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调考辨     
唐宋词调,常有同调异名、或同名异调的情况,每易相混。清万树《词律》及王奕清等所编《钦定词谱》虽称勤于考订,亦不免有误,即使近人所编《全宋词》,仍偶有失辨之处。兹择数调,详作考辨,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咏怀     
自挥泪告别母校哈尔滨师范大学至今日,十年倏然而逝。回望十年从教路,感慨良多。作此诗以咏怀。  相似文献   

3.
填词要依据词调声情是一种传统说法,但这种说法只是后人在无法真正做到依音乐填词时,所总结提出的一套维护词"别是一家"的技术手段,它在很大程度上与两宋词的创作实际并不相符,填词不顾声情的现象大量存在。影响填词不依声情的各种因素有当时音乐记录传播手段不科学、作家的个性、气质、遭际、心境及所处时地、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临海词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海词调是盛行于当地民间的一种坐唱曲艺形式,曲调优美清雅,是一套较为完整的民间曲艺音乐艺术。临海词调又称台州词调、才子词调或仙鹤调,由南词、昆曲和当地民间小调发展而成的,是浙江省内独特的曲艺品种之一。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韵味,长期受到当地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词调读札     
词调依曲定体,是符合某一曲调的歌词形式。从写作与艺术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如梦令》、《钗头凤》、《浣溪沙》、《行香子》的叠语、章法、排句诸问题。  相似文献   

6.
词调读札     
词调依曲定体,是符合某一曲调的歌词形式。从写作与艺术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如梦令》、《钗头凤》、《浣溪沙》、《行香子》的叠语、章法、排句诸问题。  相似文献   

7.
咏怀初四     
时光荏苒,抹不去昔日的容颜;韶华已逝,留不住往日的笑脸。是岁月的双眸,目睹着每一个紧迫而又充实的日子;是岁月的双手,抚摩着每一个痛并快乐的学子。"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耳畔再次响起汪国真的诗句。是的,既然选择了,就没有后悔的余地。面对黑板上90天的中考倒计时提醒,似乎一时觉得无所适从。也许是短暂的不习惯,但只要用平常心去看待,慢慢也会适应;只要用心度过也是值得怀念的,因为我知道花开不是为了凋谢,而是为了灿烂。  相似文献   

8.
咏怀初四     
时光荏苒,抹不去昔日的容颜;韶华已逝,留不住往日的笑脸。是岁月的双眸,目睹着每一个紧迫而又充实的日子:是岁月的蚁手,抚摩着每一个痛并快乐的学子。“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耳畔再次响起汪国真的诗句。是的,既然选择了,就没有后悔的余地。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词调是词体的本质特征之一,它的成长经历了漫长岁月。从源流方面,它经历了词调孕育、词曲交融到词调定格的演变:从功能上,它经历了由歌舞娱乐为主、音乐与文学功能兼备和文学创作欣赏为主的转变。由于词人音乐素质和词调曲谱自身局限导致词调音乐功能的弱化和缺失,词调最终被定格为标示词体格律的文学性专用名词。  相似文献   

14.
结彩张灯艳若霞, 天仙散下满城花。 年丰物阜升平乐, 国运万兴风尚嘉。 鸣战鼓, 步频加。 问君何以报春华?  相似文献   

15.
16.
仿古帆船     
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并在当年10月12日发现美洲大陆。这次介绍的这艘模型船就是以这支船队中的"涅纳号"帆船为原型,简化设计而成的。  相似文献   

17.
仿古酒具     
别看我是个小孩子,可我最喜欢仿古的东西了。这不,前些天,爸爸的朋友送给爸爸一套酒具。我家的酒具可多了,什么瓷做的,什么玻璃做的。但这套却与众不同,它是仿古的,而且是银做的。自然,我对这位初来我家的小小“客人”大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忆江南》词调自创调之初就十分流行,在被人传唱、欣赏、接受的过程中得以流传到后世并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别名。《忆江南》之所以能成为长盛不衰的词调,自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和声情特点。与此同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此词调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词调名称来源有多种,歌咏香花名草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经统计,产生于唐宋时期与花草意蕴相关的词调共151个,占有很大的比例。缘起于名花的词调多歌咏花貌之美、花香之浓及以花喻人、以花言志;缘起于香草的词调主要以春草、柳枝、药草等为歌咏对象,多寄托春愁、离愁、伤时之情。词调名称中的花草意蕴展现出唐宋人的花草审美观念,对典雅词风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徐强 《文教资料》2007,(19):82-83
弘一大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非常奇特的人物:既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也是背负“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盛名的高僧,更是着力于诗、词、书、画、金石、音乐、戏剧等各个领域的艺术全才。通过对以下几首咏怀诗的诠释,我们期望在一定程度上窥见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