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认为,权力是微观、具体且无处不在的,具有生产性.以此理论审视我国高教评估中的权力运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强化中心权力、忽视边缘权力,通过监视把评估权力发挥到极致,师生不断被物化等,导致师生主体性的丧失和高校教学生活的苍白.  相似文献   

2.
回顾课堂教学研究的历史,可以看出从哲学(认识论)、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视域进行的课堂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权力学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宏观权力向微观权力的转换,促使研究者拓展了研究的视域和理论基础。在研究价值上,融人微观权力,尊重差异;研究主题上,强调理论研究的普遍性和创造性;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分析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基于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我们从幼儿园课程时空的组织,课程中身体的组织和对课程生活机会的组织以及对课程活动的“全景敞视”出发,揭示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权力运作的实然状况,从中一窥幼儿在幼儿园课程活动场域中的生存境遇。分析发现,幼儿作为渗透着权力效应的栽体,被整合在知识和权力的共生体中。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是能否通过开放课堂空间,赋权于学生以保证主动自觉学习的学生形象产生。为此,研究运用了以视频为线索的主体访谈法、田野研究和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发现当教师权力过剩时,学生形象呈现出"课桌蜗居型""向日葵型"和"隐性反抗型"等多种形象,说明课堂教学有必要进一步消解教师权力,赋权于学生。然而,当教师下移权力,变更课堂空间结构之后,学生便呈现出"学习规则的变更人""不动脑筋的教学应声虫"和"不善合作的散兵游勇"等多种被动学习的形象,说明空间重构及权力下移并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充分条件。只有在教师变更课堂空间结构和下移权力,并加以教育引领之后,学生主动学习的形象才可敞现出来。这说明空间结构及权力并不是保证学生主动学习的充分条件,教师的价值引领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冯磊 《天中学刊》2011,26(4):131-133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已被纳入特殊权力的理论和实践范畴。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对学生取得相应学位都有相关的规定,如一些高校规定学生在取得相应学位之前必须取得一定的外语和其他一些测试证明。以下将以特殊权力理论为支撑,对高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自主管理权限的使用范围作出划分;同时探讨作为相对方的学生,如何采取合法的救济途径维护自身权利。  相似文献   

6.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当代教学的追求,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默的现象却普遍存在。为了减少学生课堂消极沉默,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文章结合时代特点,从俗人理论视角探索学生课堂消极沉默的表征、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俗人理论视角下学生课堂消极沉默主要有顺从克制型沉默、犹豫焦虑型沉默、无奈放弃型沉默及抗拒抱怨型沉默四种表征。在此基础上得出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学生自我认知、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教学方法及教学服务支持五方面。针对性提出五个优化策略:正确价值引领,靶向综合施策;精准自我认知,克服心里障碍;提升学生素质,破除开口障碍;提升教师素养,消除师生隔阂;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7.
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独辟蹊径,其规训权力在教育中的蔓延,使得规训教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特征。规训教育在学校中的成功运作显然应归功于规训技术的隐性实施。规训教育的内隐化、扩大化及其劣根性注定学校教育要向教化性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福柯的疯癫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哈姆雷特的疯狂的实质及意义,再从微观权力理论出发探究权力网络与疯狂的关系.在莎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以疯狂为武器不仅拒斥权力网络的同化和包容,而且利用疯人身份对世界与人生做了形而上的思考;同时权力网络也对其不断地试探、揣测与衡量,企图将哈姆雷特纳入常规伦理道德的体系中.这两个进程在剧中不断冲撞,引起冲突,最终达到戏剧的高潮.这实际上就是早期现代主体对随时随地钳制着人的微观权力网络的反抗.  相似文献   

