

4.
我想上学     
我想上学王玮光1965年2月,初中“着年级”的我.终于因为缴不起一应费用而辍学了。不念书对我真是身与心的解放.半年中学卜来,我算真正饱尝了“饿”的滋味.因父亲在历史问题,一进初巾,我的助学金仅评发了4元,这点钱只够我每月16天的伙食费,除去4个星期天...  相似文献   

5.
坐高铁     
假日里的一天,我从上海坐高铁去杭州,爸爸和妈妈都是第一次坐高铁,而我早在去年就坐过了,于是我骄傲地说:“跟我走。”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个秘密,那就是:我的名字是从一场“余震”而来的。听妈妈说,1996年的秋天,上海曾经发生过一场“余震”,当时从没有经历过地震的妈妈着实吓了一跳,慌里慌张地带着我,从六楼的房子里赶到了住在平房的一个朋友家里。当然,那时的我还在妈妈的肚子里。妈妈还告诉我,自从那场“余震”之后,我在妈妈的肚子里就格外地活跃,时不时地来个“前滚翻”,弄得爸爸妈妈直嘀咕:这场“余震”没有给上海市民带来不利,想必这“小子”也在高兴啦!1997年1月24日,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来到了世界上,那就是我。爸爸妈妈开心地忙着给我取名,爸爸想:我正好姓余,这个…  相似文献   

7.
“大吹”老师姓武,是28年前我初中时的数学老师。“大吹”是他的同事们给他起的绰号,慢慢地传到了学生的耳朵里。昨晚又梦见自己坐在教室里,听武老师兴高采烈地“大吹”。  相似文献   

8.
上海几个小学生在《解放日报》上展示他们对不考试的一片憧憬。一个叫王霞的4年级学生说:假如考试取消了,考试的这两天将改成“副儿童节”。这个儿童节别出心裁:每位同学都要在学校里度过。我们住在学校里,学校要免费为我们开设乒乓球、游泳、溜冰、看书、游戏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里,每个同学都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个过瘾。而且这两天没有大人来管我们,我们自己动手烧饭、洗衣、照顾小同学、管理学校……这两天,会使我们长大几岁呢!另一个叫乐添的学生说:假如考试取消了,我就能把我所有的爱好都“解放”出来。我可以把那些处于“…  相似文献   

9.
陈志武的“天问”与荀子的思考 著名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2010年出版了新著《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这本书的书名实则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性的“天问”。在该书的自序里,陈志武谈到:“在我的老家湖南,农民每天早出晚归,甚至把老少留在家乡,自己常年在外打工,日复一日,一年到头就是为了一份糊口的收入,没有剩余财富,...  相似文献   

10.
梦圆:我是班级里的宣传委员。最近,老师让我准备出一期纪念上海解放50周年的墙报。我想用几张有关上海解放的照片,因为这些历史镜头对我们来说是极好的教材。找来找去没有找到,于是我想到了你,梦圆老师,你能不能为我找几张有关上海解放的照片。贾铭铭  相似文献   

11.
我的小鱼儿     
我是从小贩那儿的鱼群里千挑万选,才买下了你。你银白的身躯和活跃的身影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买回家的第三天,你的身上就出现了那种有些恶心、白色的“丝带子”。听人说,这是鱼脱鳞了。  相似文献   

12.
心中的阳光     
黄小平 《成长》2007,(4):1-1
1932年,大文豪萧伯纳访问上海,林语堂上船去接他,说:“这里许多天来大风大雪,今天才放晴,你真是好福气,一到上海就看见了太阳。”萧伯纳笑道:“还是太阳有福气,能在上海见到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爸爸在上海工作。一放暑假,妈妈就带着我到爸爸那儿玩两天。嘿,在上海,我还真发现了一件“新鲜事”。那天早晨,我拿着一盒早餐奶,一边喝一边和妈妈乘电梯下楼,到小区里散步。下了几天的大雨,此时的树叶绿得耀眼。我和妈妈沿着林荫道往外走,发现小区里的许多垃圾桶不见了。  相似文献   

