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开篇第一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屋建瓴,气势全出。一个“共”字为下文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2.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相似文献   

3.
"书癲"     
自幼嗜书,直至现在还爱书如痴.我觉得,印在纸上的文字是有魔力的,能使人上天入地,穿梭古今.守着一堆书过日子,是幸福的.为此,买之、藏之、读之、谈之、送之,我这一辈子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称"书癫".苏轼有诗说:"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陆游云:"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我也乐意做这样的"书癫".  相似文献   

4.
书低     
一秀才赁僧屠读书,惟事游玩而已。忽至午归房,呼童取书来,童持《文选》,视之曰:"低。"持《汉书》,视之曰:"低。"又持《史记》,视之曰:"低。"僧大诧曰:"此三书熟其一,足称饱学,俱云低,何也?"试问之,乃取书作枕耳。  相似文献   

5.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叫做“《汉书》下酒”。宋代诗人苏舜钦,视读书为人生的最大乐趣。有一次,他住在岳父家,每天晚上进书房后都要饮酒一斗。岳父甚感惊奇,悄悄躲在一旁,欲探个究竟。夜深人静,只见他  相似文献   

7.
书法是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尽管从表面上看,书法似乎可以仅仅凭借外在的形式跨越语言障碍而唤起异国文化的共鸣,但实际上,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中国文化土壤本身,同时也成为影响其对外传播与交流的瓶颈。书外功夫,实际上就是与书法相关的中国文化因素之总和,它不但是国人提升书法境界的关键,也是中国书法被异域文化所真正理解的“铁门限”。欲实现深层次的书法外域传播,书外功夫是一道必经的关口。  相似文献   

8.
袁青 《文教资料》2010,(2):100-101
《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集中体现了王阳明良知学说,主要包括:良知的基本内涵——良知是心之本体;良知具有即体即用、整体性、知善知恶三个特点:恢复良知本体要依靠“此心存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的作圣之功;心之本体——良知本身不动,但心落实到现实中的“照心”和“妄心”则有动静之分——“照心非动.妄心动也”.  相似文献   

9.
答谢中书书     
<正>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1,猿鸟乱鸣;夕日欲颓2,沉鳞3竞跃。实是欲界4之仙都5。自康乐6以来,未复有能与7其奇者。(选自《答谢中书书》)【注释】(1)歇:消散。(2)颓:坠落。(3)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4)欲界:指人间。(5)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6)康乐:指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这里是用他的封号来代替他的名字。(7)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与人书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相似文献   

11.
    
朱湘 《新读写》2011,(2):39-40
拿起一本书来,先不必研究它的内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经够我们赏鉴了。 那眼睛看来最舒服的黄色毛边纸,单是纸色已经在我们的心目中引起一种幻觉,令我们以为这书是一个逃脱了时间之摧残的遗民。它所以能幸免而来与我们相见的这段历史本身,就已经是一本书,值得我们思索、感叹,更不要提它内含的真或美了。  相似文献   

12.
恨书     
宗璞 《语文新圃》2009,(4):22-23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觉得有几分吓人。书之可宝可爱,尽人皆知,何以会惹得我恨?有时甚至是恨恨不已,恨声不绝,恨不得把它们都扔出去,剩下一间空荡荡的屋子。  相似文献   

13.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相似文献   

14.
宋明时期形成了专门针对士庶礼仪生活的文本规定。宋代礼典明确将士庶作为制礼的特定等级,将士庶之礼明确列于礼典,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规定。私撰士庶礼书因应平民社会的兴起而出现。北宋司马光《书仪》是对前期"家礼"、"书仪"传统的集成总结。南宋朱熹《家礼》以古制为蓝本,以时俗为参酌,清楚标明"冠昏丧祭"四种彰显人伦的人生仪礼的连续性与重要性,标志着民间士庶之家常行四礼的独立与成熟,并为士庶礼书提出基本而完整的体例架构,开启了后代民间家礼(四礼)之学。  相似文献   

15.
清代山东著名学者、藏书家周永年,一生与书结缘,为传承中华文化呕心沥血,执着地聚书、校书、刻书、辑书,为古籍编目、题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图书事业的开拓,做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女书作为一种不是十分成熟的南方少数民族文字体系,没有规范整理的女书异体字多,一个"亲"字有9种写法,一个"发"字有11种写法,还有些字如"衣"、"落"等有15种写法之多,这不利于传承和发展。对女书异体字进行规范整理,必须遵循时间原则,简易原则,通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女书作为一种不是十分成熟的南方少数民族文字体系,没有规范整理的女书异体字多,一个"亲"字有9种写法,一个"发"字有11种写法,还有些字如"衣"、"落"等有15种写法之多,这不利于传承和发展。对女书异体字进行规范整理,必须遵循时间原则,简易原则,通用原则。  相似文献   

18.
论书与读书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浅深耳。  相似文献   

19.
宋代匿名书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在保护言论自由、促进大众的社会参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滋生和传播各种有害信息的温床,而且诬告诋毁、造谣生事类匿名书,在给他人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同时,也助长了告讦之风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著名访书家董康一生曾多次赴日访书,但其赴日次数并非学界所知的七次或八次,而是至少有九次之多;《书舶庸谈》是记载董氏日本访书活动的主要文献,学界对其中四卷本的版本流传情况认识不清,颇有予以廓清的必要;董氏早期在日本访书的经历也很少有人提及,这同样有考述之必要,以全面认识他在海外汉籍回流方面的艰苦努力和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