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嵇康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玄学家,是庄子思想的继承者。他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观点,这种主张是指顺应人性的自然发展状态,将儒家的纲常道德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自然美德。"任自然"是指以本真之心作为道德践行的出发点,从而超越物欲私利成为自由的人,达到至美至善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
庄子以"自然无为"为理念建立了自己的道德理想.但是庄子的道德观充满了内在的悖论.这样的道德观是由其道德的二维对立的结构模式所决定的.在这种思维模式的作用下,过度抬高个体道德的价值和意义,贬抑甚至摒弃社会道德,企图寻求最自由、最完美的道德生活.但是,由于个体道德失去了生长的基础和环境.所以,解脱的结果,只能是虚无.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典型的美感样态, “至乐”在庄子美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庄子从否定和肯定两方面界定出其超功利、超道德和自然无为的本质特征,而且这种快乐最终指向必然与自由合一的天人境界.  相似文献   

4.
道是中国思想的最高范畴.庄子有个观念叫做"天人合一",庄子说:"人与天,一也."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老子的"道法自然",即道就是自然,庄子思想基本上同于老子.他对美的著名言论是"天地大美",老庄的美在道,美在自然.然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等于"应该",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庄子认为通过"心斋"、"坐忘"的历炼,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境界.  相似文献   

5.
王坦之在道德立论上,重视儒家"尊尊亲亲"的原则;在道德实践上,推重"陶铸群生"和"敬修至德",主张通过"各顺其方"和"玄同彼我"的方法来"训导以成天德".在形式上,他采取批判庄子反对玄学的形式,但在思想本质上,他又直接吸收了庄子的诸多思想,强调"体于自然",仿佛坐着道家玄同彼我和自然无为的两轮马车,而打着儒家亲亲、尊尊的道德旗帜,而这一特色显示的方向和魏晋其他思想家基本上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6.
人·自然·道德论人在实践活动中的道德律王东红一、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觉醒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有过许多深刻思想。比如,老子讲“道法自然”,庄子讲“万物与我为一”,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些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古代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  相似文献   

7.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道通为一”的精神境界,并指出了到达这种境界的方式。首先,庄子通过自然的“天籁”之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无差别的自然存在样态;其次,他用对自然存在样态的感知来观照人,把人看成是与物一样完全禀受自然之理自然而生的存在,从而否定了个体的主体性;再次,他从否定人的主体性来否定人认知的客观性,进而否定知识存在的意义,也否定了文化,并指出实现这种认知的方法——“莫若以明”;最后,庄子通过“莫若以明”到达了“玄同彼我”、“道通为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滁州学院学报》2018,(4):32-35
"鱼乐之辩"中蕴含着庄子对不同主体之间交往、理解与相知何以可能的思考。庄子认为人与他者的"共在"同时构成人际交往过程中理解与冲突的根源,而人的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和自师成心的执着,更阻碍了不同主体之间的相知和理解。然庄子对"不相知"的强调并非否认相知的可能性,而是包含着追求自由与宽容,尊重和承认不同个体、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的道德内涵。这就要求我们从自身有限的视域超拔出来,化解"我相信"对他者的道德独断,同时保持自我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庄子还反思了惠子名理辨析的知识论立场,指出相知和理解的真实不能仅停留于语言的说理辨析,更应关注精神境界层面的沟通和对话。  相似文献   

