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必修)第二十二课《送东阳马生序》中有一句“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我认为它的断句不妥。“逆旅”是旅店的意思,“逆旅主人”是旅店主人。“寓逆旅主人”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课文注解释译为“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和“住在旅店里”无异,反而显得累赘。由此看来,“寓逆旅主人”实在不如断作“寓逆旅”。再看“日再食”,意思是“每天给我吃两顿饭”。语文课本上对全句译文是“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每天给我吃两顿饭”。那么到底是谁每天给“我”吃两顿饭呢?是旅店每天只开两顿饭,还是主人每天给贫困的作者吃  相似文献   

2.
境由心生     
布朗先生途经一个偏僻小镇,来到一家旅店打算投宿。这时,另一个人也正好来订房间。然而,不巧的是,这家旅店只剩下一个房间了。两人只好合住。在睡梦中,布朗先生忽然听到有人在喊叫,忙睁开眼,房间里漆黑一片。“出了什么事?”他惊问。  相似文献   

3.
佚名 《成长》2007,(7):1-1
石屋禅师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畅谈之下,不觉天色已晚,两人因此投宿旅店。 半夜,石屋禅师听到房内有声音,就问:“天亮了吗?”对方回答:“没有,现在仍是深夜。”[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教材《送东阳马生序》的几处注释欠妥,值得商榷。一、至舍舍,课本原注:学舍;现注为:客舍;王兆国在(《辽宁教育》(1980年第8期(上译为:“到了下处”,并认为与后文的“逆旅”是同义词;还有的把“至舍”译为“到了(宋濂)家里”。以上解释都不合情理。宋濂游学从师,“从师”是到老师私人家里,不是进学校,无所谓“学舍”;这里先用“至舍”,紧接着用“寓逆旅主人”,后边又有“同舍生”,可见并非古汉语中的“同义异文”,所以“至舍”和“同舍生”的“舍”不是客舍或旅店;文章刚写宋濂游学从师的情况,又解释为“回到(宋濂)家里”更是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5.
友善的力量     
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行李简陋、衣衫破烂的老人来到费城的一家旅店投宿,他对伙计说:“别的旅店全客满了,我能在贵处住一晚吗?”伙计解释说,“因为城里举行大型活动,所以旅店到处客满。不过,我不忍心看您没个落脚处。这样吧,我把自己的床让给您,我就在柜台上搭个铺。”第二天早上,老人临行前对伙计说:“年轻人,你当得了美国第一流旅馆的经理。兴许过些日子,我要给你盖个大旅馆。”伙计听了,畅怀大笑。两年过后,一天伙计收到了一封信,邀请他去纽约回访两年前那个雨夜的客人。伙计来到了车水马龙的纽约,老人把他带到第5大街和第34街的交汇处,指…  相似文献   

6.
境由心生     
邓笛 《中学教育》2006,(6):58-58
布朗先生途经一个偏僻小镇,来到一家旅店打算投宿。这时,另一个人也正好来订房间。然而,不巧的是,这家旅店只剩下一个房间了。两人只好合住。  相似文献   

7.
匆匆过客     
<正>生活里的很多记忆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旅店,而人则像乘着一匹不停向前奔跑的驿马,每次回头,过去的事物就永远成为离自己而去的小小的旅店,所有的欢乐与悲痛,所有的沉淀与激情,甚至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在那些旅店里,到当天傍晚我们就要投宿另一个旅店了。  相似文献   

8.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大多数唐诗选本都选到。但对其中“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白屋”的注释,却可商榷。对“白屋”《唐诗选》注为:“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是古来对‘白屋’一词的解释。”《中国历代诗歌选》等的注释亦大同小异。这些注释基本源于《汉书·吾丘寿王传》颜师古所注。“白屋”本身的注释虽无可非议,但在本诗中未免失之偏颇,过于拘泥。首先,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旅人投宿的冬景图,题中,逢雪”二字和诗末“风雪夜归人“表明当时的天气是寒风凛冽、雪花飘飘。因风雪阻途、加之千嶂万壑笼罩着霭霭暮色,在此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旅客方舍道“投宿”,而且诗的前两句主要表现远处的  相似文献   

9.
林清玄先生曾给人生做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比喻,他说生活里的很多记忆像是一个小小的旅店,而人像乘着一匹不停向前奔的驿马,每次回头,过去的事物就永远成为离自己而去的小小的旅店,所有的欢乐与悲痛,所有的沉淀与激情,甚至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在那些旅店里,到当天傍晚我们就要投宿另一个旅店了.  相似文献   

