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幻想文学作品《穿过黑森林》通过“骗子”的儿子幕人克服艰难险阻,穿过黑森林,给春风女神送爱,找回了雪岭村的春天这一故事,说明“爱”是宇宙中最珍贵的东西,也是最伟大的力量,能够战胜可怕的邪恶和妖魔鬼怪。  相似文献   

2.
《今日教育》2006,(2):38-38
我和太太终于在德国取得了永久居住权.太太在商场做收银员,而我在大学当老师,每天都很忙,两岁的儿子没人照顺,就想找家幼儿园,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可是,我没想到的是,在德国为孩子找个幼儿园竟是这么难。  相似文献   

3.
儿子,今天爸爸给你谈的是:我与别人的爸爸有何不同。先提及三个事例:一是李开复对女儿说,成绩只不过是虚荣的人用以吹嘘和慵懒的人所恐惧的无聊数字而已;二是郑渊洁在儿子18岁后.送给他两个礼物,一辆车和一盒避孕套;三是广西有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父母的教育秘诀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正>有一次,有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一起去餐厅吃饭,可是服务员只给他们桌上放了三套餐具,这是为什么呢?按照题中的叙述,“两个爸爸”应该是2个人,“两个儿子”也应该是2个人,2+2=4,按说应该是4个人,可是为什么服务员只放了三套餐具呢?难道其中有两个人共用一套餐具吗?没错!因为其中的一个人既是爸爸,也是儿子。他们是爷爷、爸爸和孙子,祖孙三代人共同去餐厅吃饭,正好是两个爸爸、两个儿子。  相似文献   

5.
一位从德国回来的女士谈及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对于我们教育孩子颇有启示。有个星期天,她领着五岁的儿子到公园玩。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玩具小汽车。这件事使母亲大吃一惊。因为那架纸飞机只值5美分,而小汽车少说也要值二十多美元。开始她以为孩子在说谎。  相似文献   

6.
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张先生最近感到很头疼:前两年送15岁的儿子到德国留学,结果儿子的表现很令他失望,不但与他所要求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相隔十万八千里,而且在德国生活了两年,连德语也没学好,整天不是沉溺于网络游戏,就是和一帮来自中国的“小留学生”吃喝玩乐。为了防止儿子在德国进一步“堕落”,2005年7月初,张先生不得不亲自把儿子接回国内。省吃俭用,花了70余万元人民币送子留学,结果培养出一个“留学垃圾”,这样的结局是张先生始料未及的。两年前,张先生看见周围人纷纷送自己的孩子出国“镀金”,心里盘算:正读高二的儿子张华学…  相似文献   

7.
虽然很多人把布谷鸟钟和瑞士联系在一起,但其实它根本不是瑞士的东西。实际上,布谷鸟钟源自德国南部的黑森林地区。瑞士和布谷鸟钟拉上关系的原因是在世界大战后,德国的许多作坊被毁,于是瑞士的钟表匠开始制造布谷鸟钟。布谷乌钟是很受欢迎的瑞士纪念品,你可以在大多数纪念品商店找到。  相似文献   

8.
快活的磨坊主和他的后裔从前,有个德国人叫维特·巴赫(1685~1750)。他是个快活的磨坊主,也是个音乐家。他一边碾面粉,一边弹拨齐特拉琴。兴许,还唱唱欢乐的歌曲。维特有个儿子,名叫汉斯,是个织地毯的。汉斯酷似其父,天性快活,也是个音乐家。汉斯拉小提琴,父亲弹拨齐特拉琴,琴声和谐优美,父子俩还不时搞搞二重奏。汉斯也有个儿子,叫克利斯朵夫,做过宫廷乐长。他有两个男孩,是一对双胞  相似文献   

9.
金怡 《家庭教育》2007,(2S):47-47
暑假应朋友的邀请,去德国小住了一段时间。朋友有两个孩子,9岁的儿子大卫和8岁的女儿苏菲。其间留心观察了他们家庭教育的点滴,发现德国的父母非常民主,总是给孩子选择的自由,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景色如画的德国黑森林,特产一种布谷鸟自鸣钟,俗名"咕咕钟",此钟清音萦绕,造型生动,令人赏心悦目. 黑森林"咕咕钟"最早创于17世纪.据书典记载,由于黑森林冬季漫长,农人们在闲暇之余便以木头为材料做出许多有用的器械及工艺品.大约在1640年的时候,一对名叫库兹的兄弟发明了一个指示时间的仪器——那就是世界上第一座黑森林时钟. 1750年,法朗安顿·凯特尔先生巧妙地用风箱设计出与咕咕鸟相似的风鸣声,于是世界上第一座完整意义的布谷鸟自鸣钟诞生了.当地居民凭着他们的想象力、天赋智慧与技巧,不断改良钟的结构和外观.他们精选黑森林中的木材,用祖传的手艺精心雕刻,黑森林时钟业自此发展起来.到1805年,黑森林地区已经拥有688间制作钟的工厂和582间时钟商行.  相似文献   

