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伴随社会转型,大量社会成员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的重要意义便凸现出来。根据社区发展的两种动力类型,我们可以简单把社区区分为行政化社区和内生性社区。本文依据在乌鲁木齐社区的调研,对社区的发展动力进行了浅析,并对社区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社区治理的方式也经历着历史性的变革。在社区建设与治理的过程中,政府行政化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不可或缺。但当前的过度行政化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民主的发展和社区自治的形成,必须对政府的角色和社区的性质进行合理的界定,使社区建设回归其民主性质。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但是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本文主要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来剖析社区行政化现象,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社区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期,社区委员会这个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暴露出了行政化的倾向。自治是社区居委会的基本属性。如何在行政化的趋势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居委会的自治作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校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合理的环境。目前在中国高校中行政化的环境特点日趋明显,已经对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形成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高校行政化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研究其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影响,从多元治理、明晰责任、加强沟通等方面优化考核环境。  相似文献   

6.
大学行政化究其原由,有历史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更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度选择的结果.行政化使大学背离其宗旨,危害了大学的学术发展.去除大学行政化必须从观念和治理入手,通过树立服务型行政和教授治校的观念,重铸学术精神;转变大学的外部治理模式和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改善和提高大学的学术自由和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高校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大学校园内外对大学去行政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原因主要源于大学"官本位"思想的日益盛行,带来了太多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大学的健康发展.大学去行政化已进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制度层面.大学行政化思想的蔓延是在危害大学自身发展的生命,而在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下,大学体制将面临既得利益及权利格局陷入混乱的风险;不选择行去行政化改革,大学将面临背离大学本质被行政权力淹没的危险.但从长远发展而言,大学去行政化将是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的"行政化"和"去行政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的特性被忽视.用行政的手段和思维管理高校.高校"行政化"可概括为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两个方面.高校"去行政化"的本质是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学.去行政化的具体途径包括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方式以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要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的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的“行政化”与“去行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青云 《天中学刊》2011,26(1):65-67
高校"去行政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且进一步升温。高校"行政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倾向。高校"行政化"的产生既有大学内部的原因又有大学外部的原因;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高校"去行政化"需要处理好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抓住铲除"行政化"的牛鼻子;消除把取消行政化等于取消行政管理的误区;要渐进式推进,不能一轰而起。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描述了当前高校管理模式和行政化管理的后果,分析了行政化的原因,讨论了目前去行政化的一些困惑,针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去行政化建议,希望有助于大家正确理解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市城市社区管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社区管理的矛盾和问题与城市社会转轨变型的趋势以及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格格不入。该文对唐山市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流程再造的理论架构不仅被运用于政府管理领域,对于当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述和分析了流程再造视角下社区管理的特点及现实困境,阐述了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则,认为流程再造是当前社区管理与服务改革的有效途径,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社区授权、结构优化、绩效评估等方式实现社区管理的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3.
客体是实践活动结构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具有对象性、多样性、拓展性和受动基础上的制约性的特点。执政实践活动的客体具有客观性和实践主体的自主选择性的特点。现有的执政客体理论把人民群众、或是国家政权、或是社会事务作为执政实践的客体,存在着理论上的误解与偏颇。社会主义执政实践的指向对象应当是社会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4.
现代民主政治的实践表明,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升过程,实际上是执政党对其所掌控的执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巩固其执政的合法性、强化其执政的有效性的过程。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进程中,必须以树立和落实现代执政理念、创新执政方式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着力点,对党的执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保证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更好地抓住执政兴国这个第一要务,更加娴熟地勃发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动力,更加有效地搞好建设政治文明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15.
市管县体制是历史的产物,现在看来,既违背城乡分治的发展规律,又束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革市管县体制,根本途径是实行市县分治,即省管县,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社区"在哪里:城市社区建设走向的规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项成本巨大的的制度创新,中国社区建设到底应该走向何方?笔者在进行多次社区调查的基础上,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规范性讨论:社区建设的体制基础、社区自治组织的选择、有意义的市民参与、市民团体的兴起等等。论文指出,社区建设如何才能成功?社区建设何时才能成功?这一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社区的边界而变成了宏观结构的改变。正因为如此,我国社区建设必定是一个需要更多理性与耐心的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政党政治中,执政信用始终是政党执政的生命所在。政党的持续执政既依赖良好的执政品性,更依靠良好的执政能力。执政品性与执政能力的有机统一构成执政信用。以穗治党是培植良好执政品性的必然选择,依法治党是增强执政能力的必由之路。只有将以德治党与依法治党结合起来。才能培植和增强执政党的执政信用。  相似文献   

18.
“无为而治”与现代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无为”与“有所为”的辩证关系.从古至今无所不在。全国解放后至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证明.学习、认识扣掌握使用辩证法是极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新型城市社区和统筹域乡社区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河北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在覆盖范围、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供给不平衡、供需结构矛盾突出、资金投入不足、投资主体单一等问题。因此。需突出社区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定位。加强社区服务人员培训力度。加大社区服务资金投入.明晰公共服务体系的主体职能分工。以完善河北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新型城市社区建设和通过城市社区建设扩大城市就业有着特殊的必要性和独特优势。我国通过城市社区建设扩大城市就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