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史源学角度考证,史籍中有明文记载的第一个制作“神臂弓”的人是党项李宏而不是李定.“李宏”说出自《宋会要》,该书是“神臂弓”一事记载的总源头,具有原始性、可靠性,其余诸书记载莫不或多或少取材于此.“李定”说出自《梦溪笔谈》,是沈括的误记.观宋代诸种官私记载,多持“李宏”说,唯有《事物纪原》一书引用《梦溪笔谈》“李定”说,也反映出当时宋人的态度:“李定”当为“李宏”之误.  相似文献   

2.
潮州剧话     
从南戏到潮剧明人徐文长《南词叙录》记载:南戏始于宋光宗朝,(公元1190——1194)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祝枝山在《猥谈》中也说:  相似文献   

3.
第二节 茶叶的功用 茶叶由药用发展成为饮料,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演变而成的。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古书上曾对茶叶的功用有过各种记载。唐《本草拾遗》上就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明顾元庆所著《茶谱》中也记载着:“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顽、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相似文献   

4.
古代文集中记载着一些各具特色的“先生”,后人常用“××先生”来泛指与此相类似的人。例如: 南郭先生。事见《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悦)之,禀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以“南郭先生”借指无其才而居其位的人。也有以“南郭先生”泛指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 乌有先生。典出汉朝司马相如《子虚赋》。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虚构了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互相问答的情节。“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乌有”即“无有”。后把不真实或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订正旧史书中对刘禹锡父系的某些错误记载”,卞孝萱先生在《刘禹锡年谱》等专著、论文中,作了详细考证,对刘禹锡的母系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其中有确切的论证,也有考证失实者.颇有重新研究之必要。一卞先生在《刘禹锡年谱》及《年谱》(增订本)中说:刘禹锡“无兄弟”。但刘禹锡有《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后二首》诗,卞先生说,“这是从兄”。读者很难理解:“家兄”何以”是从兄“? 卞先生言之有据。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同生无手足之助”。《上中书李相公启》:“内无手足之助”。《上门下武相公启》:“一身主祀”。这些材料是否可以断定刘禹锡“无兄弟?”不可以。 1.“同生无手足之助”,是说同生兄弟中,无身居高位者,对于刘禹锡的不幸遭贬,要求内移,无能为助。“手足”是修饰语(附加成  相似文献   

6.
九韦应物诗,平平处甚多,至于五字句,超然出于畦径之外。如《游溪》诗:“野水烟鹤唳,楚天云雨空。”《南斋》诗:“春水不生烟,荒岗筠翳石。”《咏声》诗:“万物自生听,太空常寂寥。”如此等句,岂下于“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哉?故白乐天云:韦苏州“五言诗,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东坡亦云:“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倡导的我国新兴版画运动,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了。新兴版画前进的脚步,在兰州也留下了有意义的足迹。其中40年代在兰州举办的“苏联版画展”就是一次很有影响的活动。但是,关于这次展览,仅有两则极为简略的记载:其一,是已故的版画家郑野夫在《木刻手册》中写道: 1943年“3月15日,中苏文化协会主办的‘苏联版画展’,在陪都开幕……闭幕后,移兰州、西安……相继展览”。其二,是李桦、李树声、马克编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五十年》一书中说: 1943年“3月15日,中苏文化协会主办的《第二次苏联版画展览会》在重庆开幕……展  相似文献   

8.
要“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吕氏春秋·察今》)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训“要”为“适应”是对的,但未加注音。有人读为“yao(药)”就错了,“要”应读为“yao(夭)”为什么“要”应读为“yao”而训为“适应”呢?因为“要”是“腰”的本字(要、腰为古今字),如《墨子·兼爱中》:“楚灵王好士细要。”故《康熙字典·西部》:“要,与腰通。”许慎《说文》:“要,身中也,象人要(腰)自臼之形,从臼。”段玉裁《说文注》:“上象人首,下象人足,中象人要(腰),而自臼持之……人多护其要(腰),故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亦遵此说。因为腰在躯干的中部,所以可训为“中”“正”“适中”,王念孙《广  相似文献   

9.
屈原《涉江》:“乘船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这句中的“吴”字,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南宋人朱熹在《楚辞集注》中说:“吴谓吴国;榜,棹也,盖效吴人所为之棹如云越龄、蜀艇也。”二、东汉人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吴,大也。言已始去乘窗舲之  相似文献   

10.
假借字与古今字有些假借字长期借用,久借不归,喧宾夺主,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假字变为“正字”了。如容貌之“容”(《说文》:“容,盛也”),歌颂之“颂”(《说文》:“,颂兒也”),仁义之“义”(《说文》:“义,已之威仪也”),友谊之“谊”(《说文》:“谊,人所宜也”)。也有些后来又特地为它新造了字。如作突然解的“猝”(《汉书李广传》:“然虏卒犯之,无以禁。”师古曰:“卒读曰猝”)。又如回避之“避”《论语微子》:“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经传均作“辟”。)有了新造字,则新造字名正言顺成  相似文献   

11.
对生物界的互相制约的现象,中国人早有深入的观察和认识。有关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小宛》的“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螟蛉泛指鳞翅目多种昆虫的幼虫,蜾赢泛指胡蜂科、泥蜂科、蜾赢科的昆虫。《札记·郊特性》的“八腊。”祭典中也有“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的说法。《庄子·山木》写得更为生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后来的《说宛》、《韩诗外传》和《吴越春秋》等文献中均有类似记载。这说明至少在春秋战国以前,中国人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现…  相似文献   

