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国家和浙江省数据战略相继出台,明确数据已演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并日益成为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石油”。基于上述战略背景,嵊州市档案馆和大数据中心积极开展数据要素在县域的探索和实践,针对公共数据存在数据多源、数据不一致、数据不完整、数据不合规等问题,开展数据治理的现状,共同谋划建设“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综合智治应用,通过先行先试,为县域公共数据的归集、治理和供给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
国际上公共数据开放被赋予了透明政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促进数据经济发展等多重价值。基于对国际理论的效仿和对国家政策表述的简单照抄,我国各地公共数据开放制度没能精细区分公共数据开放制度的价值目标和价值效果,导致价值定位不清晰,造成公共数据开放效果不理想。本文梳理公共数据开放运动的发展历史,立足我国的制度实践分析造成公共数据开放定义不清晰的内在原因,提出应当以价值目标为导向,重新界定公共数据开放概念;并以此为基础,重新建构不同类型的公共数据开放机制,以期对我国公共数据开放制度完善和实践发展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3.
<正>在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消费和主体互动产生的数据,已经呈现爆炸式增长,学术、商业和政府领域在大数据时代下也在逐步向“数据化”转型,档案事业也不例外。数据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国家的战略资产,其中档案数据是作为社会的隐藏财富,积极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保护数据资源产权”的战略定位,为今后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展档案数据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右玉联社自成立以来,就一直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支持县域经济为己任,积极响应“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战略,成为右玉县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的金融主力军。  相似文献   

5.
解析我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践进展,旨在明确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行动要素与实践特质,为数据要素化导向下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文章从目标、对象、主体、方式方面梳理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参照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适用性,并进一步解析我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践,发现其行动要素呈现为:多重的运营定位、渐为多元的行动主体、面向场景的共享数据对象、求同存异的运营方式、逐显成效的运营成果和政策平台并举的授权运营保障。最后针对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启示:在定位、主体、数据对象、政策与平台保障层面有效参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各要素的设定;在共进视角下由档案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提供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6.
公共数据开放是深入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用户能力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它决定了公共数据能否被充分利用从而释放其价值。破译能力黑箱成为赋能用户、推动公共数据开放的核心问题。本研究聚焦三个问题:公共数据的用户能力是什么,用户能力如何形成,用户能力如何培育。基于成功智力理论,从知识视角对用户能力进行再认识,通过情境访谈法提取公共数据用户能力的知识构成要素,构建用户能力形成的IPO模型,并调查影响能力形成的关键问题,由此提出激发用户兴趣、拓展学习渠道、加大支持互动、营造激励协作环境的赋能思路。研究发现:(1)公共数据用户能力是一种成功智力,包括创造性、实践性、分析性三类能力,由不同知识构成;(2)公共数据用户能力形成于知识学习过程中,知识构成及知识环境决定了三种能力的不同知识输入和输出;(3)公共数据用户能力形成和发展中,内驱力、知识储备、自信心和敢为性、激励合作氛围等内容,是当前能力培育应关注的重点。图3。表3。参考文献48。  相似文献   

7.
公共数据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经依法授权具有公共事务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收集和产生的各类数据,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共享和开放等多途径治理是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数据治理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内在规律和基本趋势等为公共数据治理政策的完善和创新提供参考依据。在全面搜集我国公共数据治理政策文本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和文本挖掘等方法对政策文本形式与内容特征进行抽取和分析,重点对数据治理政策的高频词组与主题内容变化、关键线索词分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数据治理政策客体对象在发展演变中不断变化,其覆盖的主题内容范围明显扩大;在数据治理政策中开始关注有关主体的权利或权益保护;数据治理政策更加关注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红梅 《新闻世界》2012,(4):F0002-F0002
泗县县委县政府紧抓谋划实施“十二五”的关键时期,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形成了“围绕四个核心,抓住两大机遇,推进四项工作,打造六张名片”的特色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坚持以“工业扩张、城镇扩容、农业提升、城乡居民增收”为工作核心,牢牢把握“产业转移和加快皖北发展”两个重大战略机遇,推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流程数字化是出版产业数字化战略的本体构成和基础支撑。文章明确了流程数字化的内涵及其在数字化战略中的数据赋能和流程赋能价值,总结了期刊出版流程数字化的“前后端贯通”和图书出版的“分布式、阶段性”特征;通过对两者进行比较,得出流程数字化实施基础不牢、数据价值挖掘不足、“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不活三方面的共性特点,以及在认知差...  相似文献   

10.
自2括01新2年开始,大数据开始成为包闻传播学在内的学术界共同讨论的热点话题。2008年,《自然》杂志组织推出了大数据专辑,2011年,《科学》杂志也推出大数据研究专刊。麦肯锡咨询公司在2011年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专题报告《大数据:下一代创新、竞争和生产的前沿》,联合国在2012年也发布了“大数据的挑战和机遇”的调查报告。在大数据趋势的推动下,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推出了“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该计划投资额超过2亿美元。欧盟也于2011年提出了数据开放战略,要求每年增加400亿欧元的公共数据,并在2017年实现利润1000亿欧元。  相似文献   

