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按照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教材《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方法步骤进行操作,实验的成功率一般不高,表现在:(1)洋葱根尖的培养较困难,尤其是第一学期初,颇有求鲜根不易之感;(2)细胞分散得不好,重叠而难于分辨;(3)细胞染色太深,难于辨认染色体;(4)压片时,根尖支离破碎,难于寻找生长点细胞(主要是由于压片后从盖玻片上取下加压的载玻片时,引起盖玻片移动,造成根尖组织错位;(5)解离需10~15分钟,时间太长,使实验时间紧迫,影响了观察。  相似文献   

2.
观察植物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教材中必做的实验之一。按照浙科版教材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介绍,该实验是利用压片法制备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标本,笔者在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因细胞壁堆积而使染色体很难分散开,故在压片时盖玻片易打滑和移动,导致光镜下观察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正> 1 洋葱根尖的培养教材认为洋葱根尖长到1cm~5cm为最佳,但在实际实验中发现取材0.5cm~1cm的根尖效果最好。因为幼根中生长点细胞分裂很旺盛,在显微镜下很容易区分,并且在制作装片时,很容易剪取0.3cm左右的根尖。待根尖长到1cm~5cm或以上时再做实验,既延长了培养时间,又影响了实验观察效果(难以区分生长点细胞与伸长区细胞)。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学》2009,25(7):54-55,60
选择题 1.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是学生必做实验,笔者通过实践,认为教材中的实验方法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①根尖的培养时间过长,根尖长度的剪取不易把握。②根尖的漂洗时间过长。③染液浓度过大,根尖着色太深,不易观察。④压片时,细胞重叠不易分离等。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做了如下改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a.实验材料根尖的培养与剪取。实验材料洋葱的根培养长到0.5~1cm后,即可剪取根尖0.3cm进行实验,这样培养时间短(培养1~2天即可),根尖的剪取也易把握,并且实验效果好(幼根根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且…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徒手切片和血涂片。学生在实验中擦洗玻片时往往弄碎盖玻片 ,既影响实验的进程 ,也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根据这种情况 ,我们用小块透明胶片替代盖玻片 ,效果较好。透明胶片价廉易得 ,一张透明胶片 ( 2 4cm× 2 4cm)用切纸刀可以裁成 1.4cm~ 1.8cm的盖玻片许多块 ,此盖玻片不仅结实而且耐用结实耐用的盖玻片$河南省灵宝市阳店一中!472521@刘仲高  相似文献   

7.
正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中,"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继"观察植物细胞"之后的又一个练习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由于有了第一个实验操作的基础,在难度上较之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有所降低,相对来说应该容易制作成功。但是,两个实验毕竟有所不同。在取材方面,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这就给临时装片的成功制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再者,如果在擦拭载玻片、盖玻片过程中不够彻底,取材过少,在盖盖玻片时产  相似文献   

8.
好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洋葱根尖是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最佳实验材料和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纵切面固定装片的经典材料。近几年,笔者尝试在学生分组实验中用水仙根尖代替洋葱根尖开展该实验,发现水仙根尖作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可与洋葱根尖  相似文献   

9.
邢艳兰 《教学考试》2023,(15):76-77
<正>(建议用时10~15min)1.实验原理是实验所依据的理论,下列对实验名称及其实验原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2.某些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下列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 )A.鉴定蛋白质时需先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需将酶和底物分别保温后混合C.观察经低温处理的根尖细胞时先解离后用卡诺氏液浸泡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需要先盖上盖玻片然后再滴加培养液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我对以下三例实验的步骤及方法作了改进,使实验效果显著。1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原实验方法的缺点是:盖玻片下的标本不能均匀着色,植物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不清。 改进方法之一:按原方法将一滴红墨水或稀碘酒滴在已展开的洋葱表皮上,当其均匀散开在洋葱表皮上后,再盖盖玻片;用吸水纸吸  相似文献   

11.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重要实验内容。该实验的成功率低,教学效果差。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创新使用改良的苯酚品红作为染色剂,观察染色体效果较好;并在此基础上,又采用10-10mol/L生长素处理大蒜根尖细胞,能明显提高有丝分裂细胞数,尤其是中后期细胞的数目,实验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按通常的方法制得的生物临时装片,其盖玻片容易损坏,又难以买到。我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启用了透明胶带纸代替盖玻片或保护盖玻片。具体做法是,用70%的酒精,将载玻片上的油污拭净,晾干后,再小心地将生物标本摊放在载玻片的中间,然后根据标本的大小,剪取适当长度的透明胶带纸,代替盖玻片将标本固定在载玻片上。若用了盖玻片,可取小条透明胶带,在两侧将载玻片和盖玻片粘牢,作半固定。多年实践表明,只要贴封时不留气泡,其实验效果,和对盖玻片的  相似文献   