9.
有感于"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与历史上贤臣功成而被杀、急流勇退得身安的经验教训,庄子郑重指明有用而被用作工具之患,深刻地提出无用之大用的话题。然而,庄子也认识到,身处一个毫无正义可言的无道社会,即便保持无用状态或者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也难免患累。庄子指出,人们只有超越有用与无用之争,从有用与无用的算计中超脱出来,"乘物以游心"、"虚己以游世",遵循自然大道而自由遨游于天地之间,人们才有可能真正摆脱患累的困扰。在急功近利、普遍过于讲究实用的今天,庄子关于超越有用与无用之争、"乘道德而浮游"的思想,仍然具有某种纠偏、矫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庄子哲学的本体依据是"道"论,道即自然和自由,这种本体之"道"具有体悟生命、追求理想人格的色彩,是生命的本体。"道"是隐藏在大千世界万物外表之下的内在的"真"。"真"是一种审美理念,美的本质是自然无为,这种美是一种最高的美,天地之大美就在于自然而然。庄子时代面临诸多人生困境,庄子以高度的内心直觉,以崭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生命的存在,提出建立逍遥游式的理想人格。庄子生命之和谐在于心灵的和谐,这种境界追求的就是一种和谐之美,是一种心灵与道合一的美。这些思想有着重要现实价值,有助于我们对于当代物欲文明背景下人的生存困境、社会转型背景下部分官员生活腐化困境、个人利益至上观念下道德沦丧的困境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1.
庄子的道更加注重道与个体的人的联系,试图发掘出人应有的道性.在发掘道性的过程中,庄子对自然与语言的存在进行了反思与澄清,指出自然是人走向自由、走向美的必经之途;而语言是表达"道"的方式.他以独特的言说方式,消解机械的语言,使个体从逻辑语言的遮蔽下解放出来,与天地自然的无限生机整合而进入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论庄子的"无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无为"的提出,是基于"道法自然"的思想."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合乎本真本然的自然之道.庄子"无为"的主要指向,是政治上的"无为"."无为"主要是遏制统治者私欲、权力的膨胀,是对现实政治中的有为异化的批判与超越."无为"还具有人的生活也要遵从自然之道的意义.庄子"无为"的理想是"与道为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庄子美学思想十分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而"自然"与"逍遥"正是审美人生的存在方式。庄子主张把个体生命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追求豪迈的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合理继承庄子"自然"与"逍遥"审美理想的精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庄子动物伦理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动物伦理思想。庄子以"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的思想,深刻揭示了动物利益应当受到平等考量的根据;认为"彼至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视动物自然本性为其最根本的利益,并坚决反对人类对于动物的失性、削性之举;提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保存动物性的基本原则;反对豢养宠物,并提出对待宠物当顺性全德的观点;庄子对待经济性动物也表现出其一以贯之的普遍主义的道德关怀。概言之,《庄子》是中国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动物伦理学著作,庄子的动物伦理思想在今天仍有其深刻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旅游文化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道德人文精神的觉醒形成了人与山川的亲和关系,这是旅游文化产生的基础,而庄子艺术精神则是旅游文化的思想源泉。提出旅游文化的本质属性就是自然山川的艺术情趣对人类现实生活的调节与补充、净化与升华。旅游文化就是要在第一自然中发现第二自然,而真美只能存在于第二自然之中。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自然观在天人分野中存在着自然性与人为性的相谬。在"天"的维度,"自然"体现了无为、自然而然的本意;在"人"的维度,实现自然则带有明显的人为色彩。以人为的方式实现的自然,强调对必然的超越,指向自由的理想。但这种"自由"却建立在"人合于天"的基础上,先天地隐含着逻辑的悖论:在"天"的意志中寻求人的自由。这种内在的悖论,外显为庄子自由观中游心与游世态度自相抵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道德情感作为一种生成性的情感,与人的自然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情感是道德情感生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是自然情感涵育的归宿。自然情感的自发性、盲目性与多变性以及大学生情感的丰富性、多样性与不稳定性决定了道德教育应采取情境引导、知育教化、美育熏陶等理性方式以化育道德情感。  相似文献   

18.
仁与礼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孟子认为人天然有仁、义、礼、智四种善性,荀子要求控制人的自然之欲而得到礼,董仲舒认为三纲五常是人生的大网,善与恶就是要处理仁与贪、与情的关系,朱熹则要通过对人欲的克制来复明天理。禅宗要求通过觉和悟走出人生的虚幻,善恶只在一念之差。老子认为无知无欲、复归于婴儿的混沌状态是道德的至善,庄子则要求超脱俗物之累,达到意志自由。魏晋玄学形成了名教本于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即自然三种道德观。中庸至上的道德方法论、重义轻利的道义论、天人合一的道德境界论是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先秦诸子多涉足于天人思想研究,庄子在其中卓然不群。老子哲学乃是社会政治学说,庄子哲学则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墨子的“天”是宗教,庄子的“天”则是哲学;庄子哲学较之孔孟之道,接近于自然哲学,孟子的天人合一以道德为基础;庄子和荀子的天人思想都从天道自然、天人相分出发,分别沿着天、人向两极延伸,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20.
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意欲将大学生在德育中长期失落的"主体人"归位,但却遭遇大学生主体沉默的回应.原因在于高校德育内容偏虚、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不足,无法与大学生"主体"产生共鸣.只有重新定位高校德育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观,优化德育内容,注重道德体验,强化道德实践,加强大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与生成,才可以使高校主体性德育真正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