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跃 《湖南档案》2014,(5):46-48
有千年历史的梅县松口镇,建制早于梅州。它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届地之一。历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昔Et的粤东商贸重镇有着“自古松口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远涉重洋的第一站,也是近代民初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松口山歌更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景致比比皆是。松口镇地方面积有360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73000余人,据《松口志》载,西汉赵陀做南越王,统领岭南,和集百越。  相似文献   

2.
<正>清厦客家围村是粤中地区客家建筑的典型,文化内涵深厚,历史信息丰富;它脱胎于粤东北、赣南的客家建筑,又与其有明显的区别;它既带有客家先民原住地和途经迁徙地的文化烙印,又吸收了岭南广府文化极强的建筑形式,进而受客侨文化影响,中西结合,在客家建筑中独树一帜。一、粤中客家民系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客家文献与“文化梅州”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客家文献与客家文化的内在联系入手,介绍梅州客家文献的概貌,论述客家文献对"文化梅州"建设的重要作用,以及客家地区图书馆做好客家文献工作的举措,从而又好、又快地推动"文化梅州"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客家教育在客家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是连接客家文化的一条线,而客家私塾教育则是客家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立足于客家私塾教育,着重分析了传统客家教育的内涵,并对其在当时背景下的历史功效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客家,这个不朽的民系肇自中原,历经五次大迁徙,在历史长河汇成了一首雄壮的客家民系之歌.久经流徙之苦的客家人对家园建设十分重视,客家民居位列中国五大民居建筑之一,是客家民系迁徙过程中对汉文化继承与发扬的结果.为了适应迁徙地的环境,客家先民将中原的建筑形式加以改造,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客家建筑,即围龙屋.围龙屋作为客家特有的建筑形式,见证了客家人衣冠南迁的艰菏过程.  相似文献   

6.
客家门榜是客家族群重要的德育教育材料,有着丰厚深刻的修身励志内涵。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承载了"忠、孝、节、义、廉"等道德理念,大力旌扬忠臣孝子、节夫义士、清官直吏,用中华历史文化名人的高贵品质和丰功伟绩进行道德劝诫,以影响、规范着世人的心灵言行,教化民众追求"真善美"的生活目标和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7.
化,作为一个民族所特有的东西,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累与延续,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先人给予后人的宝贵财富。客家化不仅具有中原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化面貌。客家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正是移民离开祖居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有化的眷恋。从19世纪50年代起,便有许多学开始关注客家问题,开始研究客家化及其他方面的相关问题。而关于客家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深深地吸引了国内学,更多的是吸引了无数的国外学及对这方面有兴趣的人士。将有关客家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客家化的相关内容资料做一个归类整理,建立并健全客家化档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最早的乡镇图书馆--广东梅县松口图书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俊贵 《图书馆论坛》2006,26(2):232-232,196
广东梅县松门图书馆作为松口文化之乡的重要标志,在中国乡村文化,特别是乡村图书馆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松口是辛亥革命摇篮之一,1905年同盟会成立前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在批判改良派的同时,为传播革命思想需要,非常重视书刊作用,在各地积极倡办各种形式的书报社、图书馆,以促进革命活动与民众阅读活动,辛亥革命胜利进一步推动着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擂茶--擂茶是客家代表茶,虽然两岸都有,但都是要在客家聚居区才能尝到地道的.据说它是伴随客家一起跋山涉水、餐风宿露,从中原一步步走到华南诸省以及海外各地.  相似文献   

10.
李虹霏 《今传媒》2014,(7):155-159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际传播在客家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大众传播时代,客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挑战和危机。为应对大众传播对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应注重意见领袖作用、充分利用新型人际传播,拓宽人际传播渠道、积极营造客家文化传播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粤东北兴宁与连平忠信盛行的元宵"吊灯"习俗,以各姓氏在宗祠内举行隆重仪式悬挂竹制纸质的五彩花灯为核心。客家花灯的制作以家庭手工作坊为主,具有特定的季节性和家族内师徒传承的特征。客家宗祠内举行的"吊灯"仪式,以追求热闹和展示宗族实力为目标,间接带动了客家花灯的竞争性消费,促使这项民间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传承。地方政府顺应旅游市场开拓的需要,积极推动客家花灯与"吊灯"习俗的申遗工作并获得成功。民营企业抓住客家"吊灯"习俗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主题文化产业园区,推动了客家花灯产品的创意开发。粤东北客家花灯制作工艺的活态传承与自媒体时代"吊灯"习俗的广泛传播,正在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一种新机制。  相似文献   

12.
广东大埔是客家文化最为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客家音乐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其在研究传统音乐,尤其是传统汉乐演变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闽西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区,是450万台湾客家人的祖籍地。上杭县图书馆白1993年5月为台湾客家华氏寻找祖源起,悉心征集闽、粤、赣、川、桂、台等地客家族谱,如今已收藏客家族谱115个姓氏、1600多种、1万多册及相关文书契约、祖图等珍贵文物,成为闽、粤、赣三省客家地区收藏客家族谱之最。上杭县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的建立,以及由此开展的跨越海峡的读者服务工作,为两岸客家人寻根谒祖与族谱对接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兼具典型的"民俗性"与"体育性",具有"原生态美"与"喜庆美""、动态美"、"工艺美"、"图案美"、"宗族观"、"天命观"、"仁礼观"等。并提出了当今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传承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客家,这个不朽的民系肇自中原,历经五次大迁徙,在历史长河中汇成了一首雄壮的客家民系之歌.没有迁徙,就没有客家人.客家民系在千百年的迁徙路上.不断淬炼自己,不断吸收各种文化精华,非但没有沉沦,反而创造了辉煌的客家文化.客家先民,历尽艰辛,从中原辗转迁徙到南方,并在当时的"蛮荒之地"扎下了根,繁衍生息,千载不绝.  相似文献   

16.
守护客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汉民族民系中的一支。客家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母体,继承中原汉族的文化基础,在辗转迁移闽、粤、赣定居后艰苦创业、繁衍四方的历程中,吸收、融合本土文化特征,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为汉文化变异后的南北杂陈、新旧调合的一种新质文化。多元性的客家文化文撑起了华夏一段独特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凸现。  相似文献   

17.
客家图书编撰史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中原汉民族南迁一系,秉持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图书编撰方面,有丰硕的成果。本文对客家图书编撰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就客家图书编撰成就分时期地作了汇总、归纳与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朱春巧 《兰台世界》2012,(20):82-83
客家山歌是我国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山歌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客家文化紧密相关的,客家族的产生与迁徙是客家山歌产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日前,客家祖地宁化中华丘氏大宗谱福建宁化分谱编委会向长汀县档案局(馆)捐赠涉及江西上饶、瑞金和福建永安、连城等十多个县(市)共11册8000多万字的客家丘氏族谱。这是长汀县积极打造客家文化档案工作品牌取得阶段性成效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赣南客家舞龙灯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客家"一词,清朝著名诗人黄遵宪有诗云:"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过江入八闽,辗转来海滨[1]17.根据历史记载客家是历史上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中原汉民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发生融合而形成的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2]9.赣南是客家腹地,因地处边远,境内群山环绕、土地肥沃,大量中原汉人南迁到赣南及周边地区定居繁衍.目前,分十八个县(市、区),现有总人口818万人,其中90%为客家人,约占大陆客家总人数的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