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 教学目标:1.在师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相似文献   

2.
正《社戏》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小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生活经历。与旧大纲相比,新课标更突出了学生的心灵品悟和个性解读。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学设计中,大多数人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中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所进行的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观念,学习、应用探究方法的各种活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是探究的主体,但由于年龄阶段的限制,他们不可能真正掌握科学有效的探究方法,因此,教师必须发挥自己作为组织者、引领者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4.
5.
陈泽琴 《贵州教育》2005,(19):33-34
一、教学设计1.教学构思:《统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八单元的内容。人们在学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对现象、事实作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作决策或预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要认识和制作统计图,更重要的是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生能亲自从事统计活动,并利用数据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了统计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再是一个固定的程序,教师不再是将“绝对的客观真理”强加给学生,而…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师只有明确了解并高度把握体育特征、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及实践形态,才能进行鲜明的、赋有个性的教学;只有多渠道开发教学资源,不断探索创新,不断批评与反思,才能更好的将知识性、趣味性、现实性和思维的广阔融为一体,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索、实践的主体,快速、高效地掌握所需技能,并能自我审视,发现和了解自我情感及内心意识,促进心灵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一、背景分析与设想《浮力》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的第一节,内容包括对浮力的认识----浮力的初步概念、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测量、浮力产生的原因;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本章各节内容的综合性较强,应用到前面学过的密度、重力、液体压强、运动和力的关系等知识。本节内容是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基础。浮力现象学生较熟悉,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艺术课本第六册第六单元<雨中情>课题二<风雨同行>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对学生视觉智能的开发,开辟艺术教学中以美术为切入点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指导思想】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第一单元《制作演示文稿》中的第三课《精心修饰图文美》。对于这个内容,主要要求让学生学会掌握插入图片、剪贴画和更换文档主题的操作,学会插入自选图形,能够在自选图形中添加文字。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只让学生学会课本的知识就行了,更关键的是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因此,本节课的设计着眼点必须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艺术课本第六册第六单元《雨中情》课题二《风雨同行》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对学生视觉智能的开发,开辟艺术教学中以美术为切入点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刘玲 《贵州教育》2005,(19):31-32
一、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到商店买过东西吗?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出示商店情境)。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买东西要付钱。生:我看到了售货员找回顾客的钱。……1)激发兴趣。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钱呢?生:买东西。生:游玩的时候。生:报名的时候。2)导入新课。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生:叫人民币。师: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2.小组合作、获取知识1)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师:请每位小朋友拿出信封内的人民币,每个小组的小朋友轮流认一认,看谁认识的人民币最多。(学生互助认识人民币)生问:(…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预设与生成往往会不一致,有时甚至会出现相矛盾的意外情况.但这意外如果处理得好,就会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有利资源,更是一堂课的"亮点".  相似文献   

16.
杨明泉 《陕西教育》2007,(10):25-26
一、教学总体设想《绿色蝈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  相似文献   

17.
一.案例描述 我在教寓言名篇《愚公移山》时,对作品进行了又一次认真的解读,虽不到位,但作品的主题内涵还在我的预设之内,在解决了课文的疑难词句和文意后,我问学生《愚公移山》这篇课文通过“愚公移山”这一事件,向我们揭示了怎样一个主题?联系课后练习三说明理由:起初,学生的反应不是很热烈,只有寥寥几个人举手,  相似文献   

18.
肖燕 《贵州教育》2005,(19):28-29
一、案例描述(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包、苞”的辨析,认识什么叫形声字。2.掌握认识形声字的方法。3.完成语文园地四“我的发现”的内容。4.拓展延伸——认识更多的形声字。5.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难点掌握认识形声字的方法:借助声旁读准字音,借助形旁了解字意。(三)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2.辨析“包、苞”(出示课件)通过读、组词的方法,让学生从音、义上区分这两个字。再通过写,比较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从而知道形与义的联系.最后认识到由表音的声旁和表意的形旁这两部分构成的字叫形声字.同时,通过对形声字特点的了…  相似文献   

19.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第三册第3课《英英学古诗》时,中的小主人公给奶奶讲完《静夜思》的意思后,奶奶答道:“嗯,奶奶听懂了。这首诗是谁写的呀?”“小调皮”徐鑫突然站起来问:“‘嗯’是什么意思呀?”这倒有点难为人了。这个平时总在不经意间进出的字眼,意思可丰富了:读阳平的音,表示疑问;读上声,则有出乎意料或不以为然的意思;本中读去声,则很简单,表示答  相似文献   

20.
[案例实录] 一、点击"启蒙".感受民间文学 (师生齐读课题) 师:"蒙"是"蒙昧无知","启"是"开导".你认为"启蒙"该怎样理解? 生:把一个人从蒙昧无知的状态中开导出来,让他有知识和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