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数学教师,教完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后,上了一堂颇具特色的复习课。课前,他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小刀,并用纸制作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每人所制作的正方形边长各异。上课时,在复习了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周长的计算后,他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你们能把手中的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吗?”这当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说过:世界就是一个舞台。”当我们把自己的教育视为一个极富情感魅力和生命活力的舞台,那么,你就会发现在这个舞台上经常发生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那最激情的片段就出自课堂,尽管不是每位教师的每节课都能上出激情,但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生涯中总有那么几节课令自己满意,让自己难忘!那是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一节数学课,课本题目是:用十二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中哪一个周长最长?哪一个周长最短?学生拼的长方形有这样几种:周长是26厘米我问:看着你们拼成的图形以及算出的周长,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认真…  相似文献   

3.
<正>一、铺垫孕伏,生活引入师:同学们,你们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呢?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长方形?(教师强调长方形是物体的一个面)师:数学课本的封面是什么形状的?周长又在哪呢?请同桌互相指一指。师:再摸一摸课桌的周长。师:描描画画下面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周长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一、缘起:周长能摸、能描吗?笔者近期去基层学校教学视导,先后观摩了四位教师执教的"周长"一课(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例3)。四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各具特色,其中都有一个摸周长、描周长的教学环节:在揭示周长概念之后,先让学生摸周长——摸数学书封面、课桌面等实物表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描周长——描树叶、长方形等不规则或规则图形的周长。这引发笔者的思考:周长能摸出来吗?能描出来吗?教师采用这个教学环节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课后,在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了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将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题目很简单,但由于三年级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观念,不能很好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学生难以找到变中的不变量,有些学生甚至不理解题意。于是,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长方形变成正方形时,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形状变了,两个图形的周长不  相似文献   

6.
一、注重直观演示和操作   几何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对大量空间形式的生动材料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得到的。因此,几何概念的教学必须借助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通过操作来学习。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把一张长方形纸四周贴上彩色纸条 (长、宽用不同颜色区别 ),再拉直展开成相连的四条线段。 (如下图所示 ) 然后让学生到黑板前实际测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计算,并思考:一个长方形有几条长边,几条宽边 ?怎样计算它的周长比较简便 ?这样学生能比较容易地获得长方形“周长”的表象,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接着让学…  相似文献   

7.
分镜子问题     
熊妈妈买了一面长方形的镜子,镜子长30厘米、宽20厘米。熊宝宝咪咪和蓝蓝看到这面镜子,都争着要来照一照。熊妈妈决定把它分成两面相同的小长方形镜子,给咪咪和蓝蓝每人一面。但是,为了重新给镜子做边框,她让两个宝宝思考这样的问题:每个小长方形镜子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相似文献   

8.
<正>前不久,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其中的一个小片断引起了我的思考。【教学片段】师(黑板上画好一个长方形):"黑板上的图形认识吗?你在哪些物体的面上见到过这样的图形?"学生一一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师:"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长短不同的小棒,你们能用它们摆出一些长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指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前摆长方形,可是这个学生不知是紧张还是怎么着(事实上,谁也不能非常精确地摆好),怎么也摆不好,下面的学生急得直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相似文献   

10.
【案例】师:一段篱笆正好围出一个长9米、宽6米的长方形菜地。如果用它围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菜地,那么这个正方形菜地的边长是多少米?生:我认为应该先求出长方形的周长“(9+6)×2=30(米)”,也就是围成的正方形的周长是30米,再求出正方形菜地的边长:30÷4=7.5(米)。生:(一致附和)对。生:老师用“(9+6)÷2=7.5(米)”,对吗?师:同学们,你们认为怎样?生:不对,哪有这么简单。师:真的不对吗?再想想,看哪个小精灵最先想到。生:我认为是对的,但说不清楚为什么。生:这样算,是对的,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只要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变成同样长,长方形…  相似文献   

11.
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小军书桌上一块长方形玻璃被损坏,他主动到玻璃店去购买。他告诉卖玻璃的叔叔:“我买一块周长是24分米的玻璃。”叔叔为难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叔叔为什么为难吗?  相似文献   

12.
正一、善引善明:孩子们,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就成功了一半!学习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45页例4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八第1、2题。学习目标:1.能区别周长和面积,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2.能估测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习重难点:能区别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知识链接:1.你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吗?应该知道哪些条件?2.要知道一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有哪些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一、揭示课题,激趣质疑师:兔子兄弟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大家帮个忙,你们愿意帮它吗?(演示多媒体课件)。为什么同样大小的两块地用的篱笆长度不同?学习了这节课的知识,你们就能帮兔子兄弟解决这个难题。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面积和周长的比较”。【评析】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个环节的教学捕捉生活中会出现的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呈现出兔子兄弟种的两块地,即面积相同但周长不同的两个长方形。采用这形式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收到了从思…  相似文献   

14.
在1997年第3期《北京电化教育》杂志上,看到王建平撰写的文章,介绍她的教学经验与心得。她在讲解“推导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拼摆长方形,边摆边想,同桌学生之间议论,各抒已见,说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算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教师事先把学生可能想到的思路、算法编人计算机。在拼摆议论中,教师首先指定一名学生说出他的解法:6+4+6+4=20。之后,问学生是怎样想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计算?学生说出:“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它的四条边长的总…  相似文献   

1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幅优美的校园全景图 )请同学们看这幅画,如果要在这幅画的四周围上木框,你能求出共需要多长的木条吗 ?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   小结:求木框的长度,也就是求这个长方形 4条边长的总和,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 (板书:周长 )   教师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分别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它们的周长 ?   〔评析:课一开始,教师就创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节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分组学习,探索新知   1.探索长方形周长的…  相似文献   

16.
谢毅 《山东教育》2004,(28):47-47
“长、正方形的周长”是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42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了一个图形的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求长方形的周长时忘了乘2;拼图形或者切分图形时多算了边或少减了边。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操作、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①让学生用小棒摆长方形和正方形,加深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教学片段片段一:整理沟通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共同整理和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2.复习长方形的特征与周长计算.(1)出示一张长方形白纸(贴在黑板上),问:这张白纸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有什么特征?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在哪里,谁愿意来指一指.平面图形的周长指什么?(2)请同学们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现在好算吗?为什  相似文献   

18.
在《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练习课上,我引导学生讨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张长方形铁皮,长10分米,宽5分米.(1)分别以这个长方形铁皮的长和宽为底面周长,围成两个圆柱,这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2)分别以长和宽为轴旋转一周,经过的空间所形成的圆柱,体积相等吗?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今天傍晚,我正在做作业,听见敲门声,便起身去开门。敲门的是一位陌生阿姨,大约有二十几岁,手里提着一个大箱子,背上背着一个背包,看上去挺文静。“你妈妈在吗?”阿姨问我。“在,什么事?”我答道。“你妈妈现在有时间吗?”“妈妈在烧饭。”我说。“那我待会儿再来。”“有事吗?”我再一次问道。“是这样的,我给你们介绍一种新产品,现在你妈妈在忙,我还是过一会儿再来好了。”那阿姨说着,提起沉重的大箱子下楼了。我们刚吃完晚饭,又有人敲门了,我开门一看,还是刚才那位推销员阿姨。她立在门口,笑眯眯地对我说:“你们吃饭了吗?”还没等我回答,…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圆的周长之前,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有关知识。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线段之和,而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的长。虽然学生已经知道“周长”这个概念,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注意可以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自然引入新课。 下面是一般教法设计的片断: 一、揭示课题 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说明周长以及计算圆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