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如何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3年4月~2005年4月共收晚期癌症病人72例,从72例临终病人的护理过程中,笔者认为:尽量满足临终病人的心理需要;帮助患者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协助患者减轻躯体和心理的痛苦;做好家属的护理工作等四个方面是让临终病人宁静、舒适地度过余生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学生在对临终关怀事业的了解过程中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珍惜生命。2.知识目标:学生掌握临终关怀的概念,并能针对临终病人心理变化的特点为病人进行心理护理。3.能力目标:在对“临终病人心理变化和护理”的分析过程中学会营造和谐平等的护患关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临终病人心理变化的特点和护理措施。[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职业素养及营造和谐护患关系的能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设想]1.教改内容:高职基护教学如何贴近学生、贴近专业,培养其职业能力。2.…  相似文献   

3.
临床心理诊疗属于临床医疗中的一个部分,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临床心理工作者在进行相应的诊疗活动时,应认真履行告之说明义务,并构建有效的医患关系,切实保障病人的知情同意权益,以达到临床心理诊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是通过提供缓解性照料、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来改善个人余寿的质量尽可能减轻临终病人生理、心理、精神上的痛苦,维护其尊严,使他们安静、平静、舒适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旅程,同时,使临终病人家属的身心得到关怀与抚慰.探讨使晚期癌症病人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全面支持与照顾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方法:对92例晚期癌症患者,从心理护理、死亡教育、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等方面实施临床护理.结果:享受临终关怀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是临终关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伦理动力.通过对住院癌症晚期病人实施临终关怀,缓解了患者痛苦,使其平静、安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结论:临终关怀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适应人的生命客观规律,为人类健康生存提供了良好机会.临终关怀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弥补现行医疗保健体系忽视临终病人需求的缺陷,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生命发展的需求,是人类现代社会最具人性化的一种发展,是人道主义在现代社会的最高体现,从而使医疗保健体系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恶性肿瘤病人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的方法和体会。方法通过对近两年在本科住院的各类恶性肿瘤病人中的132例进行心理观察、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心理护理,使病人的不良心理很快消除,更多地了解了恶性肿瘤的知识,提高了主动配合治疗的意识。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恶性肿瘤患者尽快克服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舒缓治疗看护和心理关怀的一种特殊的公共卫生保健服务,目的是使临终病人能够舒适平静、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使病人家属能够维持和提升身心健康.本文根据目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现状,探讨根据我国国情改进临终关怀模式,改善伦理环境,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资助,更有助于临终关怀事业的本土化,从而促进真正意义的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临终意味着走向死亡,因为临终病人多是患有目前无良好治疗方法、不可逆转的疾病,这样就从以治疗为主转为以护理为主的临床护理。在护理科学在发展中临终护理是一项有待开发的新领域,当病人处于临终阶段,如  相似文献   

8.
近代外科护理学认为,病人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统一体,护士必须掌握病人的有关心理特征的形成和心理活动规律,使病人身心同时恢复健康。本文欲以骨科病人特点为例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心理活动方面,按照不同病情,应给予病人各方面的心理支持。创伤病人特有的心理障碍为缺乏信心。骨科病人起病急,绝大部分是因外伤所致,如各种事故打架斗殴,不慎摔伤突然发病,由于患者突然严重受损,考虑到今后伤残,此时出现神志恍惚,甚至意识模糊或行为失常。是一种急性心理变化和行为问题,严重者可能有意识障碍。此种心理反应与患…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于人们生活品质关注不仅仅体现在对于正常人的关注,还包括对于临终病患的关注。对病患的关怀,特别是临终病患的关怀,体现了社会的极大进步,是一项符合人类利益的崇高事业。目前,不仅存在直接参与"临终关怀"的工作人员,同时还有大量从事"临终关怀"行为探索的研究人员。从临终病患所处的室内软环境出发,研究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在室内软装饰中对临终病患的心理影响,探讨临终病患对室内软装饰的心理需求,从而给出出符合临终病患心理需求的室内软装饰搭配方案。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室内软装设计,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让临终病患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用安静祥和的心态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终护理要做到在临终患者生命的最后阶段 ,满足患者各种生理需要 ,使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尽可能地获得安宁和舒适 ,并且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精神需求 ,给予有效的支持 ,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维护生命的尊严 ,提高生命质量。1 临终患者的生理护理护士要了解临终患者的生理状态 ,根据每一个临终患者的不同实际情况制定症状控制计划 ,协助患者满足各种生理需要 ,尽最大可能使临终患者处于舒适状态 ,提高临终患者生活质量。1.1 疼痛控制 临终患者的疼痛控制是临终…  相似文献   

