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学校推行新课程改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我有几个困惑一直藏在心里,特向您请教。几个版本的教材在实际操作起来有什么不同吗?我校使用的是北师大版的。还有,我觉得使用“新课标”之后学生两极分化比较明显,该如何正视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2004年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出现了人教版、北师大版、北京版、河北版等各种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生物学教材。而我们学校在3年时间内也使用了两个版本的教材,分别是北师大版和人教版教材。下面谈谈我在使用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下册)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的版本也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这是教育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北师大版本也正是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下面,我谈谈这套教科书的特点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材”。在这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国出现了多种版本的新教材,如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东北师大版等。这些新教材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了儿童少年的认知规律,适应了新时期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都是编写得很好的教材。但教材只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究竟“怎么学”还得靠教师的教。所以,教师应在实践过程中依据新“课标”,遵循新教材,把握新教材,更要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结合我们在使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新世纪教材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材也呈现出多元化局面.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有许多版本的教材.与以前全国只有统一的教材相比,教材的多元化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百花齐放,但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一些困惑.笔者最近遇到这样一件事:某地一重点小学是课程改革的积极拥护者,2001年新课程就进入课堂,在起始年级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并使用了4年.2005年学校规定:从2005年秋季起,在起始年级和以前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年级统一改用苏教版数学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的初级中学全面铺开,与国家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相配合的教材有许多种,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课改开始后分别使用过华师大版、北师大版和人教版三种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这三种教材各有特点.笔者认为,北师大版教材则特别突出了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材”。在这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国出现了多种版本的新教材,如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东北师大版等。这些新教材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了儿童少年的认知规律,适应了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新课程改革已有10余年,但关于北京师范大学版小学数学教材(下文简称北师大版)中数学史料的系统研究还没有。而天津、北京、山西、新疆等全国很多省市的部分区县小学都在使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那么此版本教材(12册)中数学史料的分布和呈现方式如何?数学史料的内容选择和设计模式又如何?对这些内容的整理、分析和研究无论是对横向分析还是纵向研究都将是一个补充,对新教材编写者和使用者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市使用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已有几年,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运用发展性评价的观点来观察实施中的教师、学生、课堂教学,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就重形式还是重效果?要活动还是要双基?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度?如何认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请大家指正.广州市初一年级从2003年秋季开始使用华东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其中东山区作为省级实验区在2002年秋季的初一年级开始使用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笔者作为教研员这几年很有幸地分别和各年级的教师一起在实践中使用并研究了人教版、北师大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实施,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的诞生,各种版本的教材更是层出不穷,百家争鸣.从内容的安排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以及课本内容的延伸性上.较以往教材都有了大幅度的改革和创新.从2003年起,我有幸使用了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通过使用我逐步认识和理解了三种版本的数学教材,并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个人的实践,学会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特别是探索规律知识的引入,使许多有多年教学经历的教师措手不及.现就本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类规律题型的教学理解和认识作一交流.  相似文献   

11.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初级中学,从2002年秋季开始使用北师大版《数学》,虽然其间有两届学生使用过华东师大版《数学》,但从今年秋季开始又恢复使用北师大版《数学》.通过对两种版本教材的对比,就“二次根式”的内容来看,笔者认为华东师大版《数学》优于北师大版《数学》.笔者现就“二次根式”谈谈教学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识字教学成为老师们谈论最多的—个话题。2005年8月,我开始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进行课改实验。在实践新教材的过程中,我时常困惑,时常迷茫。在反思中,我进行着我的教学。也许从那时起,我才真正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用探究的目光审视我的教学行为。困惑之一:实验教材识字量大,课时紧,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刚刚开始教学时,最大的困惑就是难以完成识字任务。实验教材最大的亮点和难点,就是识字量增大了。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科书为例,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共有522个,一个学期可利用的教学周数按18周计…  相似文献   

13.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行走社会和成就事业的万能绿卡。”所以,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版本的教材都把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这方面的内容单独列出来。我们省编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把新课标中的口语交际课改成表达课。开始我并没有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但在深入钻研教材后,我明白了编者的意图。低年级学生由于认识能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教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和改革是否真正贯彻和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这是一线教师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2002年版和2004年版都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编制修订的,其先后仅隔两年,两者相比,哪一个版本更契合新课标的精神?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在21世纪初应运而生了,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进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铺开,对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对传统基础教育中的种种弊病进行彻底的变革,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堂的研究者和开发者。然而,我们在解读新课标、观摩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以及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时常能听到、看到、遇到课改的一些问题,也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存在着一些困惑,下面我就新课标的实施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和困惑。感悟之一:关于“情境的创设”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33):52-53
随着近几年新课标的出台,新课标的理念不断深入到广大中小学校,而教材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重要资源和载体。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对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A版与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必修一中"函数概念"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各自贯彻新课标理念的程度,发现两版本教材在贯彻新课标程度上各有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为教材的编订与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标视角下,本文以三个版本教材“圆锥曲线”章节的习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习题的数量、数学核心素养及水平、数学文化、综合难度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北师大版和湘教版习题总数基本持平,人教版习题总数偏少;三个版本教材的习题均侧重于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的培养,湘教版的习题核心素养水平分布最广;湘教版教材习题与数学文化的结合度最高,人教版次之,北师大版则更为关注纯数学背景的习题;三个版本教材的习题综合难度因素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8.
20 0 4年6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全国38个新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将迎来新课程环境下的中考改革;与此同时,第一批进入新课程的530多个省级实验区也将面临新课程环境下的地理中考改革。新课程环境下地理中考改革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认为地理中考改革必须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一、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目前,我国还只有一个《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却有多种版本的新课标地理教材,虽然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但在内容的取舍、编排和呈现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地理中考改革过程中怎样处理课程标准与教材…  相似文献   

19.
七年级《历史》上册“活动与探究”教学设计.是我在使用北师大新教材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也适用于其他版本的教材。  相似文献   

20.
刘超  王志军 《中学教育》2011,8(1):89-95
教科书是制约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新课标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从教科书编辑风格、知识体系、信息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解到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特点和差异。同时,笔者提出,各版教材编写者要关注差异,根据具体情况,取长补短,设计出适合我国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材,并建议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同时参考这三版教科书,乃至更多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