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玉  李靖 《中国科技信息》2012,(11):213+222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培养具有高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成为我国二语教育中的重点项目,高交际能力不但要求二语习得者拥有海量的词汇,更要求其掌握能够实施恰当的言语行为的能力。在众多的言语行为中,"请求"言语行为是使用频率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为此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切入点,对其请求言语行为的习得展开横向研究,旨在找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请求言语行为中的特点,策略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语篇补全测试法(DCT),参照Beebe et al.(1990)的语义公式分类法,调查了中加两国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总体上使用较多的拒绝策略;中国大学生较加拿大大学生使用较多的间接拒绝策略.在具体策略的使用上,中国大学生较多地使用理由、道歉、提供其它选择、称呼语和将来接受等策略,而加拿大大学生则较多地使用直接拒绝语、感谢和表达愿望等语义成分.另外,本调查也发现,社会地位对拒绝策略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袁俊娥 《科教文汇》2009,(4):232-233
本研究以拒绝言语行为为例,通过调查中美两国学生的英语拒绝策略使用情况,探索母语的文化意识对语际语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汉语文化中的集体主义思想、社会等级观念、以及家族观念都对中国学生的英语产生很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二语教学与学习,并对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意义协商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性输入,还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性输出,使学习者注意到语言形式,并注意到中介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二语习得.意义协商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任务的选择及任务的组织方式对意义协商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执行任务的小组成员的外语水平差异对意义协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的言语交际中,恭维语是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中美两国语言都有丰富的恭维语,但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又决定了在恭维语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异。本文介绍了恭维语的话题类型及功能,比较了两种语言恭维语的差异,然后探讨了影响恭维语的因素,最后总结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努力掌握两种语言及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运用恭维这一言语交际行为。  相似文献   

6.
言志峰 《科教文汇》2007,(7X):176-177
本文运用语篇补全测试法(DCT),参照Beebe et al.(1990)的语义公式分类法,调查了中加两国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总体上使用较多的拒绝策略;中国大学生较加拿大大学生使用较多的间接拒绝策略。在具体策略的使用上,中国大学生较多地使用理由、道歉、提供其它选择、称呼语和将来接受等策略,而加拿大大学生则较多地使用直接拒绝语、感谢和表达愿望等语义成分。另外,本调查也发现,社会地位对拒绝策略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语篇补全测试法(DCT),参照Beebe et al.(1990)的语义公式分类法,调查了中加两国大学生拒绝言语行为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总体上使用较多的拒绝策略;中国大学生较加拿大大学生使用较多的间接拒绝策略。在具体策略的使用上,中国大学生较多地使用理由、道歉、提供其它选择、称呼语和将来接受等策略,而加拿大大学生则较多地使用直接拒绝语、感谢和表达愿望等语义成分。另外,本调查也发现,社会地位对拒绝策略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电子档案(E-portofolio)不论在信息化的教学还是学习中都已经有了许多用途,可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标准化测试成绩与真实的语言能力之间往往存在偏差,究其根源,值得让人深思。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使用电子文档这种测评工具来进一步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而不是通过教学达到考试的目的。另外这篇文章还会提到如何改进和提升电子档案的策略和一些呈现语言任务的方法。以期对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仅依靠标准化测试作为唯一的语言能力测评方式提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牟宜武 《科教文汇》2008,(9):107-108
意义协商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性输入,还为学习者提供可理解性输出,使学习者注意到语言形式,并注意到中介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二语习得。意义协商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任务的选择及任务的组织方式对意义协商的影响。同时,也要注意执行任务的小组成员的外语水平差异对意义协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语言教学的目的已从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中心。因此,对外语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研究成为语用学研究的焦点。指出了英语言语行为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外语环境下的言语行为教学基本路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丁剑仪 《科教文汇》2010,(22):99-101
工作记忆是对信息进行暂时性加工储存的能量有限的系统,语音回路是工作记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加工和存储语音信息,从而影响语篇理解。为了探究语音回路对中国学习者阅读理解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发音抑制和无关言语实验发现语音回路中的发音复述装置和发音存储装置都影响二语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被试在发音抑制条件下的语篇判断反应时增加,在无关言语条件下被试语篇判断正确数下降,反应时增加。  相似文献   

12.
林强 《内江科技》2010,31(5):48-48
在认知心理学中。阅读被认为是信息加工的过程。无论是母语阅读还是二语阅读,都是信息加工,而学习策略,就阅读过程而言即阅读策略,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在使用和选择阅读模式和策略的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并且这样的差异体现出较明显的层次性:根据这样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培训,可以提高二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李宁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62+6-162,6
恭维语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而这一言语交际行为中的性别差异问题也引起了各国语言学家的极大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之上,对男女在恭维反应策略使用上所体现的性别差异特点进行探究,并找出某些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二语课堂教师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作为一种重要的隐性教育功能,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一位中国教师和一位外国教师的二语课堂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之权力距离出发,解释二者课堂行为之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众多一线教师的二语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习策略和策略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外一些学习策略和教育策略的相关理论,本文为从事第二语和外国语教育的老师和学习者提供了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一个全方位的观察.它概括了语言学习策略和策略培养的背景,介绍了作者在课堂上使用语言学习策略时应采用的方法,并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各种各样的语言行为中,不能接受对方的愿望和意愿时,表达拒接的语言是很难使用的语言之一。拒绝行为,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必须注意的礼仪文化,也是在异文化交流过程中必须谨慎处理的问题。在进行拒绝的时候,必须慎重的选择表现方式。特别是在异文化交流中,了解两国文化基础上再进行表达及其重要。本稿主要是以人际关系中的亲疏关系为中心,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两国人民使用拒绝表现的异同和语言表达的习惯及其特征,并且从文化和语言上阐述其不同的原因。伊藤(2002)在《断り表現における特殊性》中提到日语母语话者在拒绝劝诱的时候与说道歉语相比倾向于说理由。施信余在《依頼に対する「断り」の言語行動について-日本人と台湾人の比較》中分析了日本人台湾人的言语行为的异同,但是调查对象都是女性。  相似文献   

17.
刘兴华 《内江科技》2007,28(3):65-65,93
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而言,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语言学习的效果,而阅读策略又影响阅读的效率.本文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策略使用情况,并由此提出改善阅读教学和学习的建议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码转换作为一种语言使用策略,可以增强表达效果,同时语码转换现象也可以折射出某一言语社团的语言使用现状和不同语码的功能。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言语社团,其中的语码转换出现频繁,本文拟分析了大学校园交际中主要的语码转换形式及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严雪娟 《科教文汇》2013,(35):58-59
以往对抱怨语的研究不在少数,但是抱怨回应语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另外,缓和性回应语的研究大多与冲突联系起来,忽略了对负面言语行为如抱怨、命令、威胁等的缓和性回应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家有儿女》为语料,基于Spencer—Oatey(2000)的“和谐管理理论”(rapportman—agement theory),探究家庭抱怨中的缓和性回应的语言实现方式及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20.
陈瑶瑶 《科教文汇》2012,(5):112-114
本文将着重针对英语二语学习者在二语交际过程中的困难,从口头话语(spoken discourse)特征和对话分析理论(conversational analysis)的角度,探讨交际策略和话语策略对提高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