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未来。因此,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对高中教师素质的培养,而提升高中教师的核心素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林  容辉 《教育与职业》2006,(35):115-116
对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师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一个合格的教师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师德素质:要具备音乐教师所需要的音乐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这是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对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他们既是拥有高尚师德及专业知识素质的教育者,又是学生成长道路的引领者和未来就业的指导者,同时高职教师还必须不断扩充知识内涵、掌握专业实践技能以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雷昶  李斌 《湖南教育》2002,(10):53-53
语文教师要迎接新世纪挑战,必须强化四种素质,即师德素质、文化素质、教学素质、心理素质。1、切实提高师德素质。师德素质是教师教育教学之本。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求老师必须有较高的师德素质,应努力做到:思想先进,事业心强,教学严谨,热爱学生,为人师表。2、快速提高文化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相应的学历层次、三维的知识结构(教育理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知识,讲课才能游刃有余,吸引学生。3、切实提高教学素质。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观(即不仅…  相似文献   

5.
师德是教师的首要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必须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既能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又可满足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在信息化时代尤其不可忽视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郭利黎 《时代教育》2007,(9Z):141-141
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师德、专业素质和工作方法等。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就是对所从事科目的研究和创新,工作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工作能力。中专历史老师的素质已被教师素质囊括在内。但它却有自己突出的特点,笔者作为一名中专历史老师是这样理解的。  相似文献   

7.
师德是教师的品质和德性。因此,师德在教师的素质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高低决定教师素质的优劣,甚至影响教师是否具备任职条件:它决定教师的工作方向和态度,直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做好教书育人的基本条件之一。本就新时期如何加强师德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师德素养研究,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入的今天,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师德水平,专业修养,教学能力以及人格特征都深远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苏美莉  莫志虹  王俊璎  杨晨 《教师》2020,(11):111-112
继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新时代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主体,是支撑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其师德素养关乎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基于目前高校师范生师德素质培养在内容、方式、成效方面存在的不足,从重视培养师德教育意识、优化师德教育培养方法、加强师德教育培养环境的建设这几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构建高效师范生师德素质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在新的时代和教育背景下,教师素质及其培养具有许多新的内涵与要求。师德、师智仍然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转换角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提高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创新素质是新时期教师素质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对新世纪人才要求的思考中,探寻教师的素质结构,并从未来教师的素质要求上就教师素质结构的基本取向、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师德建设三方面的内容展开研究,构建新的适应21世纪发展的教师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12.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的师德.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和稳步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奠基作用,师德水平的高低将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伊犁教育》2005,(3):1-1
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教师的师德建设。因为,在教师素质中,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索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所以,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求师范大学生注重自身师德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大学生师德素质薄弱,今后师范院校应全面加强学生师德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教育是知识创新的基地,是培育创新精神的摇篮.教师是创新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素质关系着教育改革与发展乃至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教师素质必须以师德修养为基础,现代教育观念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重点,完善知识结构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首先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师德培训是教师习得道德知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的重要途径。审视当前我国各地开展的师德培训情况,存在问题却是不少,严重地影响了培训的效果。笔者认为,基于当前师德培训的现实状况来探讨其解决策略,对我国的师德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师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光荣使命。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师德建设(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师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其他素质的提高,也影响着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在山区,特别是在山区农村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业务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智能。  相似文献   

19.
江天健 《重庆师专学报》2001,20(1):76-78,81
本文以以对在校大学生干部的产生和素质状况和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师德影响学生干部成长的特点,强调教师以德为师,以高校尚人格为培养学生干部的示范力量的重要性,并对培养学生干部的基本思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教师被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是当今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作为人民教师要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必须牢固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在教师岗位上模范地遵守师德规范,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一个让人民满意、让社会放心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