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译者的任务》中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尤为独特,他认为译作不可能绝对忠实于原作,译作和原作具有同等的地位;译文不是对原文的传达,而是原文后来的生命,而且还提出了“纯语言”、“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诸多的翻译思想。文章就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和原作与译作的关系两方面探究本雅明的翻译思想,认为他的翻译现是反传统的,和谐的翻译观,对翻译理论和实践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翻译的任务入手指出文学翻译中保持原作风格的必要性,进而从语言学、文体学、文学、文化和哲学几个层面阐述了文学风格的可译性,并探讨了如何处理好原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之间的关系,指出文学风格可译性的限度。  相似文献   

3.
影视幽默翻译是个被人忽视的领域.对于电影<亚瑟王>中文译制片中幽默效果的研究调查显示,译者无论采取直译、归化还是再创造性翻译策略,原语影视中的幽默无法全效地复制在译入语影视中.一般性幽默可以翻译,译文与原文在观众中产生近似的幽默效果;而语言和文化幽默则不可期待译入语观众会产生同等的诙谐幽默体验.译者有权在符合译入语民族意识形态之下对原文幽默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4.
风格的可译性是一个不朽的话题,其原因有二。第一、风格的分析与传译是译者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必然会面对的问题;第二、风格的可译性是一个长期争论、却无定论的话题。本文认为相关争论主要源于在"可译性"与"可译度"这两个概念上产生的混淆,并据此首先从宏观上确定了风格的可译性,事实上这也是之所以进行翻译活动的意义之一。其次,论文承认可译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而明确了译者的任务是在实践中提高可译性的幅度。  相似文献   

5.
邓迎 《怀化师专学报》2009,(10):117-119
在围绕《译者的任务》一文对沃尔特·本雅明的翻译理论展开研究,阐述了作者“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纯语言”、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的挑战等诸多的翻译思想,详细地讨论了翻译的可译性和可译性限度以及解构主义翻译思想,指出它对传统翻译观的;中击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在译界,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一直是长期争论的话题。受世界可知论的哲学观影响, 大部分译者在把可译性作为翻译工作的指导和前提时, 往往不承认不可译性的存在。文章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不可译现象, 认为应该承认不可译性的存在, 同时引入“可译度”的概念, 以提高译者的积极性, 促进翻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研究领域争论不休的问题。"可译性"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之间,通过翻译,将源语文本或单位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实现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可译性"则指"一种源语文本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单位,实现不了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译者的不懈努力,不可译渐渐变成了可译。本文简单地讨论了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不可译的可译趋势及不可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言文字的不可译性与从心所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 ,语言与语言之间的沟通要通过翻译。研究语言的不可译性有助于回顾我们的翻译工作 ,修订我们的翻译标准 ,完善我们的翻译理论。本文以汉语语文为例 ,从拆字、连珠联、藏头句、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段出发 ,探讨汉语文的不可译性以及应对的方法 ,并举例评说 ,同时指出 ,就译者而言 ,原文文本是客体 ,译者是主体 ,所谓“信”,是指“译者 (必需做到的 )对原文文本的全面而正确的理解”,所谓“达”,则是指“译者 (必须根据自己对原文的全面正确理解 )用译入语如实地把原文译出”,由此可见 ,“信、达”是因人而异 ,是一个变数 ,任何译者都必需认真负责对待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化差异与可译性的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文化交流。各国、各民族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可译性的限度。译者(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译者)应该克服语言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酌情采用灵活的译法,再现原文的精神风貌以实现文化的沟通。可译性限度的客现存在为译者提供了再创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译诗是知其不可译而译之,本文从意境和韵律两方面论证诗歌在理论上的不可译性,提出了诗歌的翻译不应拘泥于原诗的形式,译者应在忠实于原作风格和意境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相似文献   

11.
依据关联理论,幽默言语翻译是一种动态的明示——推理交际行为。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在宏观上幽默言语是可译的。在微观上幽默言语在语义、风格、文化上也具有可译性,但因英汉语言的差异,微观上的这种可译性存在着限度。  相似文献   

12.
人以“体认”的方式认识世界,认知离不开人的身体经验。语言作为认知的产物和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工具就体现了人的经验。人的生理结构以及所处环境的大致相似性决定了经验和认知模式的相似性,这是翻译中可译性的认知基础。但是不同民族所处具体环境的差异和不同文化背景对人具体认识事物的影响使得不同民族的人对事物认识在语言上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维,这是不可译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翻译被赋予很强的文化性,被视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总体上,文化具有可译性,只是存在一个可译性限度问题。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该充分合理地发挥译者主体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把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降到最低,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风格与翻译     
翻译是人类最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译者着力较多的是对作品内容的准确把握和传达,往往忽略文本风格的再现。本文通过对风格内涵的界定,归纳形成文本风格的主要因素,就风格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进行探讨,提出如何把握风格的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识别原作的风格特征,最大程度地再现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梁海波 《职业技术》2007,(2):109-109
本文拟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古诗英译过程中文本与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古诗英译既要关注译者与原作、译文读者与译作之间的双向互动,又要处理好译者与原作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译者的创造性和自由度是辨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拟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古诗英译过程中文本与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古诗英译既要关注译者与原作、译文读者与译作之间的双向互动,又要处理好译者与原作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译者的创造性和自由度是辨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探讨了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关系,指出在二者具有相对性的前提下,译者应不断丰富诗歌翻译的方法和策略,降低不可译性,更好地进行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伴随了整个语言翻译发展的历史。本文在对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下,着重考察了语言的可译、不可译、有限可译之间的转化和互补,揭示了语言翻译问题的复杂性,并促使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再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一、古诗今译与"韵译" 古诗今译,在中学语文界乃至学术界都是很不时髦的做法."诗无达诂",更何况将极其凝练的古典诗词用现代汉语进行演绎,其难度可想而知.许多专家认为古诗词是不可译的,译成外语如此,译作现代汉语也是如此.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古诗词是否可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可译性"的理解.如果把"可译"理解为绝对地、完全地传递原作的意义和韵味,那么,所有的文体都是不可译的,我们也没必要翻译许多外国文学作品(甚至其他一切文本)给中国的读者,也不可能将中国的文字译介到国外了;而如果我们将"可译"理解为比较完整准确、甚至创造性地传递原作的意义和韵味,那么,古诗词能否今译就是一个不必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译者的主体间性看,庞德将译者主体与原作客体的交往,转换为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赞助人、译者与其他译者的主体间性交往;从译作的文本间性看,庞德的翻译并不拘泥于原文,而是文本的重构,他所完成的是译文与原文、译文与译文、译文与引文的文本间性对话.庞德的汉诗英译,无论是在翻译史上,还是在文化交流史上,都堪称同性互动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