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是一种引人向善的活动,教学善是教学理论研究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学活动中的"是"与"应当"不是一种悖论关系,从"应当的善"推出现实的"是"不是"自然主义的谬误".指向善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善是一种应然取向,通过教学行为的应当引导现实的发展;教学理论具有伦理取向,关注教学行为的正当,以此校正现实中教学行为的偏失;教学理论须以教学善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
孙海云 《辽宁教育》2007,(1):64-64,65-66
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追求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评价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反馈功能。智慧的评价自然能带来智慧的课堂,培养出智慧的学生。要做到智慧评价,我认为教师不仅在问题设计上要科学、精准、有思维力度,教师的评价也应该从"四善"上做文章,即善引领、善激励、善追问、善启迪。一、善引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一位教师在教学《桥》这一课时,开  相似文献   

4.
<正>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能自发的进行学习,首先就要对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进行研究,只有掌握心理变化规律,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善师生关系,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国学经典《礼记》中提出,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做到"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长其善而能救其失"。这对于现代的教学来说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知心"与"长善"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就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其认知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才能达到"救失"和"长善"的目标。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首先掌握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知其心",  相似文献   

5.
《学记》中提到“君子之教,喻也”“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在教学中,“善喻”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教学原则,也是优秀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教师不应仅把自己的责任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应该把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作为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追求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了解提问对象   在阅读中,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文字理解等方面的因素,对文中某些内容或词句难以感知和理解,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巧妙设题可以启发其积极思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将知识向课外迁移、拓展.而太难或太易的问题都起不到如此效果.既然了解学生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学生呢?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方法可以一试.……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写作的目的是"表达交流",基本性质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这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贯彻"真、善、美"的教育理念.为此,笔者认为,中学写作教学应以<语文教学评价>中的标准为指导,从素质教育出发,高度重视对"真"、"善"、"美"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有效教学研究的片面化倾向分析入手,探讨了教学的有效性与道德性可能存在的悖论,进而通过引入儒学的"以善致善"命题探讨了教学中目的与手段一致性的教育学意义,并将其作为理解教学道德性内涵的重要视角。而真正教学道德性的彰显亦即德性教学的实现,不妨从认清理论立场并克服认识障碍,从科学认知走向"体知",以及体现教师责任的教学方式转变等几方面展开努力。  相似文献   

9.
"思维从问题开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很重要. "善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是教师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投向平静水面的小石头,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课堂教学中要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快乐教育"是北京一师附小20多年一直坚持的教育实践,主张以教师的"善教"促学生的"乐学".让每一个学生学有实效,学有乐趣,已成为我们课程的价值取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善教",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不能仅仅把眼光盯在课堂,教师的"善教"要从"四个实效"做起,即课前准备有实效、课堂教学有实效、课后作业有实效和评价措施有实效.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打破以往教学中的"教师一言堂",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学习.就口语教学而言,应以学生敢讲为切入点,进而鼓励学生多讲、爱讲、善讲,最终达到能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善"孕育幸福,滋生和谐;"善"升华德行,提升价值.认真把握亚里士多德价值哲学的核心思想,会使我们的灵魂得到真善美的洗涤;深刻掌握善的本质,会让我们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作出德性的选择.本文首先通过对亚里士多德价值哲学的核心思想--善的研究,揭示善是人性得以存在的德行.其次详细作了关于善与德性的论述.明确了什么是向善能力和怎样进行德性的选择.再次进一步研究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界定、善的性质,从而得出幸福是行善的目标.最后分析了亚里士多德以善为价值哲学核心思想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燕琳 《华章》2008,(7):17-19
"善"是一个重要的伦理范畴.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善"包含丰厚的思想意蕴.本文试着从"善"的内涵及类型;"善"、德性以及幸福之间的关系;"善"的评价及其理论现实意义等三方面内容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5.
春回大地,万物欣荣.全省教育系统"善行河北、立德树人"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推进会的春风,让我们更觉温暖,备受鼓舞. 家和万事兴,民善国运昌.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除了要有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行各业励精图治争建功勋外,还要有一个人心向善、见贤思齐的国风民风予以支撑、助力."善行河北"正是为打造善基社会而开展的全民参与的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上善如水     
鲁克 《科技文萃》2004,(9):119-121
我国先秦道家学说的创立者、哲学家老子十分推崇"上善如水".意思是说人类最美好的品行就应该如水一样. 乍一看来,似乎颇为费解,但仔细咀嚼揣摩,就能领略到其含义的深刻精妙.水对我们有哪些启迪呢?  相似文献   

17.
"以善致善"是一个儒学命题,近年因儒学家蒋庆与经济学家盛洪的对话录以此为书目,使之为更多的人所熟知。"以善致善"的含义就是实现善的目的必须使用善的手段,也叫"以正致正"。在这个命题下,儒家提倡"取之有道","有所不为",对于违背德育原则的行为,就算能够取得有利正义的结果,"君子"也是不采用的。将这一思想运用在德育中,就是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既要  相似文献   

18.
乐学与善教     
卢桂兰 《教育革新》2007,(10):44-44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累,学生苦的现象,笔者认为改变这种局面,使学生由"厌学"变为"会学"、"乐学",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师的"善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善园     
赵振涵 《生活教育》2013,(10):111-112
我虽然只有十岁,但游览过许多祖国的名山大川,它们那雄伟、高大、奇丽、秀美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座极普通的小公园。她坐落在有名的江南水乡嘉善县城的中央,像一块宝石镶嵌在一片高大的建筑群中间,名叫"善园"。我休息的时候,经常去"善园"游玩,她可是一个好去处。这个周末,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又走进了"善园"。当我们来到"善园"的南大门时,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小花坛,里面开着一些红色的夹竹桃,有些  相似文献   

20.
"正当"和"善"既存在通约性,又有不可通约性。二者的"通约性"在于它们都有价值辞的作用和功能,"正当"具有"善"的部分特性,行为自身的正当性就是一种"内在善";相应地,"善"的各种描述性陈述也能提供用以判断一个行为正当性的标准,某些"善行为"也是"正当的行为"。二者的"不可通约"表现在:正当是评价人们是否履行义务的标准,善是评价事物是否具有价值的标准;"善"通常比"正当"有更一般的意义。在有些场合,"善"能被替换成"正当",但是不能将"正当"替换成"善";即使"正当"、"善"都用在行为中,"正当的行为"、"应当的行为"以及"善的行为"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