11.
香港长江实业公司董事长李嘉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亿万富翁。他的两个儿子,27岁的哥哥维克多和25岁的弟弟查德,都在加拿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此,人们很想知道李嘉诚是怎样教育两个儿子成长的? 李嘉诚对两个儿子的培养教育抓得很早。  相似文献   

12.
博士之争     
世界上最注重头衔的当数德国人,一个德国人若取得了两个博士学位就被冠以“××博士、博士先生”,如果有三个学位,像著名的阿尔伯特·施韦茨,精通医学、音乐和伦理学,他的名片上就印写如下:施韦茨博士、博士、博士先生。有个小笑话讲的就是两位德国学者头衔的趣闻:施密持和穆勒是一对多年的好友。一天,施密特对穆勒说:“虽然我有个博士头衔,你也有两个博士头衔,但既然我们是这么亲密的朋友,以后就彼此直呼其名吧。”穆勒歪着头想了想,  相似文献   

13.
读书的故事     
瑶村的人都说:“老叶家风水好,两个儿子都是大学生,有出息啊。”当然,这个“老叶”是指我爷爷。两个有出息的大学生儿子中,没有我父亲——老大叶林荣的份儿。老叶每每喝了点老酒.总向人夸起两个大学生儿子。在一边收拾碗筷的大媳妇脸色就不大好看了.一把拽起蹲在门槛上挂着鼻涕的小女孩,吼道:“明几个念书去,别像你爹娘一样没出息!”  相似文献   

14.
一个周未,随同事去他乡下的老家玩。同事的母亲个头不高,人收拾得清清爽爽。老人有两个儿子,同事是老大,曾是全县的高考状元。还有个弟弟,留在了农村种地。我问老母亲:“两个儿子,你觉得哪个好?”  相似文献   

15.
《动漫界》2022,(8):23-26
森林教育赋予孩子无限可能 [德]贝恩德·诺尔德(Bernd Nold) 德国政府认证森林教育专家 4个地级市政府的林业局官员埃门丁恩地区环境教育负责人 一、只有到大自然中去体验,才能获得更多知识 我在这片黑森林(德国最大的森林山脉,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担任管理员已经有25年了.也许我这辈子就注定该做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16.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土炕上,炕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垂老的父亲,一个是人到中年的儿子,父亲坐在炕的一头,身后倚了几床被子,身上还盖了一床,头低低的,面无表情。儿子坐在父亲的对面,盘着腿,看着父亲。  相似文献   

17.
儿子,今天爸爸给你谈的是:我与别人的爸爸有何不同。 先提及三个事例:一是李开复对女儿说,成绩只不过是虚荣的人用以吹嘘和慵懒的人所恐惧的无聊数字而已;二是郑渊洁在儿子18岁后,送给他两个礼物——一辆车和一盒避孕套;  相似文献   

18.
秦文 《山东教育》2006,(1):78-79
曾经读到一则父亲考儿子的故事:一个桌子四个角,砍去一个还有几个?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父亲得意地告诉儿子应该是五个,儿子不服气,于是两人一起剪纸来试,结果出乎意料,不但可能剩下三个角、五个角,而且还可能是四个角。这则故事中,父亲和儿子起初都陷入了思维定势,通过实验才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上,显示了很强的优势,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1991年在荷兰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技能大赛上,德国选手取得了全部24个工种的第一名,并获团体冠军,就是证明。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根据联邦的有关法律受教育者同时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不同的地点接受职业培训。有关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概况,报刊杂志已有不少介绍,这里想着重介绍有关双元制职业教育教材的情况,以供有兴趣的同志参考。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材包括两类,一是职业学校使用的理论课教材,一是工厂、企业用的实训教材…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我和老公将9岁的儿子送到德国,在柏林一所小学读书。作为陪读,我很快发现那里学校与国内的种种不同。孩子的书包变轻了,放学时间提前了,每天都有大量的玩耍时间,最让我惊奇的是,那里居然没有教科书。儿子每天高高兴兴,而我却很忧虑,担心他学不到什么知识,真怀疑把儿子带到德国读小学做错了。一个学期过去了,问儿子德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给我一句德语:"自由!"又一个学期过去了。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我发现他的书包突然鼓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