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学校运动会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作为体育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内容、形式的选择和设计都不应该脱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应该在坚持"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从各方面去审视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以达到健身性、科学性、兴趣性、实效性、简易性和地域性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更好地实现"健康第一"、促进师生人人参与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6,(6)
学校为进一步认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抓手,体育工作者要在思想上打破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精英运动会"、"高水平运动会"、"正规运动会"等陈旧观念,走出单纯的田径竞技误区;改变传统的学校运动会往往是少数人的舞台,是体育尖子的"专利",多数学生只能作壁上观的状况,建立起面向全体学生,让60~80%的学生参与进来的"全员运动会"、"综合性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等新观念,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培养他们的成就感,以及面对挫折、失败,战胜自我的勇气和决心,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盛会。  相似文献   

3.
从学校体育运动的育人功能与人文内涵两方面入手,进行大胆改革探索,以形式多样的"体育节"所取代,创建了以健康第一为基础,以全员参与为特征,以快乐趣味为形式,以终身体育为目的的新型阳光体育运动会模式。  相似文献   

4.
赵静 《科教文汇》2010,(6):143-144
运动会上的开幕式表演是体育与多种艺术最完美的结合,在高校运动会上进行的团体操表演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亮点,也是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最好运动项目。笔者尝试对学分制下体育选项教学课中团体操的创编和排练进行一定的论述,总结得出"化零为整"法,为普通高校开展团体操活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周斌花 《内江科技》2009,30(12):135-135
当今学校的体育运动会,除了少数学校以体育节的形式改革运动会外,大多数都是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的模式。本文提出了把学校体育改革的新理念融入运动会的设想,从而使学校运动会的开展能够真正以学生为主,成为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校运动会的改革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其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也越来越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录像分析法等方法,对现在学校运动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以供大家商讨。  相似文献   

7.
运本文通过提出运动会改革的构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会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使运动会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广大师生,成为全校师生喜爱的、全民健身的体育盛会。  相似文献   

8.
合力办大事     
<正>下个星期学校将举行校园运动会,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校要求所有同学都要参加运动会,每个人最多可以参加3个项目。班主任黄老师动员大家:“我们班在一年级时就获得过年级第一名,现在四年级了,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再夺第一,为班级争光!”聪聪是短跑健将,也是班上的体育委员。回到家,  相似文献   

9.
随着学校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教育对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举办一届高水平的学校田径运动会,不但要有科学的管理和一批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还应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方法与手段。为保障运动会安全顺利的完成,本文将从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着手,提出加强学校田径运动会医务监督工作方面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面对金融危机来袭,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高校职业指导在时间、环境、需求、观念、职能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高职学生,学校应该足够重视,建立起系统化的,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全员参与的职业指导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蒲世红 《内江科技》2013,(8):114-115
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检验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具体措施之一。但是,部分学校因为多方面原因并未按规定开展这一活动,而部分学校虽然开展了此项活动,但观念、形式、内容上又太陈旧,太传统,根本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大纲的要求。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对涪陵区中学田径运动场地设施、涪陵区中学田径运动会的开展现状、涪陵区中学田径运动会的开展形式、涪陵区中学开展田径运动会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中学田径运动会应从观念上、形式上、内容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重视学校体育,使其增强中学生对田径运动会竞技比赛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蒋毅 《知识窗》2014,(14):38-39
为创建学校体育特色,大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因校制宜开发校本体育教材,优选体育重点项目,并坚持全员参与、循序渐进等原则,有效构建学校特色体育文化,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和特长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中职学校,笔者发现每届运动会结束后,从学生的种种表现来看,运动会似乎“生病”了,无论是赛前报名、赛中表现和赛后效果,都存在某些遗憾和不足。参赛的运动员多是“老面孔、老项目、老办法”的“包干户”,比赛中,更是有“看的人多,干的人少”的现象,在看台上管理不参加比赛的学生难度极大,以田径项目为主的运动会因未能体现中职专业特色,单调、枯燥、乏味难以适应时代及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对运动会比赛的兴趣大幅度锐减。为此,笔者通过走访调研,针对中职学生特点、中职学校特点和运动会精神和运动会赛事,进行多维度分析,提出中职运动会转型升级策略,并对中职运动会赛事和规则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开幕式的全面升级,展示学生专业风采;通过比赛项目的全面升级,体现中职专业特色;通过评价体系的全面升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提出改变中职运动会现状是时代变化和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符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新课改理念。在获得学校认可和支持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中职运动会转型升级的尝试,发现转型升级后的运动会专业特色凸显,各专业学生能在开幕式上“各显神通”,使得开幕式成为学生展示技能的大舞台;专业与运动项目巧妙结合,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率,比赛项目实现了普及化、专业化、趣味化“三化合一”,为学生体质提高、技能落实和意识提升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由点到面,实现了校园文体活动氛围日益优化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李嘉 《中国科技纵横》2014,(16):267-267
随着国内钢铁企业市场的竞争激烈化和需求个性化,钢铁产品对设备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钢铁企业的设备信息化管理逐渐呈现“全员化”,即实现企业所有相关员工参与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本文研究了全员信息化实施背景、全员信息化的定义和全员信息化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揭示了全员信息化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阐述了国内企业全员信息化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5.
健康体育与终身体育在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提出,“健康第一”成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目标。文章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方式方法;在获得快乐、成功等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并持续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在竞争情报概念与范畴解析的基础上,通过竞争优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以及知识创造的螺旋理论证明了全员参与对情报信息渠道完备性的作用,以及情报处理中知识创造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员模式的构成要素与运行机制,分析了全员模式的问题与实施障碍.  相似文献   

17.
尉丽敏 《科技风》2012,(20):220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临猗县农民运动会的开展现状、出现的问题以及农民运动会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论述。调研发现,临猗县第一届农民运动会参加人数较少,项目设置与农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地域特色明显。但与山西省农运会项目的设置相比较差异较大、衔接不够紧密,同时比赛中暴露出一些缺乏专业性、场地器材的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运动会是传播体育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但是如今校运会举办所得效果却不如人愿。本文采用文献法以现有高校运动会举办的模式以及种种弊端为切入点,提出高校运动会应结合学校本身的特点,朝着大众性、健身性、娱乐性、时尚性等方向发展,学校运动会应当作为一种体育文化融入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概括了大数据和Web2.0环境下企业竞争情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全员参与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优势。针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全员参与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分层模型,将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划分成感知层、传输层、分析层和服务层,合理划分每层的工作任务,分析了每层的运作机理,并介绍了相关的技术方法。该模型将为企业全员参与竞争情报模式提供新的管理运行机制,并给出了获取竞争情报的相关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主要针对当前学校运动会重竞技、重结果,竞赛形式单调、竞赛项目与体育课程脱节状况,提出创新学校运动会思路。期望通过改革,把学校运动会办成鼓励体育先锋、弘扬体育精神、展现体育风采的舞台。有效促进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促进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开展,打造学校体育特色,繁荣校园体育文化,为学生科学健身,健康成长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