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关于王昌龄的籍贯,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说法:《旧唐书·文苑传》称“京兆王昌龄”,《全唐诗》因其说,《河岳英灵集》称“太原王昌龄”,《唐才子传》因其说,《新唐书·文艺传》谓“昌龄字少伯,江宁人”,《唐诗纪事》和《唐诗品汇》因其说。 今人持此三说者均不乏其人。到底哪种意见合理?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考察和  相似文献   

2.
3.
王昌龄     
王昌龄(约698——757),字少伯。他的籍贯有三种不同说法:《新唐书·文艺传》、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卷二十四)说他是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二)说他是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全唐诗》(卷一百四十)说他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我同意王运熙同志的考订,(《王昌龄的籍贯及其〈失题诗〉的问题》光明日报1962年2月25日)认为他是太原人。理由是:殷璠《河岳英灵集》说:“顷有太原王昌龄,鲁国储光羲颇从厥游。”这里说,王昌龄是太原人。段璠是盛唐时代的人,其说比较可信。又王昌龄《洛阳尉刘宴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诗说:“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太行北”,指太原。太原在太行山之北。  相似文献   

4.
碎叶歌     
飘零的鹅黄色蝴蝶翅膀 盖住了泥路许久的印刻 远方的炙热早已消褪了焰色 枫树林里的诗人早已老去 追鸣虫的少年默默拾起那枯损的躯体 失望的一切都不完美华丽  相似文献   

5.
西出阳关     
在我印象里,凌老师是全校最温柔的男老师。因为他知道,薄薄的档案里,有他一页厚重的判词。他很贫穷,家住乡下,不善言辞但儒雅博学。苍白的脸上一半是朗朗的和善,一半却是隐隐的麻木。十几年为人师表的历练如同他常穿的那件中山装。虽说总能守住最初的清洁,但怎么也遮掩不住现实的寒酸和狼狈。  相似文献   

6.
西出阳光     
安生简  峰籽一 《读友》2021,(11):78-88
第一次见到那个和尚,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主人牵着我来到一处水草丰美的小溪边。我正吃着草,和尚牵着一匹白马缓缓走了过来。他穿着灰色袈裟,不过二十来岁,身材瘦削,形容清癯,全身上下漫布尘埃,只是那双眼睛,炯炯放光,似有星河流淌。  相似文献   

7.
思想的碎叶     
编辑絮语:本期《时文英华》为读者收集了一组《思想的碎叶》和一组《北中原的词汇》。这两组文章其实都关涉到一个字:读。《思想的碎叶》读的是文学和人生,是对文学和人生的理性思考,恰如思想的殊光片羽;《北中原的词汇》读的是世俗生活,通过这些土得掉渣的词语,作者表达了对生他养他的北中原的深情。这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感悟,但同样充溢着思想的灵动,语言也颇耐回味。黑色的七月变成了黑色的六月,高考即将来临。读者啊,你能否让心停止鼓噪,在一个初夏的午后,捧起这本杂志,慢慢地读,快乐地读,咀嚼这些文字,让阅读成为你能够感知的幸福? (疏朗)  相似文献   

8.
王昌龄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还去过碎叶(今吉尔吉斯一带)。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友,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他的诗作如《出塞》《从军行》等,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相似文献   

9.
<正> 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一生写了不少富有特色的边塞诗,在当时就很被人赞赏,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但他的生平却不大为后人所知,就连他的籍贯多少年来也是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现仅就近年读书所见和对王昌龄存世诗篇的钻研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你好,王昌龄     
三摄 《红蜻蜓》2022,(36):12-15
<正>“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这是曾经立在大唐长安城的一块界碑上的碑文,平铺直叙,简单直白,让人豁然顿悟唐朝之强大,疆域之广阔。而边塞诗人则是最能表现出盛唐之浪漫与豪迈的一群人!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是最富盛名的边塞诗人,在盛唐时期,他的名声几乎不亚于李白。他的童年、少年时期和家庭情况少见于记载,不过他自称“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  相似文献   

