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彦昌  姜珊 《档案学研究》2022,36(5):142-148
清代档案为清史研究提供了最原始的基本史料,清代司法档案的整理促使法律史研究的“问题”导向更为微观、具体,并引入多元的研究方法。同时,法律史研究中对诉讼文书展开研究也为后续清代司法档案的整理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围绕“档案中的虚构”等问题的讨论也使清代司法档案的价值得到更深层面的理解,并进一步促进对清代司法档案的更为全面的利用。  相似文献   

2.
法院诉讼档案是法院档案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法律价值、社会价值和史料价值。重视法院诉讼档案的管理,认真做好法院诉讼档案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对于维护司法公正、搞好法律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法院诉讼档案管理是一项对作为全面记录诉讼活动的载体——诉讼档案进行管理的司法政务工作。多年来,各级法院十分重视诉讼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诉讼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加快,法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及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确保档案安全,创新档案服务方式,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诉讼档案相对完整、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众多查阅主体的需求,有力地推进了司法行为的规范化,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相似文献   

4.
现藏于四川省档案馆的清代巴县档案,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清代地方政权档案,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清代巴县地区的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等各方面的情况,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其中的司法档案不仅为我们了解清代的司法制度、司法实践提供了翔实的实例,也为我们了解清代的司法书制度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检察诉讼档案是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能,开展法律监督工作中形成的真实的历史记录,在检察机关的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诉讼档案的管理不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对纸质文件的保管,而是向着电子化、方向转变,在保证其原始性、真实性的同时,更注重对信息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本文主要对检察机关诉讼档案电子化管理进行探析。一、检察机关诉讼档案电子化管理的现状1.电子诉讼档案管理的现状在电子化成为档案工作发展潮流的同时,电子化对档案管理意义凸显档案升级也成为提升档案工作的必然要求。因此,各级检察院都开始进行诉讼档案的数字化,并依托档案管理软件,加强对诉讼档案的电子化管理。电子诉讼档案管理主要包括扫描和软件开发利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公众对司法透明度的期望和社会正义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2014年修改后的《人民法院诉讼档案管理办法》对诉讼档案管理做出了新的要求,在司法公开背景下重新思考诉讼档案公开问题,明确诉讼档案公开的依据、价值、原则,探讨诉讼档案公开制度,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档案史史料中,报纸史料具有专业性、定期性和及时性等特点,在研究档案和档案工作相关事实经过方面具有其他史料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中,《中国档案报》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档案专业报,刊载着档案法、档案人物、电子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史料。中国现代档案史研究者中,档案机构研究者应用报纸史料的数量高于高校档案学者;应用报纸史料的内容上,具有档案史料性质的报纸史料被应用较多。同一内容的档案史史料刊载在期刊上比刊载在报纸上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8.
李伟 《兰台内外》2014,(3):F0002-F0002
白山市浑江区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具有行使法律、法令规定由其管辖的一审诉讼案件的审判权,依法行使司法执行权和司法决定权。2013年,浑江区人民法院为进一步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网络建设,共归档各类档案2911卷,其中,诉讼档案2684卷,文书档案167卷,会计档案60卷,形成了科学、系统的档案检索体系,实现了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全年为相关单位、本部门以及当事人提供档案利用1988卷次,为促进法院工作的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层人民法院的诉讼档案作为人民法院系统乃至整个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有的法律证明价值、社会证明价值以及文物史料价值等,而怎样利用信息技术对基层法院诉讼档案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就显得非常必要。文章以杭州某基层法院为例,通过剖析信息技术在其诉讼档案开发利用中的各类数据,以探寻其发展趋势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诸子百家档案史史料内容丰富,在我国档案史研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该类史料分散在各派经典之中,涉及我国古代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文档名词、档案种类、档案载体、档案机构与职官设置以及档案管理制度等内容,因其记载内容年代久远、所托典籍流传情况复杂,在使用时常需对相关内容进行多方考证。诸子百家档案史史料在学界运用较早,成果丰硕,但其中也存在着史料误读而造成的研究“失真”现象等,对其研究与应用还需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1.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档案的归档与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档案是由具有司法鉴定授权的部门在接受司法部门的委托后,对疑有精神障碍的诉讼当事人或诉讼参与人的精神状态及其法律能力,进行精神状态检查、分析、诊断、判定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医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鉴定工作具有极强的政策性、技术性、专业性,必须履行一定的法定鉴定程序,  相似文献   