11.
日本近代著名文学家夏目漱石的后期代表作之一《行人》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作者集中塑造了找不到精神家园的学者一郎的矛盾形象,着重剖析了日本明治时代知识分子可怜、可悲、可叹、孤独痛苦的内心世界和空虚无奈的生存状态。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创作背景、写作特色等方面来看,一郎这一形象均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运用拉康的三界说理论,即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分析美国黑人小说《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的主体建构,集中探讨别格世界里想象界与象征界的相互作用。别格认同美国的主流文化,而这种认同对其心理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的象征界则通过强加各种限制、“阉割”了别格,使其成为美国社会的分裂主体。  相似文献   

13.
杨晓昕 《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22-123,134
“意淫”是贾宝玉性情方面的重要特征。因为“意淫”,贾宝玉对身边女孩儿们的言论、举止显得非比寻常。他在追寻美与理想的驱动之下,于女孩儿们的世界里饱尝了愉悦,但也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饱尝了痛苦。试从“意淫”的初指,“意淫”的表象和动因,“意淫”的悲剧内涵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对《红楼梦》中“意淫”一词做出释义。  相似文献   

14.
他者生存的本质悖论导致了其行为主体的生存困境,欧文·韦尔什的作品用独特的笔触探求解困之道,并借此解构主流文化霸权,创建包容他者的文化空间。《猜火车》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对另类行为入木三分的刻画,更在于其展示了瑞顿如何颠覆传统二元生存空间,最终成功走出了“用毒品守护心灵”的窘境。克尔凯郭尔的人生哲学给瑞顿以灵感,促使他在主流社会的招安与青年的“白色反抗”之间作出自主选择,实现了对他者角色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向,以及主体意识从本能自发到文化自觉的飞跃。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在诗歌艺术的审美创造上所提出的"心远说",不仅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而且揭示了诗歌艺术审美创造中十分重要的"心理距离"问题。"心远"不仅让诗人成为精神上自由的审美主体,而且使他能够用诗意的眼光看待躬耕田园的生活,从而使得田园生活成为审美的对象,而诗人和农人一体的特殊身份以及诗歌意象选择上的个性化,则较好解决了"距离的内在矛盾"和"距离的易变性"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憨豆先生的泰迪熊“泰迪”是憨豆先生最好的朋友。憨豆似乎把泰迪当作有生命的人。憨豆在早上尽量不吵醒他,为他买圣诞礼物,并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但是有时候,通常在紧急情况下,憨豆却不得不把他当洗碗布或油漆刷使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加强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病人的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12世纪初,女真兴起,灭辽和北宋,并迫使高丽朝贡称臣,在东亚大陆构建起以金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东亚局势的转向促使国家实力凋落的南宋朝廷不得不调整对高丽政策,逐步放弃了对高丽的主动外交,不仅对高丽主动示好的外交行为不再热心,还多次拒绝高丽的入贡请求。一种防范的、封闭的、保守的高丽政策开始形成,并主导了之后百余年的宋、丽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小说《基姆》中的主人公基姆的生存状态的分析,认为基姆就是小说作者吉卜林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郑武公将郑国东迁虢、郐间的初都京城;周平王二十八年(公元前743年),郑庄公将郑都迁至郐地新城;周惠王六年(公元前761年),郑文公定都新郑,郑国共三次迁都。郑国最后一位国君郑康公,于二十一年(公元前375年),被韩国所灭。周显王遵循“灭国不灭祀”的历史惯例,封其子宙公之子据公于嚣山之阳,称践土君,守祭武公寝陵。此处被称为“郑王之墟”。这里便成为中国最大、最早,流传时间最长的郑氏祖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