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语文课不能光“肥人田”而“荒己园”,也应“删繁就简三秋树”。尽可能的把于目标不益或虽有益或效果不明显的东西去掉。也即是把“根”留住,回归语文的本色。一、回归语文的本色:落实语文的本体。关于语文本质内涵的理解,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叶老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也即“话”和“文”的合指。“语文”一词其实涵盖了人们语言交际的听、说、读、写的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那么按照“语言”和“…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来 ,关于语文教学是分析语言还是学习语言的讨论 ,澄清了过去的一些模糊认识 ,明确地从“语言”本体的角度来定位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标 ,全面改革语文教学 ,这种返朴归本的语文教改方向是可取的。以此观照阅读教学 ,可以发现要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首要问题 ,就在于转变教学观念 ,重新调整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路 ,制订出以“语言”为本体的阅读教学目标 ,将所有的努力聚焦于“语言”这个核心 ,尽快纠正以前种种偏离“语言”本体的做法。努力“从现在广泛存在的‘语义教学’发展为‘语意教学’” ,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 ,并不折不…  相似文献   

3.
我一直认为文学是不可以学的,而是“悟”出来的。你一旦“悟”出了文学的真谛,它就会融入你的血液中,从此伴你生长,滋润你的生命,永不流失。在这样的语文观之下,我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无师自通”的境界。即使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威逼”下,我也曾倔强地坚持从事语文学科自主课堂的教学研究。我隐约感觉到,我不是作为一名教师在教授语文,我和我的学生是在欣赏语文,那不是“教”与“学”,那是一种生活,一种精神生活。信息时代的巨大冲击力震撼了教育教学领域,随之而来的热门话题是“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整合”,我的困惑与惊…  相似文献   

4.
韦兰珍 《学语文》2005,(2):14-14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授语文知识,更萤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这样一些不和谐现象:有人口若悬河,有人却呆若木鸡;或是你说你的,我想我的。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值得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关注的。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况下,不少有识之士强烈提出让语文教学走上回归之路。回归,不是简简单单的回来,也不是重新回到过去的老路上,更不是倒退,而是回到原点,寻找一种新的平衡,酝酿新的突破。那么,语文教学要回归什么?就是要回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一、教学内容:基于“素养”,聚焦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这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可现在却成为许多语文教师教学中最大的难题。于  相似文献   

6.
关于“语文积累”的问题已有许多人撰文论述,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滑坡的趋向,学生语文积累的水平和现状令人堪忧。冷静地分析和反思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个人认为,在强调课改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对学生语文积累的漠视是主要的原因。重新审视和研究学生的语文积累是课程改革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重构了学生语文的学习目标,提出了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怎样来认识“语文素养”的实质,据我的理解,“语文素养”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东西:具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课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况下,不少有识之士强烈提出让语文教学走上回归之路。回归,不是简简单单的回来,也不是重新回到过去的老路上,更不是倒退,而是回到原点,寻找一种新的平衡,酝酿新的突破。那么,语文教学要回归什么?就是要回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倡导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他认为语文教学应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所谓“学习语言”,主要应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径是听、读)和运用语言(即“表达”,其途径是说、写)来提高语文能  相似文献   

9.
徐丹阳 《教育文汇》2014,(21):27-29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当下关于“语用”的讨论可谓轰轰烈烈。语用,即语言文字的运用。翻开当下所有关于语文的杂志,铺天盖地的都是关于“语用”的大讨论。可见,当下的语文教学正走在回归语用的路上。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一直在畅想着这样一个美好的境界,那就是我们能够站在儿童的立场,去实施积极“语用”。因此,我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即“指向儿童”的“语用”观。  相似文献   

10.
针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倡导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他认为语文教学应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所谓“学习语言”,主要应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径是听,读)和运用语言(即“表达”,其途径是说、写来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最近,陆续有一些青年教师在来信、来电、来访中,向我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多集中在“写段”“课后作业”“分段”和练习设计等方面,涉及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现把我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与热心语文教学改革的同志们讨论。问:我是个担任校长助理不久的青年教师。最近我发现,语文教师中忽视“课后作业”的情况不是个别现象,我应当怎样对他们说呢?答:在教材的练习中设计“课后作业”,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新观念,教材编写的新思路。我们主张让“课后  相似文献   

12.
在2005年第6期《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上,我发表了《评语文“课标”的缺陷》一文,因篇幅所限有很多话远没有说完。文章发表后,许多老师发表意见,一方面支持我的批评,另一方面表示惋惜,认为错过“课标”讨论的时机,现在木已成舟,颇有些无可奈何之感。我以为这种情绪是不对的。现在批评新“课标”正是好时机。因为我不是对抗“课标”,不是抵制“课标”。目前“课标”由试点开始转向更大面积推广的时候,我呼吁语文界要能够以理性的头脑、批判的眼光去解读“课标”,去实践“课标”,而不是唯“课标”是从,把它当成“圣经”。只有这样才能完善“课…  相似文献   

13.
关子语文教学目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语文教学》关于“非指示性”“非预设性”教学课例的讨论,实际上涉及到了语文教学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确认教学目标的问题。认真反思一下讨论双方的立场,廓清双方的观点和思路,可以促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一、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与整个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是两个不同的的概念;在语文教学中,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是全息关系。任何教学都存在一个教学目标的问题,正如张友慈老师引用佐藤正夫的话所说的:“…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会出现“泛语文”和“非语文”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人文性列入教学目标所致,要求不再把人文性当作目标。有的老师认为:在语文学科教学的范畴内,人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人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是,人文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更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我也想讲一个“活”字。 语文教学要追求活。怎样才算得活呢?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恰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在处理学生基本素养时要求“语文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形成这样的基本素养离不开有效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对话。“对话”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意识。因此.语文教学的对话应当回归到感性的“我和你”的关系中。  相似文献   

17.
“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然而,在地理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整合课程资源,回归生活世界?这是一个在理论上需要进一步澄清、实践中存有很多模糊的问题。一、关于“回归生活世界”的理性思考前段时间,关于“学校教育回归生活”在一些报刊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见解纷纭。概括起来大致为三条:一是“学校教育回归生活已是大势所趋”,因为“学校教育唯有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文化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方能走出脱离实际的误区”;二是“学校教育不应完全生活化”,理由是社会是多元化的,生活更是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学科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人说语文不是“学科”。于是一些“语文专家”不高兴了:这分明是恶意贬低语文教育,“这是视数十万语文教师如无物。”“学科”是什么?“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是学科怎样?“语文”不是学科又将如何?语文是不是学科的问题是一个直接涉及到语文课到底应该怎样上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讨论这个问题,本期我们摘选了一些有关的材料,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这几天我认真地读了勇军老师的一些文章,读了一些教学的案例,我认为这都是他语文人生的代表作.在这些代表作当中我读来读去,读出了两个字——“鲜活”.这与我最近思考的问题是相关的.我最近经常思考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语文感情,从而使他们将来能建构一种高品质的语文生活.我想这是语文教师的使命,也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课堂出现了一些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衍生了如“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等怪现象。理性而诗意地回归传统,让语文课重新拥有浓浓的语文味儿,这已经成为反思课改后大家的共识。在这方面,我作了种种教学尝试。其中一种做法是:何妨让学生抄一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