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要是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二者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同时二者还在相互影响,最后形成一致归属。本文在对于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中,研究发展为全人类音乐舞蹈,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多元化,进而对于社会大众在音乐文化中的形式,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你能够增加对于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传达的情感、情绪与思想,有鲜明的儒家教育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的痕迹,这启示我们:现代音乐教育应该强调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注重哲学思想下音乐思维方式的培养;重视音乐教育的文化性等。这些观点对于解决现代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培养中国传统特色的音乐思维方式、审美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这个千变万化的时代 ,中国传统的戏曲音乐艺术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是否要创新、如何创新是诸多问题的焦点。本文以梅兰芳先生的戏曲音乐创新活动为例 ,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导下 ,论述了现今这个戏曲艺术生存的特殊境遇里 ,笔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特权常被解释为“法律、制度之外的权利”,因此,从法律意义上而言,特权就是法外权利。但用这样的理论来解释中国传统法律公开承认特权并给予其保护是不够的,因为这些特权本身就是法内特权。而如果回归到特权概念原本所属的范畴——政治领域中去分析中国传统法律之特权保护,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客观评价并深刻理解这一现象有着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教育的缺陷被揭露了出来.钱学森先生犀利的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国家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就需要我们发展创新教育.尤其是在音乐的创作中,是非常需要创新能力的,音乐教学也非常适合于开展展创新教育.因此本文对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创新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改变已有的传统落后的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研究法,被很多国家在本国的音乐教育上予以推崇.但是在推崇发扬的过程中,更要注意的是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同本国的国情、历史与文化结合起来,而不能背弃本国固有的传统思想以及对音乐教育的理念.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外来文化会有很常态的排斥心理.因此我们要在保留原有中国音乐教育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借鉴并且吸取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优势之处.本文旨在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音乐教学中的理论本土化、应用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被贴上“商业”标签的音乐,深度可能不足一很多音乐爱好者、甚至大部分音乐人都这么认为。这个观点是这么得来的:中国人经常用“曲高和寡”这个词,意思是说被人认为是高水准的事情,就难以被大众接受。换言之,如果有一件事是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的,那么它多半是平庸、媚俗的。现在我们把这个理论套在流行音乐上,就会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歌曲若是曲高和寡,则有可能就是上达天听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来,对于新疆客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吸引了很多海内外的音乐学者,各项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的理论化和体系化。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是停留在音乐的理论分析和研究上,在音乐发展和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民族音乐教学方面,则没有明显的改善。因此,对新疆民族音乐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教育模式进行刨造性的转化,是提高新疆各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水平,解决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的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阅读过程一般包括:感知、理解、评价、创造等几个阶段。其中理解是整个阅读过程中的核心阶段。读一篇文章,一本书,究竟怎样才算是理解了,这是阅读学研究者们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比较一下中西方在看法上的异同,对于改进我们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是十分有益的。考察一下中国传统的阅读理论,我们会发现,  相似文献   

10.
巴托克是匈牙利现代音乐的领袖式人物,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伟大的钢琴家、民间音乐学家。他为匈牙利的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巴托克的音乐和他的创作理念,对于发展和保护中国的传统民间音乐、繁荣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文化,具有很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讲“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结历史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向我们提出的最基本的课题。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不懈探索这个问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篇章,集中反映了他对这一问题探索的进程和取得的理论成果。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过去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音乐是先人留给我们乃至世界的瑰宝,对于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个泛娱乐化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这是国人的责任,也是世界的责任。本篇论文基于中国传统音乐现状、传承情况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开展研究,由此得出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想要获得传承性发展,必须融入世界文明当中,获得国人以及国人以外的更多人的认可,跨越民族界限,这样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儒家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主流——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马克思主义由于得到了深受儒家传统影响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文化心理结构上认同才被接受、传播甚至信仰的。人们总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去理解传统、挖掘传统的价值。今天,中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全方位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融入一种现代表达的儒家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借助于传统的支持使时代所要回答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观念、政策主张能够为大众所理解和认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儒学路径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尝试为当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提出几点拙见。口传心授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重要传承方式,理应得到推广;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如减字谱、工尺谱等,值得我们去研究、传承;一门学科的建立理应有一套哲学体系作为理论基础,传统音乐教育离不开传统哲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湖南这个地方,关于戏曲而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就是花鼓戏,这些年它用于将湖南人的地方传统文化实施维系。对花鼓戏实施对应的探究,对于其唱腔、配器、曲牌的来源、剧种的亮点这些内容实施对应的探究,大体上是静态方面的探究。对于湖南花鼓戏这种戏曲的实际情况和别的艺术革新实施动态方面的探究和音乐形态解析方面的学术论文相对少一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形成标志的《乐记》,总结了先秦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乃是检视中国古典美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文献。如果孤立地、支离破碎地研究《乐记》,我们就不能够对它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超越。《左传》、《国语》、《尚书》、《论语》、《孟子》等都不乏对音乐美学的贡献,对《乐记》产生过影响。因而,我们对《乐记》的研究不应停止在静态的诠释上,而应运用动态的历史意识来考察它。寻觅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形成的理论线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乐记》,把握民族审美意识在音乐理论领域里的特色。 一、音乐的社会功能的演变 人们对于音乐的社会功能的体认,在先秦以前并不是直接地同审美的社会效应联结在一起,恐怕更重要地是把音乐作为一种节制客观事物发生质变的依据而论定的,这一点在《左传》里表现得十分突出,而后《乐记》又有所发挥。实际上音乐成为了一种检测客观事物性质的尺度或标准。这个尺度或标准对以后不同历史阶段音乐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典音乐美学形成的溯源与这个层面的传统有着内在的关联,由伦理道德规范层逐渐转到音乐艺术自身的客观规律层上,反映了人们审美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音乐能“节百事”是在《左传》中提出的,此书曾记载臧哀伯劝谏国君的一番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觉"是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费先生将其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与"文化自觉"具有密切联系:首先,王光祈音乐思想诞生于"西学东渐"这个特殊的历史时间内,王光祈希望通过音乐唤醒国人对于中华文化的自我认知,这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层面的文化自觉萌芽。其次,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研究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在当下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挖掘和传承好王光祈音乐思想的精髓以及如何面对新形势下外来文化对于"文化自觉"的挑战,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文化自觉理论中获得启发。  相似文献   

18.
贺宁 《辅导员》2011,(24):43-44
班主任,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了。可是我们却用最大的爱在做这个最小的工作.因为,孩子们灿烂的笑,就是我们最大的回报。对于这些淘气的宝贝们.真的让我们这些班主任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19.
<正> 建设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向外吸收,把有用的经验、文化加以融化;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优秀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树立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加强对世界文化贡献的责任感。这样才能建立我们自己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个伟大建设中如何努力运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待上述问题,这个方面有很多艺术理论和美学问题值得研究。本文就当前艺术审美的民族意识问题,联系到艺术的创作,特别是音乐创作和音乐生活发表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文艺创作中,如何正确处理继承本民族艺术传统与借鉴外国艺术经验的关系,这是文艺民族化问题讨论中争论的焦点。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过精辟的见解,概括说来,就是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