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课堂存在或重理淡情,或重情淡理的现象,导致古诗词教学或跌向难度的深渊,或陷入肤浅的泥潭。其实,古诗词本身就是情与理的融合体。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开掘出它的丰富意蕴,使情趣和理趣交相辉映,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8,(A4):8-9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情理交融。情指人的情感,这里特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情怀。理指学生学习中获得的理性的认知和道理。而言意共生则是从文本价值出发,关照阅读教学。言即语言、阅读、表达。意就是文字背后的文章核心、作者感情、个人见解等。情理交融,言意共生其目的在于以情感浸润人性,以理性启迪智慧,在关注文本的内容与形式前提下,让学生愉悦、积极地学习,促进语文素养的积淀和提升。  相似文献   

3.
一堂完整的语文课既要有情趣,也要有理趣。有情趣,就有真情的感动;有理趣,就有深切的感悟。有感动,又有感悟,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全面提升。《月光启蒙》就是一篇情趣与理趣交融的散文。作者同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作者用月光传递着母爱,字里行间散发的诗情画意读来真是美妙。文中有很多富有“言外之意”的语言,吸引我们去思考,去体悟人生的精神价值。笔者现将备课前后的心路历程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情感可以拉近心理距离,理性会让人更加信服,情感与理智是广告创作中最常采用的两种诉求类型。充满情感的广告语言更易打动人心,饱含智慧的广告语言则能劝服人智。广告因其促销的功利性目的而应攻心服智,攻消费者之心以夺其情,服消费者之智以占其理,用情与理博取消费者的认同与遵从。兼具功利性与劝服性的广告创作在语言上呈现为“情动人心、理服人智”--情理交融的特有色彩。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们日益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每天有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信息和思潮冲击着人们的头脑,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趋势。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纽带把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呢?思政理论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责任重大。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思政教师必须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把党的理论教育内化到学生思想中,让其自觉地践行。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影响力日益加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且被运用于各种教学模式当中,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新主流。  相似文献   

7.
和融课堂追求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达成情与理交融。和融的构建,体现在教学目标达成、学生认知思辨、教师讲述分析、教材使用、情境设置、问题设计及课堂活动开展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张抗抗的《沙之聚》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她用极富表现力的文字,引领读者去感受自然之壮美,自然之伟力。在层进跌宕的叙述中,涌动的是感叹赞美之情,同时,带给人们情与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历史课堂是学生人文情感培养的重要载体。历史课堂中情感场的营造,情感教育的渗透是促进初中生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强大动力。在教学《北方民族大交融》一课时,教师从激发情趣到引导情思再到融入情意最后掀起情感高潮,使学生由表面认识转向内在体验,即经历情感体验的过程,在对知识判断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  相似文献   

10.
张伟 《山东教育》2011,(Z5):45-46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和发展性评价逐步深入地推进,学科功能和有效教学成为萦绕在我们耳边的重要话题。笔者在近几年的听课评课之余也在思考:"历史课堂的主旋律应该是什么?""怎样的历史课堂才是科学有效的历史课堂?"基于这些想法,创设"情理交融"的历史课堂便时常闪现在我的脑海中。总记得有一些课堂的一些细节,会令听课  相似文献   

11.
王海霞 《广西教育》2014,(33):67-69
都说数学的核心是理性精神,因此,很多人都觉得数学是冷冰冰的,尤其是关于计算教学,更是觉得枯燥、乏味。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学论也一致公认课堂教学既要有知识对流的主线,又要有情感对流的主线。只有注重"情感与态度"的数学教学,才是讲究人文关怀、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她将永葆生命活力。但数学的根在思考,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刚踏上高中历史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对于教学总是竭力做到一丝不苟。课前查资料、写教案、备教具,精心准备,生怕漏掉一个环节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案所设计的内容,一节课下来写的教学反思也只是寥寥数笔,总觉得缺少什么。或者说,在讲述这些历史的背后,似乎没有找到我和学生最佳的契合点,没能达到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设计思路和依据 “思路”:“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是人民版必修第三册专题三的教学内容。专题三主要反映的是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对此,陈旭麓先生是这样评价的:“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在这不断涨落的思潮中,我们能感受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艰难历程,体悟到先驱者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倾听到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思想脚步。  相似文献   

14.
苏慧英 《小学语文》2013,(10):18-20
一、设计背景 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经历三千余年的发展而长盛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流动的建筑,凝固的音乐,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书法教育意见》)中指出:书法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感氛围的教学情境,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不仅在解放前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的《语文》第一册,也收录了它,多年来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的范文。它以唯美的诗歌化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象: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春风和煦,细雨绵绵,呈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春天里的人们,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所以说,《春》是一幅风光秀美的画卷,是一曲热爱生活的颂歌。  相似文献   

17.
卞素兰 《考试周刊》2010,(10):230-230
职业学校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教育者的帮助,我们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真情和道理二者紧密结合.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这是美国作家梭罗长篇散文《瓦尔登湖》中的一节.表面上看类似我国的抒情散文.全文表现寂寞之美.但是和我们现当代流行的抒情散文,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我们的抒情散文往往和景物、人物的描绘联系在一起.甚至以景物和人物为主体。而这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美国式的。或者可以说西欧式的抒情散文并不以景物和人物为基础,而是以自我感受、想象和沉思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历经千百年的洗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其中“古诗文70篇(段)”,还附上了推荐篇目。古诗对小学生的滋养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中的"情理课堂"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情理同构"的教学工艺,引导学生在体验人文情感的同时,对文本的内容、形式以及阅读过程进行适度的理性追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