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与法治课对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 念有重要作用。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 仅靠老师的说教,不能仅靠理论讲解,要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以通过学生熟悉 的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对理论 知识的学习效率,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杨小春 《教师》2023,(7):12-14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初中生的生活为基础、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需要体现出生活化的特点。文章分析了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对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和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利用现实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生活素材创设学习情境等实践策略,旨在让教学实践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体验和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徐晓远 《天津教育》2020,(20):36-3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了。当前教育环境中,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仍处于三观建立的过程中,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品格,尤为重要。同时,在过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让初中生在生活中学习,形成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其中轻松、快乐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掌握道德与法治技能,探索道德与法治奥秘,形成情感意志。本文对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探究,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反思,然后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够促使初中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生活密切相连,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越来越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逐渐由过去的理论文化知识教学转成更倾向于生活化、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满足了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紧密联系生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教学观念、合理布置作业,以求课堂教学生活化,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道德与法治是以普及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该学科本着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出发点,通过教师课堂教学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健全心理素质以及人格培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学习内容多取自生活实例,虽然教材中涵盖大量理论知识点,但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需要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务必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用的方便。然而在应用生活化教学中仍面临许多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生活化教学面临的困境加以分析,并有针对性的给予解决办法,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陈秋香 《学苑教育》2019,(14):92-92
初中较多教学科目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开展教学。道德与法治作为能够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影响的学科,要求教师利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生活化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王兴荣 《学周刊C版》2022,(30):103-105
生活化是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一大特色,有助于小学生深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在学习中获得有益于生活与成长的积极体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索,应把教学着眼点放在学生生活经历的各个方面,逐步推进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落实与应用。文章从学生个人生活中的个性成长、家庭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时事与生活、生活与实践四个方面,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生活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休戚相关。采用生活化教学能促进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吸收与理解,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和实际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很多内容都是通过生活实践总结而来的,对指导生活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教材内容较现实生活滞后,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进行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生活化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导入生活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探究生活实例;巩固课程内容,开展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道德与法治》的内涵,教师应坚持回归生活的教育原则,根植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生活化教学目标、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教学过程。但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和理念的制约,在落实生活化教学模式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唯有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才能真正提升生活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教育体系改革的要求,传统的教育体系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的发展,初中阶段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其中的重要变革之一。以下笔者将具体论述将生活化教学落实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的重要内涵意义,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给教育界同仁提供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只有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透彻、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相关知识.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文章立足教学实际,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应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生活化教学是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也是教师组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课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课中感知生活、课后体验现实生活这三方面入手,对如何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5.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设计材料中的理论教学时,找出这部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并利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向学生直接呈现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应用自身生活经历,把抽象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有效把握与社会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积极投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有必要推行生活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对于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也多以叛逆的态度对待。这一段的教育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其中以道德与法治课为重。如果疏于引导,会使学生在缺乏正确示范的作用下走入歧途,进而影响终身发展。因此,如何使正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接受并内化道德与法治观念,是每一位初中阶段的老师都应思考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刘艳东 《天津教育》2021,(6):137-138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不仅能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构建,还能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进行培养。对此,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应该利用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开展实际的教学和探索,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运用,高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它对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重大意义。但过多的理论教育脱离了生活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使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效果不佳。本文主要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促进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制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我们日常的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种极强的关联性对课程的铺展、实践以及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种思想教育类的课程,如果课程所学内容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并非进入学生的生活中,那就完全丧失了其存在的意义,课程的生活化不仅便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度理解,更加利于课本知识的日常拓展,本文就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展开浅要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