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歌《茉莉花》发展至今,被人们进行了各种改编与传唱。在2016年9月的杭州,G20峰会上由著名演唱家雷佳演唱的这首《难忘茉莉花》惊艳了海内外人民。本文简要分析《难忘茉莉花》的艺术特征,风格特点及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
芬芳茉莉     
【情感目标】能够从本课学习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教学内容】歌曲《茉莉花》【教材分析】1、合唱《茉莉花》杨鸿年教授改编的童声合唱《茉莉花》,运用精炼的作曲技法,充分发挥童声的音色特点,很好地描绘了歌曲的意境,表现了歌曲内容。本课中的二部合唱是选取合唱中的一部分来演唱  相似文献   

3.
1926年4月25日晚,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在灯火辉煌的米兰斯卡拉剧院举行盛大首演,中国民歌《茉莉花》成为贯穿全剧的主旋律之一。《茉莉花》是普契尼1920年从他的朋友、曾经出任意大利驻中国领事的法西尼公爵家的八音盒中"捡"来的宝贝。他将这首"很中国的音乐"多次用男声合唱、女声合唱、交响乐队等形式巧妙地运用在歌剧里,还改编成合唱曲《月亮出来了》。借着《图兰朵》的盛名,这首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的  相似文献   

4.
留神听着这个世界的动静——与苏童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童,男,1963年生。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妻妾成群》、《伤心的舞蹈》、《妇女乐园》、《红粉》等,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城北地带》、《河岸》等。小说《米》《红粉》先后被搬上银幕,《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威尼斯电影节大奖,《妇女生活》改编为电影《茉莉花开》后,获得了上海国际电影节金奖,长篇小说《河岸》获第三届曼布克亚洲文学大奖,多部作品翻译成英、法、德、意等各多种文字。  相似文献   

5.
《茉莉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同宗民歌之一,流传于全国各地。而对于《茉莉花》究竟来源于何处,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探索。文章结合了音乐学中的各类研究视角(包含研究模式、研究方法),对现有的关于《茉莉花》寻根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及综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茉莉花》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它的旋律柔美悠扬,深受人民的喜爱。著名的旅澳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先生以西方现代作曲技法重新演绎出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艺术气质与内涵。文章对钢琴独奏曲《茉莉花》从素材选用、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充分感受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茉莉花》是清代以来流传于全国的民间小调,它是一首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汉族民歌.它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本文将对江苏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进行比较与分析,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民歌《茉莉花》是我国众多优秀民歌作品中的典范之作,它的传播与分布地区极为广泛。但在传唱过程中,由于地域环境、音调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诸多《茉莉花》的"变体"形态,如山西、河北等不同形态的《茉莉花》。它们与江苏的《茉莉花》形成了一个主题相同的民歌"家庭",即在同宗下产生了嬗变。本文即围绕江苏《茉莉花》的基本形态以及其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变体形态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一曲传统中国民歌《茉莉花》,在万里之遥的肯尼亚唱起。当地时间4月29日上午9点20分,正在肯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下榻饭店亲切会见了内罗毕孔子学院全体师生,并在现场与师生一同合唱《茉莉花》。当年轻的肯尼亚女学生问:“胡主席,我们刚才唱的《茉莉花》  相似文献   

10.
各地都有不同甚至差别迥异的《茉莉花》版本。本文从两首流传不同地域民歌入手,介绍《茉莉花》的起源和流变,重点从音乐学角度分析两首《茉莉花》,后通过《茉莉花》的影响引出中国民歌在新时代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1.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一曲传统中国民歌《茉莉花》,在万里之遥的肯尼亚唱起.当地时间4月29日上午9点20分,正在肯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下榻饭店亲切会见了内罗毕孔子学院全体师生,并在现场与师生一同合唱《茉莉花》.  相似文献   

12.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茉莉花》是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中的民歌,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各族民歌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茉莉花》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河北、河南、东北、江西、山西的《茉莉花》都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茉莉花》是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中的民歌,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各族民歌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茉莉花》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河北、河南、东北、江西、山西的《茉莉花》都各具特色,其中以江苏民  相似文献   

14.
一、选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二、教学内容:1.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2.欣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三、学情分析:江苏民歌《茉莉花》虽然有的学生有点熟悉,但并不了解它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茉莉飘香     
70年前,一位10多岁的孩子在其母亲的棉袍里偷偷地拿了10元钱,带着一套换洗衣服,乘着黎明,从皖东的一个小村子俏俏地徒步来到了新四军创办的淮南联中,学文化、学知识、学乐谱、学指挥,最终成为我国一代著名的音乐家。他将流传于安徽天长、江苏六合一带的《鲜花调》,经过搜集整理,改编的民歌《茉莉花》,给我国乐坛带来了——  相似文献   

16.
对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既要忠于原著,同时也是一次艺术再创造的行为。长久以来对作品改编的相似度的苛求束缚了电影本身的发挥空间。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茉莉花开》皆改编自苏童的小说。两部电影对小说故事的发生环境做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修改,同时在叙事结构上各取所长,从时间、空间、细节、影像符号等方面做了导演独到的处理,和原著既有高度统一的方面,也有相辅相成的延伸,更多的是在影片既定的基调上大胆再创作。人物的刻画方面,也存在着和原著既相近又相悖的处理方式,对影片的整体基调的把握也体现出了导演的创作个性。两部电影,前者是大刀阔斧地改变了原著的外部呈现但是不触动精神内核,后者则在延续原小说气质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主题拓展,从而完成了对原著的成功改编。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设计(一)设计简说江苏民歌《茉莉花》是人音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歌曲,为五声调式,旋律以级进为主,间以小跳,婉转流畅,给人以抒情秀美之感;歌词细腻含蓄的表达方式,具有江南风格色彩。本课的二部合唱选自杨鸿年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的童声合唱曲,特点是各声部旋律线条突出,风格统一,音响效果和谐丰满,具有浓郁的中国五声调式风格特点,给人以秀丽、甜蜜、清新的美感。在教学设计中,以"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为主题,以"唱"为本,用"情"贯穿始终,尊重高段学生独  相似文献   

18.
鲁迅短篇小说《祝福》曾多次被改编成各类戏曲作品并广泛传播,但学界对其进行分析的文章却并不多见,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对越剧《祥林嫂》的探讨。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祝福》戏剧改编作品,能窥见鲁迅小说《祝福》在进行戏剧改编时出现的情节嬗变、主题偏移及时代烙印等现象,这为鲁迅小说的改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茉莉花》是明清俗曲的代表性曲牌,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而且还漂洋过海传到世界各地,被世界人民接受和喜爱,成为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中国民歌”的代表。本文通过对《茉莉花》在欧洲和日本的流传状况进行梳理,对其流变进行比较分析,以求进一步探索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继承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明清俗曲代表性曲牌《茉莉花》有着丰富的音乐形态和完整的发展历史。它从清初开始流传,被人们代代传唱,至今仍活跃在中国和世界舞台上。本文以《茉莉花》曲牌为个案,对其在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受各地方言、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风格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探寻其流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