12.
“结发”与“合髻”是中国古代婚礼中先后出现的两个重要的仪式。由于两者都是以新婚男女的头发作为婚姻结合的信物,因而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处理形式上有差别.中国上古原始社会的“结发”婚仪,已不可考.据古书记载,“结发”婚仪在阶级社会已经深受买卖婚姻的影响.《曲礼》云:“女子许嫁,缨。”女子许配人家之后,用丝绳来束发,表示她有了对象:“示有从人之端也。”直到她成婚时,那条丝绳才由新郎亲手从她的头发上解下,这就是《仪礼·士昏礼》说的“主人(婿)入,亲脱妇之缨。”可见,“缨”确是夫妻关系的信物。汉唐诗歌中,  相似文献   

13.
现代研究表明,全世界可食昆虫有3000种之多,而我国古代记载的就有百余种。我国古代文献《周礼》中的“蚳醢”,即是用蚂蚁卵加工成的蚁卵酱。《礼记》中也有以蝉、蜂等昆虫为宴会菜肴的记载。古人还把臭虫、蜻蜒、天牛、蛴螬、蚕蛹等作为高级食品食用。南朝齐梁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蛴螬“杂猪蹄作羹与母乳不能别之”。在唐代,人们将蝗虫也列入食品之中。我国现代食用的昆虫比古代又有所开拓、发展。如广东人将土鳖虫的卵鞘从虫体中取出油炸后吃;将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在信封的落款处写上“某某缄”的字样,这是什么意思呢? “缄”,原是捆箱子的绳子,《说文》中记载:“缄,束箧也。”“箧”就是箱子之类的东西。《汉书》中也记载:解箧缄,就是解开捆箱子的绳子。《孔子家语》曾记载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语言艺术大师,也是我国引进、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先驱之一。中国古籍里没有标点符号。最早只有《学记》记载着“离经辨志”的方法,所请“离经”,郑玄注释道:“离经,断句绝也。”汉朝许慎《说文解字》中对“·”解释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就是说在文章中如有需要断句停顿的地方,可以用“·”来作标记。宋人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中说:“馆阁校书旁加圈点,开卷了然,于学者为便。”《增韵》也说:“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中间。”朱熹《四书集注》开始在每章之前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同志《咏莆田》一诗中有“梅妃生里传犹在”句。按梅妃即江采苹。查《新唐书》、《旧唐书》都没有关于梅妃的记载。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梅妃传》一卷亦无撰人,盖见当时图画有把梅美人号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时人,因造此传。”《福建通志》烈女传中虽有江采苹的记载。其材料也来自小说《梅妃传》,自是“明人妄增之。” 莆田县黄石公社江东大队,今存梅妃的庙宇一座。相传梅妃的故乡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说文谈史     
孟姜女不姓“孟”孟姜女的原型出自于史籍《左传》。《左传》中记载,齐国有个叫杞梁的人,在攻打莒国时战死,“齐侯归,遇杞梁之毒于郊,使吊之”。由此可见,孟姜女本来没有姓名,而且与长城没有关系。汉代的《说苑》一书,在此记载基础上加上了“其妻闻之而哭,城为之阤(塌下)而隅(墙角)寿之崩”。汉代的《列女传》和《闺苑》等书中均记有此事。“孟姜女”之名最早见于敦煌石窟后室残卷中的一  相似文献   

18.
褚少孙,西汉元、成之世为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史记》续补者。褚补六人中有一则“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反映了战国中期魏国变法图强的史实,丰富了《史记》的内容。关于西门豹治邺,《史记·河渠书》有记载,云:“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但司马迁没有给西门豹作传,所以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西门豹治邺是真实的历史事实,故《史记》在《魏世家》中又记载说:魏“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相似文献   

19.
一、已一、字体源流卜细些…塑1梦三万三…闷i卿巫}}吴}锐{孚4已{已…已.}己{己j二、本义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弱3年12月第1版,下同,简称炙说文》)已部第311页(上)云:“号,已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已为蛇,象形。” 许君对“已”字的字形与意义均说解错了。但他对“包”字的说解,却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说解“已”的依据。 《说文》勺部第188页(上)云:“申(包),象人裹妊,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 段军裁《注》说:“勺象裹其中,已字象未成形之子也。勺亦声。” 据此,陆宗达先生指出:“‘已’字的本义应从包下的说解…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阅读”第四单元《触龙说赵太后》有这样一句话 :“媪之送燕后也 ,持其踵为之泣 ,念悲其远也 ,亦哀之矣。”课本把句中的“持其踵为之泣”注为 :“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持 ,握。踵 ,脚后跟。”“持其踵”是“握着她的脚后跟”吗 ?“握着她的脚后跟”干什么 ?郭锡良、唐作藩等人编写的《古代汉语》解释说 :“这是写送别燕后的情景 ,燕后已上车 ,赵太后在车下 ,还要握着她的脚后跟 ,意思是非常舍不得她离去。”这解释似乎有些道理 ,但原文中哪有关于“后已上车 ,赵太后在车下”的文字叙述呢 ?而且“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