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鹰飞 《成才之路》2013,(14):30-3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文历经了几千年岁月的洗涤流传下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蕴厚重,意存高远,能够感化人、启发人、教育人、团结人,被称之为"经典"。在小学阶段进行经典诵读活动,是趁孩子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有价值的作品,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在他们幼小  相似文献   

2.
童心语文是从儿童的生命成长和文本言语出发,让语文教学走向儿童内心的语文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儿童品读语言、品味语言、创生语言,让儿童"找寻属于自己的句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激活、启迪、放飞童心,提升儿童语文学习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2):F0002-F0002
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外国语小学于建校初期(2001年)便创立了校心理咨询室——“爱心小屋”并运行至今。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孩子们解答思想上的疑问和生活上的困惑,培养人格健全、积极向上、正常发展,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上学路上,我看到班里几位男生蹲在地上“玩”蚂蚁。他们有的用一个针管往蚂蚁身上滋水,看蚂蚁在水里挣扎直到被淹死为止,有的把蚂蚁放在一片枯叶上用火烧;还有的用一颗小石子压住蚂蚁的身子,只让它的脑袋露在外面,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适时地运用童心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参与度,因为中学生依然是孩子,他们的心灵是纯真的、快乐的、自由的。老师能够成功的运用童心备课、上课、变课,也会使自己融入学生当中,走近孩子的心灵。轻松的氛围更易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相似文献   

6.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但是,在当前的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过度地拔高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出现了主体性缺失、儿童成人化的教学问题。要想真正地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核心素养,教师需要尊重儿童,实现语文阅读与童心共振。  相似文献   

7.
郑瑞宽 《福建教育》2005,(6A):14-14
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如何发挥学校的作用,育人立人,切实有效地开展诚信教育?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阅读文本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前提,而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都源于对文本的解读。对话作为一种教学精神,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需要深入研读文本,引导学生展开多维度思考,建立阅读认知体系,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追索童质、启动多元对话、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内容核心,唤醒学生无限遐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多是经典佳作,常常留有些空白点,给读者予自由想象的空间。补白带给学生的是文本体验的内化,是思想情感的提升,更是思维水平的发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背景处、情节处和拓展处进行补白,让学生感受文本的内蕴,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升华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文字的浸润中成长。  相似文献   

12.
批注阅读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一种读与写、想与悟相结合的高效阅读方式,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目前,语文课堂的批注阅读陷入了游离文本主旨、偏离文本重点、缺乏文本思考的误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内容进行批注阅读,让批注阅读回归文本主旨、回归文本重点、回归文本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批注阅读在文本对话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这一要求,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变化也引发了教学的变革,教师不再只是教材的执行者,同时也成了课程的创造者,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彰显,由过去"静态地听"转变为"动态地学"。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教育是一切为了孩子.但当孩子失去了纯真和善良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对这一切视而不见。这期请和我们一起关注教育中的人性和人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追问作为提问的一种方式,可以运用于对文本的教学中。通过对文本中的用词、人物形象以及表达方式的追问,能使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而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文本的研读。文本即阅读的内容,同时也是阅读学习的载体。“吃透”文本,小学语文教师才能为学生打造一个有声有色的阅读课堂。本文立足文本,以文本为源,从构建阅读语境、剖析文本结构与内容、拓展文本阅读形式、丰富阅读体验等方面探讨了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有声有色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促进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侯静 《生活教育》2014,(21):95-96
目前,学生阅读能力的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思考其原因有,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阅读教学本身的有效性备值得质疑。阅读教学想要更有针对性、高效性,文本的"细读"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围绕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课例,结合阅读实践谈体会:如何细读文本,找准课堂着力点,让语文课堂更具美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阅读一直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于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理解阅读文本,需要教师帮助找到切入点,因为切入点是文本解读的核心,也是学生突破阅读障碍的关键。语文教师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引领学生走向深层次阅读,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9.
周怿 《学语文》2007,(3):37-38
一、纯真自我——“童心说”的历史涵义与现代解说“童心说”是明代文学家李贽的文学创作主张。他在《童心说》一文中提出:“夫童心者,真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李贽所说的童心即真心,是未受过虚伪理学浸染的“赤子之心”。他认为凡天下最好的文章,莫不是童心的表现。文学写童心,其实质也就是表现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反对表现受儒家礼仪束缚的“伪情”。李贽的童心说,推动了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促读、局部研读、读思结合等方法,使学生层层深入地阅读文本,感受文本的精华。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进行文本教学时需围绕教学目标安排教学环节,从而让教学过程更为集中,让学习者在紧致集中的思考中思悟文字,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境界"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1.问题导入,悬念重重。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用问题设置悬念,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