9.
上课能积极发言通常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时,低年级的课堂气氛一般比较活跃,热情高涨。但是高年级的课堂上课发言的学生却寥寥无几,基本是几个优等生在唱独角戏。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课堂沉默。课堂沉默是多种多样的,作为课堂对话的发起者、调控者,有必要对课堂沉默这种现象进行敏锐观察,理解沉默的发生及探讨沉默背后的真相并想办法科学应对,以便真正建立高效课堂。讨论几种常见的课堂沉默类型,希望通过透视和讨论,能够发现沉默背后更深层次的意蕴,来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反思、去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常常会出现类似这样的场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则端端正正在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沉默不语,他们有的是在认真听课,有的是在本上龙飞风舞……但是,唯独没有学生开口与老师进行英语对话。这种现象一直以来既是每一个大学英语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主要对英语课堂沉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构建主义视角下学生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课堂消极沉默是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与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突破点。从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角来看,英语课堂中的交往主体是初中生消极沉默的主导力量;英语课堂中的交往环境是初中生消极沉默的发生空间;英语课堂中的交往有效性是初中生消极沉默的行为本质。对此,应加强英语课堂交往主体平等对话,建构英语课堂融洽的交往环境,促进英语课堂交往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纳教育的核心内涵就是教育公平.特殊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中一个规模较大的群体,在其接受教育时,用全纳教育的思想指导,更有利于特殊儿童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本文基于全纳教育视角,试图从受教育权利平等、教育过程的公平及教育结果的公平三个方面论述教育公平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是促进特殊儿童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权力的本性是毫无理性的自我膨胀和扩张,权力最难忍受的是其他权力对其的倾轧和剥夺,法治国下设计权力制衡的理论原点也就在于利用这一本性以“恶”制“恶”,经过权力之间的博弈,最终将权力限制在各自应在的范围之内,达到一种政治权力的平衡状态,保护政治共同体下公民的权利的终极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发生和实现。特殊权力关系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司法救济能否进入行政权保守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从多维角度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沉默现象形成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通过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打破学生的课堂沉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语言康复是特殊儿童康复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较宏观的视角分析了特殊儿童语言康复的理论依据、内涵及其操作流程、康复手段和实施原则等实践问题,以期能概括符合汉语言习得规律的特殊儿童语言康复内容和解决相关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课堂沉默已成为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当前,相当多的高中英语教师一味追求轰轰烈烈的热闹课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热闹”的课堂不仅教学效果欠佳,还导致课堂沉默.透过高中英语热闹课堂的表征,从课堂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视角探析高中学生的课堂话语权和沉默权,可以有效地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质的研究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细致考察的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意在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质的研究方法与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内在适应性上,说明质的研究方法在特殊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课堂微观研究:一种技术观照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堂微观研究指用微观技术的视角和手段时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技术和实践方式进行探究,揭示其教育效力的研究范型.在教学互动分析技术和TIMSS录像研究技术两次重大突破的影响下,课堂微观研究取得了纵深发展.教学互动分析技术(FIAS)是一种运用话语分析、结构性观察等多种方法,对行为规律和性质进行综合探索的微观研究技术.TIMSS录像研究技术则从跨文化、跨学科的视角对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研究和整体研究的新技术,特别是数字化分析平台与大型课堂教学录像数据库的创建,使信息技术在当前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9.
梁菁 《学周刊C版》2020,(18):171-172
为特殊儿童开展的教育戏剧表演活动,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情感特征和认知情况,把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教育戏剧表演对于提升儿童的社交技能以及表达能力效果显著。通过教育戏剧表演来对特殊儿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我国对它的学术研究活动只是刚刚起步。所以,戏剧表演能够对特殊儿童尤其是规则行为异常的儿童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开始了认真的研究,积极探索教育戏剧对于特殊儿童规则行为的意义。在此背景下,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对特殊儿童中规则行为异常的群体,将戏剧表演融入到特殊儿童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规则行为异常的特殊儿童开展相应的戏剧表演教育,同时对特殊儿童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记录观察,并加以分析总结,从而得到真实可靠、有据可依的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关于随班就读特殊儿童课堂参与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之后众多学者围绕随班就读特殊儿童课堂参与的意义、现状及问题、影响因素和改善策略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课堂参与问题提供了诸多借鉴。但现有研究也存在研究起步较晚、进展缓慢,依托具体情境的质性研究较少,高水平的理论概括不足等问题。今后应扩大研究对象、拓宽研究广度,开展随班就读特殊儿童课堂参与的质性研究,积极探索改善特殊儿童课堂参与的方法和策略,同时结合本土实践生成系统化、特色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