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概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框架体系基本建立。已经正式命名的考古学文化有7个,其中,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小河西文化(9 000—8 500B.P.)、兴隆洼文化(8 200—7 200B.P.)、富河文化(7 200—7 000B.P.)、赵宝沟文化(7 000—6 400B.P.):铜石并用时代考古学文化有红山文化(6 500—5 000B.P.)、小河沿文化(5 000—4 000B.P.);早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有夏家店下层文化(4 000—3 500B.P.)。从西辽河流域文明进程看,距今5 500—5 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晚期,率先进入初级文明社会,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迈入高级文明社会,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环境史是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美国的环境史学比较发达,我国国内的环境史学也有一定进展,这是区域环境史研究的有利条件。西辽河流域的环境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而言比较薄弱。了解并运用国内外的环境史学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正确的方向,西辽河流域的环境史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晋江流域东晋南朝墓葬是研究泉州地区唐代以前区域社会发展与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墓葬形制与随葬器物组合的文化内涵反映出墓主是西晋末以来南迁的中原汉人,墓葬分布显示出以丰州为中心的聚落结构景观,家族墓地制度流行,社会阶层分化不明显。东晋南朝时期对晋江流域的开发,促进了当地农业和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为泉州唐宋时期成为世界著名的通商港口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就世界农业起源而言,高梁起源于非洲,小麦和大麦起源于西亚,玉米起源于中美洲,水稻、粟和黍类栽培植物,则起源于中国。其中,长江流域是水稻的原生产地,黄河流域是粟的原生产地,而西辽河流域则是黍类的原生产地。西辽河地区的早期农业自距今8 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开始发生,中间经过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两个阶段约4 000余年的发展,到夏商时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达到发展成熟程度,并于同期中原地区的夏商文明一起,为中华民族的早期国家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6.
构成西辽河流域的主要支流共有两条,一是西拉木伦河,另一是老哈河,两河相汇处就是西辽河的干流。按照流域源头划分,老哈河应该是西辽河的南源。老哈河发源于燕山山麓的北侧,一直是古老的山戎、东胡和奚族的活动中心。辽王朝与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终结了无休止的征战状态。于是,辽圣宗将其统治中心从西拉木伦河的左岸南徙,并在原奚族故地老哈河畔修建了辽中京大定府,老哈河流域便成为辽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因此,辽中京成为有辽一代西辽河上的两大都市文明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7.
构成西辽河流域的主要支流共有两条,一是西拉木伦河,另一是老哈河,两河相汇处就是西辽河的干流.按照流域源头划分,老哈河应该是西辽河的南源.老哈河发源于燕山山麓的北侧,一直是古老的山戎、东胡和奚族的活动中心.辽王朝与北宋签订了“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终结了无休止的征战状态.于是,辽圣宗将其统治中心从西拉木伦河的左岸南徙,并在原奚族故地老哈河畔修建了辽中京大定府,老哈河流域便成为辽朝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因此,辽中京成为有辽一代西辽河上的两大都市文明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8.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是英国历史上的转型时期,工业革命正在开展,城市化也在进行,整个国家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在工业革命发生和扩展的同时,农业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结构内部经历着变动重组.农业经济形态一方面呈现出资本主义性质及市场化、现代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残留了封建性、传统性、封闭性的特质,整个农业经济形态中许多异质的成分同时存在,交错重叠,十分复杂.这种两面性和多元特点贯穿了工业革命时期的农业经济形态中.  相似文献   

9.
史前时期辽东半岛的考古学文化大体经历了八个时期。旧石器时代生业一直是以渔猎为主;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多种生业共存,不同时期因环境生态的变化,生业也随之变化;晚期青铜时代,各种生业和技术均到达了史前最高水平,为辽东半岛进入国家文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西拉木伦河流域是西辽河的主要干流,10世纪初由契丹人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建立起来的辽上京城成为辽王朝的统治中心。这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继北魏之后所建立的最壮观最辉煌的一座特殊都市。自金朝灭亡后,辽上京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清康熙至嘉庆年间,由编写"大清一统志"的文人们发现并确认了辽上京城的所在位置。以往中外学术界一直认为,辽上京城的重新发现是清道光年间蒙古学者张穆所撰写的《蒙古游牧纪》一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最迟在《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中已经有明确记载。此外,契丹人所修建的辽上京城从"二元"理念出发,采用了"北朝南市"的二元体制,分为南北二城。北城即皇城,为辽朝皇帝的临政之所;南城即所谓汉城则是以容纳汉人为主体的包括契丹人之外的各族人的生产、生活、市易、井肆、居住的场所。辽上京城是西辽河流域古代都市文明的标志,对东北亚乃至内陆亚洲的文化交流与传布,商品贸易的往来等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兴隆洼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已存在着环壕和非环壕聚落之分,这种情况表明,燕北辽西地区早在距今8000年前,就已经产生了初步的社会分层现象。到了距今5000年前后的红山文化时期,西辽河地区一带的聚落形态发展出现了中心聚落,与此相适应,本区的社会历史发展也开始步入古国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唐山地区新石器时代陶罐谱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唐山地区新石器时期陶罐进行系统研究,论述了唐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与周边文化虽然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但是有比较大的独立性,极有可能是本地起源的。  相似文献   

13.
吴静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3):137-139
人际功能是韩礼德提出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而情态是人际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语法范畴中的情态仅限于情态动词,逻辑学中对于情态也有一定的探讨。本文通过追溯情态意义的研究历程,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借鉴了各家所长,在此基础之上,扩展了情态意义的研究范围,这对研究语篇的人际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法治环境的好坏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地方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优化其法治环境.一是加强地方立法和规章制度建设,为优化法治环境提供依据;二是推进司法改革,确保司法公正,切实雏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大力培育法律服务市场;四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法律素质,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流域的视角,对近年来的乌江流域旅游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评价,以期对该区域的旅游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文章分别从乌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区域合作、区县旅游发展、信息化与湖泊旅游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今后研究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可以避免行政区经济带来的诸多弊端,实现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成功转变;有利于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城镇密集优势,形成成渝"都市经济圈",发挥都市经济圈的能动作用,努力成为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是实现"五个统筹",推进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长江上游经济带"向纵深发展的战略举措。总之,构建成渝经济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北部湾经济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缺乏总体规划;经费投入不足;数字化标准尚欠规范;数字图书馆著作权法有待完善;缺少懂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发展策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组建经济区数字图书馆联盟;开发特色数字化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应用先进的数字图书馆技术;提供形式多样和独具个性的信息服务;尊重和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石器时代长江、黄河两大文化体系存在着地理环境、农作物与家畜品种、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差异,房屋建筑、葬丧制度及宗教信仰的文化内涵截然不同。黄河文明祖先崇拜所构成的氏族团体奋斗精神,强化宗教权威崇拜所具有的内聚力,对外扩张的进取性,造成北方文化 旺盛的生命力;南方松散而缺乏向心力的氏族团体,自由随意、缺乏积极进取而保守的水稻文化,失去一种锐意进取精神,最终走向衰弱。中国文明在黄河流域产生也就不是偶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