13.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活动是有节律性的,受生物钟的制约。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常用的实验材料是洋葱根尖。在不同的时间剪下的洋葱根尖,实验的效果不一样。用不同浓度的龙胆紫染色液染色装片。实验的效果也不相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除受生物钟制约外,与环境温度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难度较大的一个实验。要保证实验的成功,除了注意剪取根尖的时间(一般在上午8∶00~10∶00将剪下的根尖放入固定液中固定),以及要求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之外,本人认为以下一些技巧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a.解离后取出根尖的技巧。用镊子取出解离后的根尖时,一定要挑取,千万不可夹取,否则,易将酥软的根尖弄碎。使具有分裂相的细胞粘附在镊子上,影响观察效果。b.漂洗的技巧。漂洗时,应用手抓住培养皿的一端,上下晃动,这样,可将根尖冲洗得更干净。切不可用镊子扒拉…  相似文献   

15.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学四个必做实验中实验效果最差的一个,多数学生观察不到分裂的细胞。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洋葱报过长。班级较多的学校,受课程安排和教学条件限制,不能在同一天完成该实验。培养的洋葱根适合先做的班级,等到后面的班级做实验时根已长长,如长到3~4厘米以上,影响实验观察效果。2、取材时间不适宜。植物细胞在一天24/J‘时的不同时间里分裂情况是不同的,洋葱根尖细胞在中午11时左右和夜间零时至1时分裂最旺盛,若在其他时间取其根尖做实验则不易观察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3、剪取的根…  相似文献   

16.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笔者通过六届学生的对比观察,发现用常规方法,即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置很尖于通光孔的中央,调整显微镜焦距找到根尖生长点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学生平均花费三分钟左右的时间才找到根尖生长点细胞。而用永久性装片所花费的时间就更长。现改用“吊线”、调整、观察的三步骤.学生能够在不到一分钟之内全部找到根尖生长点细胞。在时间上缩短了近三分之二,为实验的对照观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具体如下:1、“吊线”显微镜对光后,将制成的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交好载玻片,将压碎的很尖放在通光孔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1 利用生物学图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生物学教学中 ,通过观察图解 ,可以更好地认识生物的形态、构造 ,同时 ,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生初看图时 ,往往抓不住重点目标 ,更不善于观察被隐蔽的细节 ,教师如能有条理地指导学生观察 ,可培养学生敏锐洞悉客观现象的观察力。如当老师组织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装片时 ,学生常常找不准视野中的观察目标 ,因此 ,我首先给学生准备一份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的显微图谱 (包括展示根尖、根尖生长点细胞 ,有丝分裂各期细胞 ,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变化特点的系列图 ) ,同时向学生提出明确的…  相似文献   

18.
要做好中师生物课本第二册中《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必须指导学生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这也是做好这个实验的关键。以下是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方法和步骤。a.选材。应选取有丝分裂相最多的洋葱根尖。因为洋葱根尖的长度及选取根尖的时间,是影响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相多少的主要因素。选材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如下。①取洋葱鳞茎剥去干叶,洗净根部,放在盛满清水的广口瓶或烧杯上,让其根部方向接触水;将其放到温暖的地方,每天换水1~2次,3~5d,就在鳞茎底部长出许多新根。其中4~5cm长的根尖…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物实验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难度大,效果不甚理想。几年来,通过认真地研究、探讨、对该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一、取材时间 切取洋葱根尖的时间直接影响实验效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通过摸索、对照、比较得知;洋  相似文献   

20.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要求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这是因为洋葱根尖细胞大,细胞呈紫色,便于观察。但洋葱根尖培养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因为洋葱刚收获后有一段休眠期难以生根,即使洋葱处于非休眠期,生根也比较少,出根不齐,难以满足实验对洋葱根尖的需要量,往往要浪费大量的洋葱。而用其他材料代替洋葱根尖,又因其细胞小,不便于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因此急需找到一种培养洋葱根尖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