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书法爱好者,甚至"学"了几十年之书法爱好者,其作品找不到一个笔画是合乎要求之"笔法",或者说,有些笔法、字法不灵动,显得呆板,毫无生气。究其原因,乃缺失"笔法秘笈"也。要知道,中国书法,乃中华民族特有之"中国符号",每一个汉字、每一根线条,都有生命力。笔画、结构、章法构成了书法之三要素。欣赏与评判书法作品之优劣,亦可从这三要素入手。本文以书圣王羲之墨迹范字为例,对笔法、字法进行技法分析。  相似文献   

2.
书法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独特贡献。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沈尹默认为,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美国现代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中国书法艺术的抽象美,实际上也是所有真正艺术的原则。”一个令人叹息的历史事实是:虽然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与华夏文明历史步武相继,然而历代以来,世人重书法实践而轻书法理论、重书法墨迹而轻书法历史、重感悟品藻而轻逻辑思辨等,似乎已成恪守不移的惯例。其流风所及,字匠书迹重出累现,缺少的是书法历史与美学的深厚根柢——书卷气。临湘朱仁失先生有鉴于此,积五载搜罗剔抉复五载覃思结撰之功而成四十余万言《中国古代书法史》交北京大学出版社付梓行世,实在是嘉惠书林有功学术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3.
<正> 一、叹为观止的书法美中国书法,即汉字书刻艺术.中国书法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民族文化土壤润育的一株奇葩,它以极至的审美价值傲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中国书法艺术,虽在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才首次被冠以“书法”,但是它作为一门汉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形成的艺术,可以从商代的甲骨文字算起,至今近四千年历史.它既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又是历代书法家不断继承、创造、发展的民族文化艺术硕果.叹为观目的中国书法美,美在——1、独特的书写形式.世界上的书写工具都是硬笔,而中国书法却使用软笔——毛笔(金石铸刻是先以毛笔书之).毛笔的运用与独特的汉字形体相结合,使简单的“线条”产生奇迹:或轻或重,或徐或疾,或枯或润,或肥或瘦,或疏或密,或方或圆,或参差点缀,或楷书,或行书,或草书……笔意、体势、结构、章法错综变化,丰富多彩——就个体书家而言,又使书写结果风格纷呈,千姿百态,美不胜收.2 独物的表现形式,中国书法可以题诗题画,可以馈赠亲朋,可以书而自触,可以装裱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中华民族对于世界民族艺术之林的独特贡献。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沈尹默认为,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美国现代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说:“中国书法艺术的抽象美,实际上也是所有真正艺术的原则。”一个令人叹息的历史事实是:虽然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几乎与华夏文明历史步武相继,然而历代以来,世人重书法实践而轻书法理论、重书法墨迹而轻书法历史、重感悟品藻而轻逻辑思辨等,似乎已成恪守不移的惯例。其流风所及,字匠书迹重出累现,缺少的是书法历史与美学的深厚根柢——书卷气。临湘朱仁失先生有鉴于此,积五载搜罗  相似文献   

5.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放异彩的奇葩.这是因为:书法所写的是汉字;汉字是书法的表现对象和造型基础,是书法的生命之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本文仅从书法艺术与汉语言文化间的关系,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书法之道在于用笔与结体,笔法是书法的核心,赵孟頫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元代李溥光《八法解》中说:”盖一笔有一笔之法,一字有一字之法,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起止得直,则画无不美,结构有道,则字无不佳,然结构之道所重者,尤在于笔法之精妙也”。《翰林粹言》也有“得形体不如得笔法”之说。可见笔法是书道的关键,也可说得笔法即得字法,因此历来书家很重视对笔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一百二十七页在叙述王羲之的书法时说:“东晋的王羲之吸取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创立了独立的风格。他写的楷书,进一步摆脱隶书的形迹,达到独立完美的境地。他还善写行书、草书。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意思是说王羲之的字象浮云那样在天空飘荡,象受惊的龙那样矫键地舞动。如果仅从字面来看,似乎很贴切。其实,“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并不是赞美王羲之的字。因为: 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一语出自《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云:“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从“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出处就可以看出,它是作者用来赞美王羲之的笔势,而不是用来赞美他的字的。在中国书法理论中,笔势和字是有根本区别的。“笔势”一词中的“笔”是指用笔;“势”  相似文献   

8.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本身就是对自然物象的抽绎概括,那么自然物象的美则包蕴于汉字之中,这便是书法在汉字的基础上与自然物象之美建立的第一层关系。但是书法不单单是造型艺术,它的艺术语言凝结了古人对生命律动的把握与表现,通过文辞、用笔、结字、章法等可以感知其中的情感意蕴。书法与自然的第二层关系就在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自然观中得到展开,而这种审美自然观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思想中。  相似文献   

9.
书法是在汉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尽管从表面上看,书法似乎可以仅仅凭借外在的形式跨越语言障碍而唤起异国文化的共鸣,但实际上,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中国文化土壤本身,同时也成为影响其对外传播与交流的瓶颈。书外功夫,实际上就是与书法相关的中国文化因素之总和,它不但是国人提升书法境界的关键,也是中国书法被异域文化所真正理解的“铁门限”。欲实现深层次的书法外域传播,书外功夫是一道必经的关口。  相似文献   

