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圣经》的不同版本看中文《圣经》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在历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有影响的译本。本文在分析《圣经》原文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 对比了英译本之间以及英译本和中译本之间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bread"作为文化负载词,具有很强的文化特征。本文以《圣经》英汉译本作为平行语料库,检索分析了bread一词在《圣经》英译本中的搭配情况,主要有bread的动宾结构,bread的修饰语和bread的并列结构。并对照了这些结构在《圣经》中译本中的翻译情况,主要是作为具体意义上的饼,食物的总称和修辞意义上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圣经》中译本几乎保留了bread的意象采取直译。  相似文献   

3.
《圣经》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译本最多、阅读人群最广、对世界产生影响最大的一本经典著作。《圣经》英译本通篇采用简单的大众化语言和句子结构,浅显易懂,寓意深刻,对政治、文学和人民的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圣经诠释是当代主流诠释学的一种,是从女性主义视野来诠释圣经。而圣经作为古代希伯莱——基督教文化的百科全书,兼具神学——伦理学、史学和文学等多重性质。侧重从意识形态视角来考察作为神学——伦理学典籍的圣经,拟从两个方面来探究女性主义圣经诠释:声讨父权制“虚构的权威”,质疑圣经的男性中心话语叙述,以期“摆脱父亲”;重释圣经,重建女性,意欲“收复失地”。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圣经诠释是当代主流诠释学的一种,是从女性主义视野来诠释圣经。而圣经作为古代希伯莱——基督教文化的百科全书,兼具神学——伦理学、史学和文学等多重性质。侧重从意识形态视角来考察作为神学——伦理学典籍的圣经,拟从两个方面来探究女性主义圣经诠释:声讨父权制“虚构的权威”,质疑圣经的男性中心话语叙述,以期“摆脱父亲”;重释圣经,重建女性,意欲“收复失地”。  相似文献   

6.
以女性主义研究方法解读《圣经》中的贤妻形象,笔者发现,由于男性掌握话语权,《圣经》中描述的"贤妻"形象与圣经时代的女性并非完全一致。为建构"贤妻"形象,圣经作者采取了男性叙事视角、次情节结构和妻子形象的扁形化等多种叙事策略,借此影响现实中的女性,强化男权意识。从圣经文学的影响来看,圣经中所刻画的"贤妻"形象对西方文学具有原型意义,圣经中的贤妻标准与女性独立人格意识的矛盾成为西方文学经久不衰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圣经》马氏译本是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基督教《圣经》中译本,它成为洪秀全获取西方基督教《圣经》知识的真正源头。中西化的差异导致了《圣经》马氏译本的变异和洪秀全的误读,给这个回合的中西化对话带来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圣经》马氏译本中的“上帝”译名对洪秀全最为深远的影响,就是有助于他创造性地形成区别于基督教的“信仰中心”,走上创立新宗教之路。通过运用中国化改造西方化的方式更新中国化,是洪秀全接纳西方化的显特点。  相似文献   

8.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是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与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女性主义翻译观视角分析女性文学作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领域,女性主义翻译观进入中国后,呈现出了异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的本土特点。本文以中国女性主义译者刘春英的《小妇人》英译本为例,基于具体翻译策略分析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特点,并对照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探讨在中国语境下两者的共性和个性,从历史背景、意识形态以及翻译观角度对产生差异性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日益关联.如何在翻译中体现女性话语成为女性主义翻译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以艾丽斯·沃克的女性主义小说《紫颜色》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女译者陶洁(1998)和男译者杨仁敬(1999)的两个译本进行分析,通过实例探讨了女译者凸显女性话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文化转向”的学术成果与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此理论吸收了解构主义理论、新历史主义、读者反应理论等有影响的学术理论精华,在翻译领域掀起一场新的革命,为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明确的政治立场。文章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基础,比较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两个中译本中的翻译策略,以期引起人们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重视,促进其在中国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产生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并非从属于原文,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强调译者主体性。《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蕴含了丰富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出发对《孔雀东南飞》的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在译文中的运用及其效果,展现了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在中国古代诗歌外译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日本小说《天平之甍》英译本译者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现代著名作家井上靖及其小说《天平之甍》,已列入我国高等院校中文系讲授国外文学的一个内容。《天平之甍》除中译本外,尚有英译本和德译本。英译者詹·阿拉克,乃美国夏威夷大学日本文学教授。现译出英译本译者前言,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翻译从性别视角出发,对原文进行创造性叛逆改写。旨在提倡译者主体性彰显、鼓励译者通过文本干预来体现其女性主义意识及身份。此研究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出发,对《黄金时代》英译本进行分析,进而指出《黄金时代》原作与译作都有着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原文用词保守,译文用词大胆,译者主要通过添加引言、增补及劫持三种干预策略,再现原文女性主义意识。此研究对中国今后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对今后男性作品中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以林语堂和许渊冲<声声慢>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译本的不同风格和价值取向.笔者从音韵调整、形式建构和意境营造各层面进行文本分析发现,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强弱直接影响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对译文语言的选择以及译者的翻译风格,从而丰富女性主义翻译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的价值立场使我们获得了重新认识世界、重新定位各种传统价值观念的一个新的尺度.本文试以"原罪"观论起,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圣经>中的女性问题进行各种新角度的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徐鹏  闫正坤 《海外英语》2012,(13):258-260
钦定版《圣经》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的经典经书,几百年来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特色,成为《圣经》英译本中的一块奇葩。长久以来一直被学者所研究。该文通过现代计算机语料库检索技术,对钦定版《圣经》从词表,词簇,搭配,共现,语义韵等方面分析其词汇特征,进一步该经文的新的用词特点。  相似文献   

17.
石姝倩 《文教资料》2010,(21):18-20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圣经·旧约》中的夏娃、大利拉和路德这三位女性的形象,这与传统的圣经人物形象解读极为不同。这种差异可以进一步揭示出父权制文化中隐藏的对女性的歧视和贬低。  相似文献   

18.
生态翻译学从"生态学"和"翻译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研究。基于生态翻译学,将十八大报告的英译本和奥巴马胜选演讲的中译本进行对比指出,生态翻译学对时政文体翻译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张爱玲小说《小团圆》及其英译本Little Reunions为研究语料,采用汉英平行语料库,基于Caldas-Coulthard对报道动词的分类,分析英译本中使用的报道动词及修饰语对九莉、之雍、蕊秋、楚娣四位主要人物形象的影响。研究发现,四个人物的形象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变。本文认为人物形象在译文中出现变形,主要与目的语语言规范、译文体裁定位、目的语文化中的女性主义意识形态及译者的主体地位叙事有关。  相似文献   

20.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之作,是我们了解基督教,了解上帝旨意的窗户。《旧约》原文以希伯来文为主写成,个别段落用的是亚兰文。《新约》原文是以希腊文写成的。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圣经》被翻译成许多文字,特别是英语成为国际语言后,《圣经》的英译本越来越多,这为基督教的传播,特别是在非英语国家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