11.
杨忠  易磊 《图书情报知识》2023,(5):58-67+126
[目的/意义]研究公共数据使用的注意义务,旨在为公共数据使用者合法使用公共数据提供指引。[研究设计/方法 ]在规范分析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注意义务一般理论,剖析公共数据使用者负有注意义务的正当性、义务主体的判断方法、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履行义务的限度和原则。[结论 /发现]公共数据使用者负有注意义务契合我国开放公共数据的目的,符合公共数据的特殊性和权利与义务相对的内在要求;判断义务主体需综合行为人存在使用公共数据行为,以及对使用公共数据行为伴生危险的可预见性、邻近程度、公共政策等;违反注意义务将承担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但还取决于履行限度和原则。[创新/价值]系统阐述公共数据使用者的注意义务,为未来可能的公共数据立法规范公共数据使用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厘清数字环境下公共数据的内涵、边界是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的必要前提。基于多学科视角的概念解析、比较研究与归纳推演,本文揭示了数字环境下公共数据内涵、边界问题的表征、成因,并从责任边界、运行边界、价值边界三个维度搭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当前公共数据内涵认知与边界划分的不确定性反映出数据治理理念、秩序、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现实问题,理解公共数据问题的关键应把握其数据属性与公共属性两大主线。同时,概念理解的相对性、数据主张的兼容性、责任主体的多元性与价值认知的主观性直接影响公共数据边界的划分。因此,数字环境下公共数据边界划分的不确定性是对以往简单的、固化的数据边界的扬弃,应进一步理清公共数据与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开放数据等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明确其边界判断应秉持公共性原则、基于可信生态原则、弥补市场失灵原则与保持适度张力原则。图4。表2。参考文献38。  相似文献   

13.
据国外媒体报道,Google近日公布了其实验室的新实验性搜索产品,该新产品可把公共数据转变为互动图表嵌入网页中,产品名为“公共数据浏览器”(Public Data Explorer)。  相似文献   

14.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以政府数据为主体的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然而,公共数据需要先得到很好的治理,才可能被合理利用,进而实现其价值。文章借鉴敏捷治理理念和部分公共治理思想,以概念归纳的方式,提出可能有助于促进公共数据治理的概念框架。目的是深化有关公共数据治理的认识,指导公共数据治理实践,促进公共数据开放利用。  相似文献   

15.
鼓励出于利他目的的数据共享是发挥数据潜力、促进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方式,也是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重要路径。文章围绕《数据治理法案》提出的“数据利他”概念进行研究,探讨数据利他的相关概念内涵、利益相关者及组织运行与实践,为我国数据开放与共享提供参考。作为数据共享新机制,数据利他在发展之初会遇到一定阻碍,需要从获得利益相关者信任、激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动力、获取可持续的资金支持、解决组织运行中的技术难题、助力公共数据开放5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开放共享公共数据资源是时代的要求。探索公共数据开放的质量控制机制,能够促进公共数据开放,提高公共数据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网络调查法,对上海市、深圳市、青岛市等10个城市的公共数据开放政策、平台建设、数据应用情况进行调查,依据调研结果以及相关经验,从政策保障机制、平台建设机制、开发利用机制3个方面构建公共数据开放质量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7.
“九五”期间,黄梅县财政收入年均增幅4%。增幅滞后于经济的增长,因而导致可用财力不足,地方政府资金调度困难,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发展不够,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税源结构不合理,新的税源增长点没有形成。怎样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主三化”战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财政增长。结合黄梅实际,就是要努力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从而构建与地方财政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方税源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公共数据只有在市场和社会上得到充分供给和高效利用,才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出其价值红利。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对公共数据资源的供给路径和目的进行了初步探讨。在供给路径上,公共数据开放和授权运营两种公共数据供给方式各有其适用的数据类型和利用场景,需要协同推进,发挥各自所长,而不应相互取代或挤压空间。在供给目的上,应着力使公共数据尽最大可能赋能于市场和社会,创造出更全面和长远的价值,而不应只着眼于公共数据在短期内和局部范围内实现了多少利益“变现”。  相似文献   

19.
准确揭示县域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可为区域制定生态保护与低碳绿色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基于1997—2017年中原城市群县域碳排放面板数据,采用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位序—规模法则以及LMDI分解模型等方法,探究了县域碳排放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中原城市群县域碳排放呈现先急后缓增长趋势,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县域间碳排放总体差异逐步降低;第二,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形差异的影响,中原城市群高、重度碳排放区域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沿线,低度碳排放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群西部和南部山区,碳排放增量呈现“中心—外围”空间结构特征;第三,县域碳排放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局部“高碳溢出”和“低碳锁定”空间效应突出,高高集聚区(HH)向城市群中部迁移,低低集聚区(LL)向城市群西部和南部集中;第四,中原城市群县域碳排放属于位次型分布,研究期内县域碳排放规模分布趋于分散的力量大于趋于集中的力量;第五,经济效应是驱动中原城市群县域碳排放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技术效应是促进碳减排的主要因素,人口效应和结构效应对碳排放变化具有一定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緌  陈国先 《大观周刊》2012,(49):79-80
扶持小微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但融资难且责顽疾始终阻碍着小微企业的成长壮大。为此,本文从当前县域经济运行中金融市场存在的“两多两难”供求基本矛盾入手,基于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新29条”,提出了小微金融市场建设、小微金融机构设置和小微金融模式创新的一系列策略,以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升县域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