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睛",指在文章的关键处,用一个字、词或一两句,一二段话点明文章的中心.学会点睛,会使文章的中心突出、主旨得到升华、整体表达效果增强.怎样点睛呢?这里介绍十二法,供同学们在作文实践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点睛”,指在文章的关键处,用一个字、词或一两句,一二段话点明文章的中心。学会点睛,会使文章的中心突出、主旨得到升华、整体表达效果增强。怎样点睛呢?这里介绍十二法,供同学们在作文实践中灵活运用。一、开篇点睛。如《白杨礼赞》的开头: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这个开头,开门见山,铿锵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  相似文献   

3.
写文章需要"点睛"。这里所说的"睛",是文章写作目的之所在,即为文章的中心思想。点睛之笔,往往就是在文章的关键处,用一两句或一小段洗练、富含意味的话,把文章的主题揭示出来,以引发  相似文献   

4.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两处“点睛”之笔.这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人们常常称之为“文眼”.我认为.好课也应该有“课眼”.有“眼”的课才有灵气。一堂课.如果没有“课眼”.就如同画龙没有点睛.顿时失去了灵性。“课眼”既是课堂教学的切人点.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5.
武汉六中  黄德灿 《华章》2011,(12):30-31
文章要有主题,主题如何体现出来?人们常说,画好了龙,还必须点好睛。有了点睛才有主题吗?当然不是。因为文章的主题主要依赖于材料和内容。点睛只不过是把文章内容中含有的思想揭示出来。一般的记叙文章有点睛的必要,考场记叙文章更有必要。强调必要,一是为了引起考生的重视,深化文章内容,二是为了给快速阅卷的老师一个明确印象。可是不少同学点睛做得很生硬,像是硬贴上去的一个标签,给读者留下的是一个不好的印象,显然巧妙点睛是艺术,要做到水到渠成,发人深思,进而让读者拍手叫好,就要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  相似文献   

6.
<正>学习目标1、明确叙事以后可以用议论抒情的方法给文章"点睛"。2、学会如何在叙事以后用议论抒情给文章巧妙"点睛"。学习重难点叙事以后如何用议论抒情给文章巧妙"点睛"。学习方法讨论法训练法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常常发现,在叙事类文章中,当一件事或几件事叙述完之后,还会有一些文字,这些文字或议论,或抒情,用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情感。它们就像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记事写人是“画龙”,那么在关键处扣题就是“点睛”。只“画龙”,不“点睛”,文章主旨不鲜明,弄不好还有离题之嫌,特别是写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眼"能传神,"文眼"的打造对于一篇好文章来说,至关重要。把"点睛"法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引导学生为自己的作文打造"文眼",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可行路径。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点睛"法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作文结构和作文评价上。"点睛"方式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教师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点睛"观,要根据实际需要,把握好"收""放"时机,恰到好处地"点睛",为作文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9.
在中考中,有些考生总是“目中无题”,导致作文扣题不紧,中心不明,从而没有获得理想的分数。可见,“扣题点睛”对作文尤其重要!所谓“扣题点睛”,就是在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抒情、议论的句子点明题意,揭示文章的主旨,暗示全文的脉络。“扣题点睛”之妙,就在于点明主旨,  相似文献   

10.
“叙事点睛”类散史,属于“叙事散文”的一种。这类散文一般先对生活片段、场景或故事进行描写,通过叙事抒发作者的所思所感,再水到渠成地揭示故事所蕴涵的道理,点睛式地升华文章的主题。要写好这类文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一篇好的文章,总有一两处有意蕴的“点睛”之笔,这往往是理解和领会全文的关键,人们常称之为“文眼”。笔者认为,课也应该有“课眼”。一堂课,如果没有“课眼”,就如同一幅肖像画没有画上眼睛,顿然没有了灵性。 一、“课眼”是学生学习的疑点,却往往是教者的盲点 常听到一些课,从环节上分析,可谓中规中矩,但总给人一种  相似文献   

12.
所谓借事点睛法,就是作者在文章中(通常在文章的结尾部分)通过对事件的叙述来凸现文章主旨,以便读者认识和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请看下面两个借事点睛的例子。 例一:终于,婶婶提起挎包出门了。她要去赶车。她拉着我的手笑着说:“好霞子,你要乖乖的,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奶奶。记住,可不要放松了学习呀!”我红着眼睛不停地点头。  相似文献   

13.
[招数指津]“画龙点睛”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吧,缺少眼睛的龙显得呆板僵硬而没有一点生气.点上了眼睛就活灵活现.腾飞而去;这一“点睛”真是神来之笔,奇妙无比啊。写文章,往往也需要有这样的点睛之笔来使立意深刻,主题升华.增强感染力。作者在构思写作时.都十分重视“点睛”之笔。《荔枝蜜》、《白杨礼赞》就是其中的典范。阅读文章时,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对整体内容的把握,最直接简便的方法就是抓文章的点睛句段。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古人曾把拟题比作“点睛”,画龙既毕,点睛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使龙活而腾飞,文章题目亦如此。好的标题能收到引人人胜,先声夺人的效果,尤其在千军万马相争的高考场上,考生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5.
刘红燕 《亚太教育》2024,(3):132-134
点睛提问,指在文章的关键之处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并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以此来体味文本的言语表达,发现文章线索,进而明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基于邓彤教授执教的《藤野先生》经典课例,提炼出点睛提问的策略,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追根溯源”式提问;第二,“直接诱导”式提问;第三“曲径通幽”式提问。同时主张将点睛提问的策略运用到语文课堂中去,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步,辨识文体特征,确定中心主旨;第二步,细读文本,拎出“奇怪”之处;第三步,抓关键处,提出关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阅读点睛 如果有人问你:解答阅读试题之前,你读懂文章了吗?  相似文献   

17.
余俊 《同学少年》2008,(12):11-11
画龙点睛,运用在写作上,是指在紧要之处着上关键一笔,或用一句精彩的话点明题旨,使文章更为精辟传神、生动有力。作文需要有全面完整的表现力,既要有纪实,又要有写虚。纪实,即"画龙";写虚,即"点睛"。无论龙画得多具体实在,如果没有点睛之笔,也会缺少灵性。因此,写文章要虚实并举,"画龙"与"点睛",二者不可偏废。不同的文体,对虚、实两方面的需求会有不同的侧重,但两者必须结合,才能写出好文章。  相似文献   

18.
阅读点睛 现代文阅读,越来越关注文章阅读与大家生活实际的结合,这不但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有所体现,更体现在开放性试题的分数比例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的开头重要,结尾也重要。我读中学时,老师说,文章结尾要画龙点睛,不要画蛇添足。可怎样算"点睛"?怎样算"添足"?读了一些书、写了一些文章之后才逐渐明白。  相似文献   

20.
写章似画龙,揭示题旨如点睛。章的中心,是全篇之要,是作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作时如何点睛?要根据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需要来选择恰当的方法。点睛无定法,点睛必有法。在初中语教材中,常用的点睛方法有八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