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学校联结可显著促进高中生未来取向心理品质的发展,然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采用问卷法对177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考察意向性自我调节在学校联结与高中生未来取向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感恩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意向性自我调节显著中介学校联结与未来取向的关系;感恩显著调节学校联结与未来取向的直接路径,以及学校联结通过意向性自我调节影响未来取向的中介路径.学校、教师和家长应采取措施,增强高中生的学校联结水平和意向性自我调节能力,同时注重学生感恩品质的培养,从而有效促进高中生未来取向心理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校联结是学校卫生与学校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与学校及学校环境中的人建立情感联系,并主动投入学习的一种状态。学校联结可分为三个维度:学校依恋、老师依恋和学校承诺。文章对学校联结的概念、测量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影响因素、影响后效作了系统地总结。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学校联结的测评及其与相关变量的交叉滞后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为探讨家长教师关系、师生关系、学校联结和中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采用家长积极教育观量表、师生关系量表、学校联结量表、学业成绩问卷对689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发现:师生关系在家长教师关系与中学生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师生关系影响学业成绩的路径受到学校联结的调节.研究基于家校合作的视角,构建了影响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经历留守初中生的学校联结和学习倦怠的特点及二者的关系,使用问卷调查法对886名经历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八年级学生的学校联结显著低于七年级,而学习倦怠显著高于七年级;(2)随着母亲外出务工时间增长,留守初中生的学校联结有减弱趋势,而学习倦怠有升高趋势;(3)学校联结在母亲外出时长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减少母亲外出务工时间、提高留守儿童的学校联结有助于预防学生的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5.
采用青少年感恩量表、学校联结问卷、学业成绩问卷和网络成瘾问卷对410名四、五和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早期青少年感恩与学业成绩、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学校联结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感恩与学业成绩显著正相关,感恩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学校联结在感恩与学业成绩关系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在感恩与网络成瘾关系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神经联结异常-自闭症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在回顾自闭症行为研究、认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和分析了当前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有关自闭症的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脑神经联结异常假设及其相关证据。脑神经联结异常假设的主要观点是:自闭症个体同时并存脑神经“局部联结过度”和“长距联结不足”的现象。自闭症个体脑生理结构研究和脑功能研究的相关发现均对此观点分别予以了支持。脑神经联结异常假设的提出对于整合现有自闭症领域多层面的研究成果、深入认识自闭症、及早发现和干预自闭症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学校联结在相对剥夺感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采用相对剥夺感问卷、学校联结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对广西746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相对剥夺感、学校联结与问题行为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2)相对剥夺感不仅能直接预测问题行为,也能通过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对问题行为产生影响;(3)性别调节了相对剥夺感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留守男生问题行为受到相对剥夺感影响更大。本研究基于经典相对剥夺感理论、依恋理论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理论,揭示了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机制及性别特点。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的和谐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是高校中最亲密的师生关系,思想政治联结、情感联结和利益联结是这一关系的存在形式,同时显性的利益冲突与隐性的意识形态的冲突是另一种存在形式,这一矛盾统一体的呈现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高校辅导员应准确把握这一关系的复杂性,有效调节,妥善处理,构建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444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中学生新媒介依赖(包括网络和手机依赖)的特点,并探讨学校联结和自我调节对青少年新媒介依赖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与其学校联结、自我调节显著相关.自我调节在学校联结与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对有效改善青少年新媒介依赖行为的预防干预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校自2001年“素质个性化”课题圆满结题之后,第二年又在这基础上开展了“实践陶行知人格教育理念,创造‘引导学生自我建构健康人格’学校辅导模式”的课题研究。我校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有效地配合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