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敬全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5(4):95-96
校报由于容量小,作队伍有限及办报环境的制约,办好也不容易。校报要办出品位,办出特色,一要争取学校的高度重视;二要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三要加强通迅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杨琦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16(3):113-114
高校校报要想在精彩纷呈的报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办好文艺副刊非常重要。办好文艺副刊,首先要了解副刊本身的特点,其次要了解文艺副刊的编辑特点,再次是认真搞好文摘的编辑加工,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文艺副刊编辑的自身素养。 相似文献
3.
党校校报是党校的喉舌和舆论工具,是宣传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校党委、行政的决策并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党校要建成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目标,这对党校的教学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党校校报面临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校报编辑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4.
许旭生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4(1):158-162
在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的形势下,高校校报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将更加重大。高校校报要遵循“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提高办报效益,就要做到“三个坚持”和“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5.
刘美华 《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3):28-29
党校校报是党校的喉舌和舆论工具,是宣传彻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校党委、行政的决策并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党校要建成“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目标,这对党校的教学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党校校报面临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校报编辑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院校校报,是高校党政领导和广大师生的耳目喉舌,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笔者从校报的内容、采集、风格三方面谈谈提高高校校报的稿件质量。 相似文献
7.
多元媒体的迅猛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使高职院校校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高职院校校报要把握趋势,锐意创新,从开放报道内容、开放表现形式、开放传播渠道、开放覆盖面几个方面来办好高职院校校报。 相似文献
8.
高校校报副刊是高校报纸宣传的侧翼阵地,是高校构建优秀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办好高校校报副刊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从组稿、编排、加强编辑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高校校报副刊建设。 相似文献
9.
张琦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0):187-188
网络的流动性、信息性、数据性等特点,使之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大大促进了高校学报网络化的普及与发展,使其摆脱了传统校报传播速度慢、载体狭小的纸载空间,也使其大大增加了收益,学术性内容得以增强,还使其在编辑思路上拥有了更大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0.
吴春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5):47-49
高校校报是高校的文化阵地,是凸显高校文化特色的主要窗口。尤其是校报的副刊版面,其主要受众是广大的高校师生,他们的审美及思想观念决定了这一版面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无论从外在的版面形式还是到内在的内容质量,编辑都应做到更加的匠心独运,才能做出优质上乘的文艺副刊。本文将从版面设计、作品选择、整体基调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做好高校校报文艺副刊。 相似文献
11.
陈绍兰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5,(4):113-116
学报是高校的重要窗口,要发挥其作用,必须重视学报编辑工作规范,加强学报内在质量,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信息量。提高出版时效。重视学报投入,加强管理,培养高素质编辑。新世纪编辑面临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挑战,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更新知识,成为编、校、审三合一的多面手,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使编辑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就编辑、编辑意识、编辑精品意识以及名牌期刊等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学报编辑精品意识确立的必要性和培养途径,并重点探讨了编辑的精品意识对于创建名刊的促进作用,以期能对探寻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途径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王前新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4):88-93
地方本科院校学报具有学术窗口、学院名片、学人摇篮、服务平台等功能。对地方本科院校学报进行科学的定位,首先要结合学校定位,其次要着眼地域定位,寻求错位发展,尤其要处理好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关系、内向性与开放性的关系、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为提高学报的办刊水平与质量,办出特色,地方本科院校学报要坚持走特色化与品牌化道路,在办刊质量、学术品位、特色栏目创设、编辑素质、装帧设计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结合青少年的特点,探讨网络时代学校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孙丽平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2):79-81,99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但这项工作的开展当前面临着师资、经费、认识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就是转变认识、加速教育立法和构建科学的继续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特教学校改革与发展中所面临的师资、课程、教学、管理以及骨干作用发挥几个方面问题的论述,提出优化师资队伍,合理设置课程,实施因材施教,拓宽办学渠道,完善指导与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效益,以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欧阳超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130-133
以人为本办学理念的“人”,首先是学生,然后是教师;既是每个学生和教师个体,也是师生集体。办学以人为本,就是以师生为办学目的,为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要而办学;以师生为办学主体,依靠教师和学生而办学。 相似文献
20.
刘杰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96-97
艺副刊是校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学生作者是文艺副刊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广泛可靠、素质过硬的学生作者队伍 ,是一项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