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这篇课文是从义理、考据和辞章三者的关系,阐述如何写好文章的问题。全文共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下面三个部分是正文,都有小标题。第一部分共三段。第一段开门见山地提出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借用义理、考据和辞章谈谈写文章的问题。第二段对义理、考据和辞章作出解释,说明它们是属于文章的三个不同的方面。第三段进一步指出它们是“密切地相互关联着的”。这二、三两段把第一段确立的  相似文献   

2.
高可攀同学问:《义理、考据和辞章》的作者在文中使用这三个概念时,意思与前人并不完全相同。那为什么还要借用前人的说法作为文题呢? 古人所说的“义理”,是指儒家研究经义,探求名理的学问。前人强调写文章要讲究“义理”,是指文章的内容要精要地阐述儒家圣贤的学说。而作者在文中的意思,“讲究义理就是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古人所说的  相似文献   

3.
汪东(旭初)先生乃海内公认名家,早年识孙中山并入同盟会,后随章太炎先生游学,为“章门四大弟子”之一。其创作之宏富,为同门中翘楚,殷盂伦、沈祖菜出其门下。身为章黄学派传人,最大特点不仅局限于精于考据,深通义理的治学门径,更在于独创辞章、感悟现实的传统品格。语言与文学并重才是章黄学派的内核。汪东先生年表之简编,涉及相关历史人物,以其词学和政治活动为线索,管中窥豹,或可为学人深入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写作就是观点、材料加上表达,也就是前人所说的“义理”、“考据”和“辞章”。可是就学生作文训练的情况来看,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的现象普遍存在,作文言之无物,主要原因是缺乏材料的积累。丰富的材料不仅给文章以血肉之躯,而且能推动作者思考,生发孕育作者的观点,所以在高考作文备考中材料的积累与运用就成了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辞章学”是张志公先生在60年代初发表的《词章学?修辞学?风格学?》这篇文章中首先提出的。促使志公先生提出“辞章学”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志公先生认为辞章之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他在《汉语辞章学与汉语语法》这篇文章中对辞章学的来龙去脉做了简单的回顾。文中说:“先秦两汉的文献里,‘文、辞、章、文辞、文章’就已频繁出现……同时,对这些东西本身以及他们同所表现的内  相似文献   

6.
《义理、考据和辞章》第三个分论点“要有好的形式”的第三自然段,其内部结构是先用一个句子明确“辞章”的概念,之后用一个由六句话组成的语段指出讲究辞章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严复承继清代学术讲究义理、考据、辞章的治学传统,在西学译介中提出了翻译的义理“反证”说、“敦崇朴学”说和“文章正轨”说.义理“反证”旨在会通中西思想,“敦崇朴学”注重通过考据会通中西义理,“文章正轨”成就了严复作为译界的文章高手.严复的翻译是会通中西的学术方式,对当前学术经典的输入和输出均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记得一位朋友对我说,他最欣赏苏东坡对写作的看法:行乎当行,止乎当止。意思是说写文章不要故意“摆架子”、“唱高调”,文章应该像流淌的泉水,顺着山势,时而急时而缓,时而低吟时而高歌。无独有偶,成尚荣先生在他的《形散而神不散:课堂教学的新秩序》一文中,也谈及了“行乎当行,止乎当止”这一观点,不同的是,成老师把这一观点引申  相似文献   

9.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案例一则江苏/沈嘉祥通过教师或学生的质疑,创设“问题情境”是激起学生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现象]师:课前周华同学向我反映《义理、考据和辞章》一文第二部分“材料的准确性”中第九自然段里有错误。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读一读,看...  相似文献   

