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教育是一种育人成人的教育活动,帮助个体树立道德理念和塑造道德品质,使其发展成为具有向善向美魅力人格的人。这一教育效果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道德教育文化品性散发的光芒。道德教育使人从自然人向文化人转化,其蕴含的文化品性本身就揭示了道德教育是一种文化性的存在。因此,在道德教育目的、主体、内容这些教育要素中无不体现着文化因子。在全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社会性难题,道德虚无、道德茫然和道德失范等现象接踵而至。因此,道德教育需要在更加复杂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坚持文化立场,以文化人,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中承担起自身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司雯雯  邵帅  王延松 《中国教师》2014,(Z1):180-181
通过对音乐的认识,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感知音乐,这个过程就是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艺术的音乐在于求美,学术的音乐在于求真,今天,我们的生活不仅需要音乐艺术,同样需要音乐知识。东西方古代教育都非常重视广义的"乐",从而把音乐当作是地位最高的科目以及教育的基础去认识和从事,这既是针对个人,也着眼于社会。  相似文献   

3.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形成了十分珍贵、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精神财富。高校应充分挖掘民族音乐文化的新内涵、新功能,把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相结合、与民族情感融合相结合、与新时代发展特点相结合。文章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和民族音乐文化的关系,阐述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融合的价值,指出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融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英语习语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特征,承载着英语语言的历史背景,体现英语民族的精神和思想,反映英语国家的道德、生活、生产方式,融汇英语文学的灵魂。研究英语习语的社会文化内涵,对语言学研究、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等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无论哪一种艺术形式,都是表现人的情感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起着其它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我们现行的音乐教育中还是把两种教育混淆不清,因此把国民音乐教育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手段与方式等方面区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并科学地确定其基本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朱晓红 《文教资料》2008,(20):56-59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现当代音乐发展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陈洪先生,他是我国最早出洋学习音乐,并在学成后回来投身于中国现当代音乐事业的音乐家之一.文章主要分三部分论述了陈洪先生在专业音乐教育实践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为我国的音乐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富有活力的教育思路,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高校的音乐教育,有必要在研究型教学中引进奥尔夫的教育理念,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行全新的改革。音乐教育要注重原本性理念,强调学习和感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全体性。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以及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的总体。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底蕴,要利用汉字教学、古诗教学、诵读教学进行全面的教育。从汉字、古诗、诵读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9.
共享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果,蕴含着深厚的共享思想,包括了大同理想、民生思想和均平思想。大同理想、民生思想和均平思想为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共享发展理念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共享文化基因,不管是在政治层面还是社会民生层面和分配层面上,都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超越。  相似文献   

10.
傅雷的音乐教育思想以德为本,主张“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和全面的艺术道德要求,是其基石和灵魂。强调“功夫在诗外”,重视文化艺术修养,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是其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形成了"独领风骚"的中国模式,中国模式以其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显得大气磅礴,卓尔不群。中国模式的传统文化底蕴分别为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独立自主的文化主体品格",和而不同"、开放兼容"、"海纳百川"的开阔胸襟与气度,以人为本、执政兴国的政治文化智慧,整体性辩证思维,和谐中庸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2.
赵华英 《文教资料》2006,(30):145-146
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它能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尤其在学前阶级,音乐教育更能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本文试图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指引幼儿的音乐教育,以此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多元化音乐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科学合理设计音乐教育课程、丰富与完善音乐教材内容,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以及明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目标,满足多元文化深度融合需求等实施策略,希望能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精准落实及向前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音乐教育在社会转型中,即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少数民族地区高等音乐教育发展措施有:利用本土音乐教育资源,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改变教育模式,适应第三产业的发展,培养适合新形势下的复合型人才;广西高校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发展音乐教育;广西高校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观”的教育。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音乐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特殊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文化及其传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16.
追溯上下五千年,中国教育最早从原始社会就已存在,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夏曰校,校者,教也。”推测,学校这样的教育机构在夏代就已出现。作为国家开设的机构,其下的乐教非陶冶情操,也非娱乐消遣,而是具有综合性、社会性,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内容涉及宗教信仰、技能训练等方面。由于缺少完整、系统的资料来源与研究参照.本文采取文献检索法、分析法对该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进行梳理和论述,试图尽可能探究夏代学校音乐教育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唐明 《教育教学论坛》2020,(16):390-392
作为古希腊三杰之一的柏拉图,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理论财富,其中,特别是他推崇音乐的育人功能、认为音乐教育是最为重要、最有意义的教育,主张音乐教育应为终身教育,强调音乐评判的政治标准以及要为音乐立法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促进当今音乐教育的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近代著名音乐教育家的曾志?,本该十分注重音乐自身的审美功能及其审美本质,但他却格外强调音乐教育的社会功用,而将作为音乐艺术审美性质中要素之一的娱乐性视为“治身之末”,甚至有时还流露出否定倾向,在音乐审美属性与社会功用关系上,明显表现出了一种矛盾性。其音乐教育思想上的这一矛盾性,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主张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同等性,应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德育功能。本文以李叔同音乐教育思想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为研究主线,从先识器而后文艺,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爱与奉献三个角度的音乐教育思想出发,探讨李叔同"人格教育""主体教育"思想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