14.
时至今日,我依然对那两条鱼,怀有深深的敬意和歉疚……我家有两条鲤鱼,被养在一个塑料桶里。一天,我揭开了桶盖,看见那两条鱼。本以为已经死了,可用手轻轻拨弄一下,它们急剧的反应溅起了好大的水花,吓了我一跳。──原来都活着哩!鱼儿见了天日,便活跃了起来,一条斯文些,靠桶壁慢游,另一条则比较活跃,锐气十足。“瞧这鱼!”我低语着。次日,我又到桶边。发现一条鱼已跃出水桶,躺在雪白的瓷砖上,已经冻僵,那落地的一面血肉模糊。“糟了!昨晚忘盖桶盖了!”我惊叫道。再看一看,我认出了,它是那条锐气十足的鱼。看着瓷砖上的血…  相似文献   

15.
有资料说《一件小事》中的“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中的“人”是指“反动统治者”。对此,我认为不妥。首先,从“增长坏脾气”亦即“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的原因来看,我认为小说中提到的那个“看不起人”中的“人”不是单指“反动统治者”,而应当是指“所有的人”。这只要细读一下小说开头的那段文字便可明白。小说的开头写到“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正因为“我”在从乡下跑到京城里的六年时间里,目睹了许多所谓国家大事,例如: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等,使我“感到渺茫、怀疑,乃至更悲观失望,于是更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这个增长了的“坏脾气”就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由于“我”脾气很坏,看不起人,而且这种势头“一天比一天的大起来”,所以“我”便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不顺眼。因此,当“一件小事”发生之后,“我”便自然而然地有“看不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中的“机会”潘娜前几天,表哥从老家来北京,几年不见真得刮目相看。只见他全身“装备一新”,手里拿着摩托罗拉8800,见我目露惊异,他哈哈一笑,娓娓道来,果然让我茅塞顿开。老家是上海近郊,自然就是大上海的一个“菜篮子”了。可是前些年家里人没有经营...  相似文献   

17.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相似文献   

18.
暑假趣事     
去年暑假特别热,爸爸早就说过要带我们去上海叔叔家,可他说要等天凉下来再去。我想:这可要等到猴年马月呀?不过老天开恩地下了两天大雨,气温终于降下来了。于是我硬拉着爸爸去了上海。车还没进上海,一场倾盆大雨就从天而降,且越下越大。不一会儿,车子看上去就像在一片汪洋大海上行驶似的,路边的小商店里都灌了水,可以淹没大人的膝盖。有人在门口搭“防汛墙”,有人正拼命把水向外泼。我见了忍不住笑了起来。爸爸严肃地说:“别人有困难,你还笑,真是的。”正巧车外一个孩子故意跌进水里,竟游起泳来。爸爸妈妈看见,也忍不住笑了…  相似文献   

19.
新朋友     
认识《上海教育》刚满一年,恰逢《上海教育》即将迎来50岁“生日”,我坚信:我和《上海教育》的感情定会至少延续50个年头。虽然我很喜欢看书,可是自从去年工作以来却很少买书,倒不是因为没时间,只是这时再也不能向父母亲要钱了——明白了钱来之不易,况且自己每个月只有千元左右的薪水。只好把以前的旧书再来“新读”,并自嘲“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一天,轮到我在学校值班,发现家长接待室里有不少  相似文献   

20.
教育点滴     
刘凤英 《湖南教育》2005,(13):16-16
一天下午.课堂里有几个学生睡觉,但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听课很认真,精神也很好.迟到的不多。课结束时.我真诚地袁扬他们:“夸天上课同学们表现非常好,迟到的少了、睡觉的也少了。听其他老师说不愿意上下午的课。但在你们班上课我感觉很好。”接下来几周.我上课时仔细观察,不断地发现她们的闪光点,并赞美她们。课堂气氛逐渐活跃。我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我自己.下午上课时都精神振奋,情绪激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