10.
书帖特点 师:《兰亭集序》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的优美散文,也是一幅标志着中国书法从筚路蓝缕走向艺术成熟的巅峰之作.书,心画也,字如其人,文字内容和书法作品之间存在怎样的契合?请同学们试比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两幅书法字帖,可以在笔画线条、字体姿态、字体大小、笔墨干枯、总体特征等方面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1.
从古至今,不乏探讨、研究中国书法的美文佳著,然而专门从美学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的却寥若晨星,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邓承奇与邓华合著的《书法美学》(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9年),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证、阐释中国书法美学的难得之作。这部新作共28万字,  相似文献   

12.
正一书法,是一种高尚美术,要从篆、隶、楷书入手,然后进入行草用笔,才有神韵。二抄书,可增人文思,而尤多习于实用之字。书法无他巧,多写便工。三关于方法的问题,前代书家都只讲理论,而不讲方法,所以我答复书法朋友们的询问,只讲"无死笔"三字。就是说,写字无死笔,不管你怎样组织,它都是好字;一有死笔,就不可医治了。现在我再补充四点:其一、多读。写字本来是读书人的事,书读得好,而字写不好的人有之,但绝没有不读书而能把字写好的。  相似文献   

13.
(一)书法应列为学校美育的专门学科书法是最典型的线条艺术,它的一切,纯粹由线条组成,是一个线条的王国.中国书法又是生动形象艺术.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字最初是象形的.象形是中国六书之一.在书法家看来,字不仅是表达一定形象的概念符号,而且是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不仅在于它的线条美、形象美,也还有它的错落有致的节奏美.汉字的笔画变化多端,有起有落.一个字就象一座建筑,有楼梁椽柱;一个字又象一节音乐,有强弱、高低、节奏、旋律.错落有致,起伏得当,和谐统一,就体现了一种节奏美.总之,书法有着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有学者  相似文献   

14.
书法是以汉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性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标准都是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与文化思想,书法艺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独特艺术。是民族文化、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所显现的文化现象。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表现中,体现出“写”的恣意与天成,在书法艺术作品中应表现人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书法对修身养性、陶养情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把中国书法艺术看作是一门纯粹的艺术形式,更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否则,书法会失去它的民族性、独特性,也就会失去它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15.
书法是我国国粹,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瑰宝。自古以来,中国人看书法,一字见心,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书法教育并非只是为了写字,也是为了陶冶性情,悟出做人之道。扬州市竹西小学通过墨香文化氛围的营造,专业师资队伍的锤炼,书法课堂的研磨,不断积淀墨香内涵,让书法融入学校的肌体和血脉,引领学生在书海墨韵中修身养性,为人生点亮人文底色。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普遍写不好字,更无从谈起书法,一手扒拉字让老师批改作业成了最头疼的事,也影响日后就业、工作。写字不是表面事情,它是一个人品行和精神的再现,从古人的事例中汲取经验,成为高素质人才,从写好字、学好书法开始。  相似文献   

17.
"气韵"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创作与品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标准.如果将其用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与品评,书法的"气韵美"也就更多地表现为书法艺术家将胸中之"气",也即,书法艺术家内在的品德修养,生活情调,人格气质,文化品位,学术涵养等,通过用笔、结字、走势、布局等诸方面体现出来,形成一个气贯全局的书法"艺术意象整体",它如若给人的感觉为元气淋漓,酣畅通达,氤氲神妙的话,我们就说这样的书法艺术作品有了"气韵美".  相似文献   

18.
在书法创作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常用的汉字少算也有七八千字之多。在书法创作中,如何做到个个不同,字字有别,单靠下死功夫记古人的字型,是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只有总结出简便易行的书法结构总原则,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千变万化的创作中自由驰骋。书法的结构总原则应归结为:一个心,两种方法。一个心,即字心,字心要凝聚。两种方法,即一收一放。  相似文献   

19.
<正>书法创作作为近现代书法理论中出现的概念,从字面含义来看,它由"创"与"作"两个方面构成。所谓"创",有"首创""独创"之义;所谓"作"则有"操作""书写"等解释。因此,笼统地讲,书法创作是指书法创作者生产、制造独特书法作品的活动过程。而在中国传统书法理论中,并没有"创作"这一概念,古人更多的使用"书""写"或"作字"来指称今人所谓的"书法创作"行为。其实,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昭示着古今不同的书法立场与追求。传统书法理论更多使用"书写"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20.
“气韵”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创作与品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标准。如果将其用于书法艺术的创作与品评,书法的“气韵美”也就更多地表现为书法艺术家将胸中之“气”,也即,书法艺术家内在的品德修养,生活情调,人格气质,文化品位,学术涵养等,通过用笔、结字、走势、布局等诸方面体现出来,形成一个气贯全局的书法“艺术意象整体”,它如若给人的感觉为元气淋漓,酣畅通达,氤氲神妙的话,我们就说这样的书法艺术作品有了“气韵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