12.
《清代新疆档案选辑》的出版,为研究清末新疆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支撑。新疆建省后,吐鲁番地区政治法律与内地接轨,从档案记载的史料中可以挖掘到当时的维吾尔族民众对于新移植而来的刑事法律体系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他们对司法机关的认知,在诉讼过程中的表现和在诉讼之后的心理感受。通过档案的解读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建省后的刑事司法渊源、刑事法律内容和刑事司法权威当时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民众都是比较认同的。  相似文献   

13.
对诉讼档案价值进行鉴定是客观事物发展的需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档案处对诉讼档案价值进行鉴定,就是甄别和判定诉讼档案的价值,判定其具体保管期限以及对保管期限已满的诉讼档案进行销毁的工作。鉴定诉讼档案价值的原则,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诉...  相似文献   

14.
笔记作为一种重要史料,对于档案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及独特的作用。独特之处在于它是非官修著作,多为在朝廷任职官员或乡野文人自己编著而得,可以据此与官修正史相对照,具有扩展意义,并达到查考、证实的目的。笔记类档案史史料中的内容有记录古代档案管理、档案利用的,也有阐述档案价值的。后人多应用这些史料在档案词源研究、文档名词发展研究、古代档案工作研究等领域。笔记史料是不可忽视的档案史史料类型。  相似文献   

15.
孙哲 《中国档案》2023,(4):44-45
<正>在2018年国家档案局发布实施了行业推荐标准《口述史料采集与管理规范》后,《“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又提出,要鼓励开展口述材料的采集。口述史料作为记录历史进程的“活字典”,是一种特殊记录方式的档案资源,它不仅是史料资源的有力补充,也是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保存利用及研究价值。做好口述史料采集整理工作对抢救历史史料、充实馆藏档案资源、填补地方历史空白、传播地方声音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参与的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具体工作实践为例,对口述史料采集整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司法档案是法官的劳动成果,除具有普通档案的重要史料价值作用外,还具有集中的证据性、权威性、法律适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人民法院诉讼档案管理办法》和《人民法院电子诉讼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暂行办法》),这是自1984年印发《人民法院诉讼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度以来时隔30年的再次修改。这两个管理办法既是人民法院对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在管理诉讼档案中面临的难点问题的肯定回应,也是对信息化大背景下如何管理诉讼档案的积极回应。它的出台,在给公众带来新期待的同时,也给法院档案工作提出新任务,  相似文献   

18.
王帅 《档案学通讯》2012,(3):101-104
在转型期的我国,司法档案管理也在改革与转型。在转型中,司法档案及其管理遭遇了困境,包括相关法规滞后、档案管理压力加大、管理模式不科学等等。作为司法档案主管机关,应当从软硬件、队伍建设、特殊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等多方面着手,引领其走出困境,健康发展。司法档案信息一体化,是目前司法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市高级法院的统一规划要求下,北京市三级法院的电子诉讼档案系统建设工作陆续展开。诉讼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法院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院实现司法为民、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北京市高院、北京市一中院、北京市二中院以及海淀、门头沟、宣武、通州等法院的电子诉讼档案系统已正式运行,并初具成效。  相似文献   

20.
清朝时期的档案史料编纂管理,与我国历朝档案管理的工作成就是密不可分的。此类成就涵盖了档案史料编纂经验积累、档案史料编纂思想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等等,这些都给清朝档案史料编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