10.
广西宜州是黄庭坚最后生活的地方.黄庭坚在宜州期间先后共有六处住所,分别为:城西民宅、城东崇宁寺、城东关城的旅店、城南“喧寂斋”、城南新居、城南南楼.关于黄庭坚在宜州期间的居所情况和迁居原委,后世的诗文、方志记载存在许多谬误,流布至今,直接影响了后人对黄氏寓宜生活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1.
这个村子远离通衢大道,这里连一家像样点儿的可供稍有身分的旅客投宿的旅店也没有。村里有个小火车站,不过也小得可怜。村里的房屋干净整洁,外表被太阳晒得黑乎乎的,院子里和窗台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鲜花:每一个真正的村庄理所当然就该这样。房屋的四周围着一圈高高的栅  相似文献   

12.
逆旅一个过客一个过客地接待与送别,一天复一天:过客一个逆旅一个逆旅地暂住与告辞,一站又一站。——未知这能成为李白对天地、光阴用逆旅、过客打比方的粗浅解释否?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逆旅,不仅有作为客人寄宿的客舍、旅店的功能,还成为志怪、传奇中神出鬼没的场所,又内含佛学、玄学哲思的意蕴,而这后两种情形则是由魏晋南北朝时代风貌所赋予的。  相似文献   

14.
一位老农问马寅初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你讲个故事: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10两银子要最好的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拿着钱去找猪农还了猪钱,猪农马上去付清了赊欠  相似文献   

15.
建议书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和外地人交往中,由于有些人不说普通话,常常会发生误会。因此我建议大家都来说普通话。为什么呢?还是听我给大家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吧。一个星期天,我和妹妹在车站广场照了一张相,正准备回家,从迎面站台里走出了许多旅客。有人在打听旅店,有几位叔叔走来问我,我看了看站前的几个大旅店,说:“叔叔,车站旅店‘贼’多(特别多)。”那几位叔叔一听,好像在想着什么。一位叔叔说:“除了车站前,还有什么旅店?”我想起了往南不远就是“东方红”旅店,便说:“叔叔,往南不远是‘东方红’,全比(比别的都好)。”几位叔叔…  相似文献   

16.
旅店     
我常常想,生活里的很多记忆像是一个个小小的旅店,而人像乘着一匹不停向前奔的驿马,每次回头,过去的事物就永远成为离自己而去的小小的旅店,所有的欢乐与悲痛,所有的沉淀与激情,甚至所有的成功与失败都在那些旅店里,到当天傍晚我们就要投宿另一个旅店了。 因此,对于古代那些有心思在旅店里题诗的书生,我是敬佩的。然而,他们纵是题了诗,又能真的印证什么呢? 我们把自己摊平在一条道路上,过去的记忆便成为五颜六色的屋舍绵绵穆穆地展延开来。堂皇富丽的楼宇固然鲜明,更教人怀念的是,植在荒山僻地飘着酒香的野店。 策马入林,…  相似文献   

17.
三个秀才去赶考,一天在一家旅店投宿,房价每间300文。三人商量后决定合住一间,于是每人向店老板付了100文钱。后来店老板见三人可怜,便优惠50文,让店小二还给三人。店小二想:50文钱三个人如何分?不如自己拿20文,剩下的30文还给他们。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七年九月八日,著名美学家王朝闻教授及邓福星博士一行三人来我校,并在当天上午在学校礼堂作了专场学术报告.王朝闻教授从他年轻时看到的一幅对联:“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谈起他的审美观:“用我自己的眼光去感受客观对象,认识客观对象.不仅凭别林斯基怎么说,车尔尼雷夫斯基怎么说?如果这样,自己怎么说呢?别人的话可以引用,但别人也可引用,不能因为说你引用了别人的话,这话就成为了你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日子,我出差去了趟延安,投宿于一家老式招待所。住所的设施虽简陋陈旧,但远离闹市的喧嚣,尤其是房屋四周,树木葱郁,浓阴匝地,环境幽静,倒很适宜我写作。清晨,我正准备动笔,忽听一首熟悉的老歌从窗外飘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相似文献   

20.
杨希水 《云南教育》2003,(31):28-2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刘长卿十分善于描写景物,本诗就是他写的景物诗中的一首。该诗以极其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逢雪旅途劳顿急于投宿和遇借宿人家热情接待,诗人感到宾至如归的心情。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想像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好本诗的基本途径。一、解释诗题,初知诗意《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逢”,作“遇到”讲;“宿”,投宿的意思;“主人”,这里指投宿家的主人。诗题的意思是旅途中下起了大雪,夜里投宿在芙蓉山一户人家。全诗讲述了诗人在投宿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