10.
《义理·考据和辞章》(高中语文第三册)课后练习题,要求解释“矫揉造作”一词中“矫”的含义。教参上的答案是“假托、虚假”,这显然是错误的。“矫”,有没有“假托”的含义呢?有:比如“矫王命”即是“假托王命”的意思。然而在“矫揉造作”一词中,“矫”的含义却不是“假托、虚假”的意思了。“矫”除了“假托”的含义外,还有两个含义:①把弯的弄直,如:矫正。②强壮、勇敢,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方向不定,有时热衷于把语文课教成纯文学课,有时却把语文课教成似政治课;十年动乱期间,几乎把语文课取消了,搞什么“政文合一”;这几年受着高考的指挥捧转,又把语文课教得太死了,太知识化了、工具化了,忽视了思想教育。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文道统一,这是语文这门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特点。从一篇文章来说,构成一篇文章,有了道才有文;“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清朝学者戴震曾提出把“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结合起来的说法。而在“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中,义理应当是灵魂,是统帅,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材料是要由观点来统率的。从语文教学的目的来说,也必  相似文献   

12.
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论对才、学、识三长分述很明确,但后来史学家对其中“识”字含义有不少歧见。借用当代史学新观念,重新剖析《史通》有关内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的逻辑线索,可以确认刘知几才学识三长论中的“识”,指历史编纂学见识,而非历史见识。  相似文献   

13.
刘勰在《原道》篇中提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的论断,在这个“道—圣—文”的公式中,“圣”是“道”与“文”的中介,这个中介就是作家、作者,所以《征圣》篇可视为作家论或作者论之纲,其观点贯穿于全书。圣,就是最有创造性的人,唯其最有创造性,才有借鉴、教育、指导、师范、楷模的作用。以圣人为师,刘勰认为首先应像圣人那样“贵文”;要像圣人那样“识道”,这是“师乎圣”的根本;“识道”是“明道”的前提,先要有所“识”,才说得上有所“明”。刘勰认为,圣人“明道”之文的特点是“精理为文,秀气成采”;“明道”作文是有规律的,这就是“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但也要“抑引随时,变通适会”  相似文献   

14.
清人姚鼐说:“余尝谓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或称义理、考据、词章)姚鼐提及的“义理、考据、词章”三方面,是我近十余年潜心探究,乐此不疲的所在。就“义理”层面而言,阅读前贤的理论杰作是重要一  相似文献   

15.
清人姚鼐说:“余尝谓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或称义理、考据、词章)姚鼐提及的“义理、考据、词章”三方面,是我近十余年潜心探究,乐此不疲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读好文章,确实如臧克家同志所感:“如饮醇酒,其味无穷。”读《义理、考据和辞章》也是这样。它就我们写文章时如何解决好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的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论述,揭示了这方面的一般规律,对我们写作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然而,有时好酒也难免混进些糟粕,好文章也一样有失妥的地方,本人不才,不敢与施向东老师就本人认为的、所谓“不妥”之处进行商榷,本文所述,只能说是本人一点不成熟的异想。  相似文献   

17.
鲁迅说:“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字至文章》)这段至理名言,前者是传授学语文的宝贵经验,他少年时在三味书屋读书就是这么“三识并用”取得优异成绩的;后者是提出写文章的严格要求,他创作的那些优秀篇章,哪一篇不是具备“三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南宋著名学者朱熹曾说:“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认为“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今天.面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各种思想潮流及文化.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日卒)语》中说,古人写诗力求“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他还特别强调“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可见古人写诗是非常注重立意的。写诗作文立意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古人作文时讲究义理、考据、辞章。现代人又特别强调在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中,义理是统帅,是灵魂。我们考察古今的名篇佳作,无一不在立意谋篇上煞费心思。一句话,诗文立意的高远、新颖与否是决定诗文成败的关键。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少中学生存在着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立意不新,人云亦云,平淡寡味。既不能从崭新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又不能阐发独到新颖的见解。这部分同学作文的立意往往是蹈人足迹,落入窠臼,或者囿于成见、俗见、陋见,或者乱弹琴,走向极端。  相似文献   

20.
秦似的散文诗《幼林》以其隽永的含义和优美的文辞为中学师生所喜爱。但第十二自然段中“我看见了千山万壑的高而整齐的森林,向人们伸出柔和的臂膀,发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