11.
关于李白先世流放西域一事,学者们根据李阳冰《草堂集序》和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作出了各种截然不同,甚至大相经庭的猜测和推断: 首先,流放西域的具体时间:有事在“隋末(618年)”;唐初开国三年间(619—620年);玄武门之变中(626年);和天翦除李唐宗宝之年(685年—704年)诸说。 其次,流放西域的具体地区,以条支言,汉唐条支同名而异地,一为汉条支国;一为唐条支都督府。此外,还有条支部,条支海等。再说碎叶,也有中亚碎叶与焉耆碎叶的不同说  相似文献   

12.
自郭沫若提出李白生于中亚碎叶一说之后,无论是文学史还是工具书大多采用了这一说法。然而根据唐人的有关记载,李白生于碎叶并无确凿证据。本文通过考证,认为李白的出生地当以唐人记载为准,即生于蜀之绵州.  相似文献   

13.
繁花似锦的盛唐,王昌龄是一位相当有特色和成就的诗人,尤以其七言绝句艺术精湛而得名,与李白并称为“七绝圣手”。本文从王昌龄诗歌中爱国、闺怨、送别赠答三类题材作品,对其七绝的艺术特色进行解析。从一个特别的面来再次审视诗人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送别诗,这些送别诗帮助今人领略到盛唐时期的人文景观。以不同的构思手法和表现形式展现出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真挚的情感。与其他诗人相比,王昌龄的诗韵独具特色。笔者从意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几个方面对其送别诗做了概要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正>“唐人乐府,多唱诗人绝句,王少伯、李白为多”。王、李两人在诗歌艺术造诣上,各有所长:“大概李写景入神,王言情造极”,“李俊爽,王含蓄,俩人词、调、意俱不同,各有至处”。特别在七绝方面,历代评论家对这两位同时齐名的大师,或从持坛的影响上来论述,认为“天生太白、少伯,以主绝句之席,勿论有唐五百年,两人为政,亘古以来,无复有骖乘者矣”;或从作品的成就来品评,认为“王少伯与太白争胜豪厘,俱是神品”。  相似文献   

16.
对王昌龄的籍贯历来说法不一:《唐才子传》说是太原人,《新唐书》、《唐诗纪事》说是江宁人,现诸本文学史虽皆言为长安人,但都未明其由.其实,王昌龄的籍贯应以本人所述为准,其诗曰:“本家蓝溪下”(《郑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故园今在灞陵西……小弟邻庄尚渔猎”(《别李浦之京》).  相似文献   

17.
18.
《家教世界》2013,(Z1):44-45
【案件回放】便衣警察突然闯进农夫家:"不许动,你被捕了!""我没干坏事啊!"农夫满头大汗、紧张地回答道。"没干坏事?你私下交易大麻,我已经盯了你好几天了。"便衣警察从农夫的背包里抓了一把碎叶在手里,胸有成竹。"这真不是大麻。"农夫辩护道。"放开那农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便衣警察和农夫被探长的出现吓了一大跳,手中的叶子散落在地,一片狼藉。警察一见是大名鼎鼎的探长,赶紧打招呼:"您请稍等,让我把这个贩毒分子铐起来再说。"  相似文献   

19.
王昌龄以擅长七绝著称,在盛唐中名重一时,享有“七绝长城”之誉。他善于将错综复杂的事件或深挚委婉的感情,高度概括和浓缩,其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到之处。故明人王世贞说:“七言绝句,王少伯与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艺苑卮言》)。少伯,乃王昌龄的字。清人宋荦说:“三唐七绝,并堪不朽,太白、龙标,绝伦逸群。龙标更有‘诗天子’之号”(《漫堂说诗》)。清人王夫之更把王昌龄的七绝推为唐人第一,说:“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类”(《姜斋诗话》卷二)。江宁是他  相似文献   

20.
民族中心主义和民族利已主义在世界每个民族身上都有程度不等的表现,王昌龄边塞诗自然必不可避免地具有这种思想倾向。然而,他的边塞诗所反映的民族精神,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大汉族主义”,而应看作唐代各族人民共同的忧患意识、自豪感和价值观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