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研究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典型发展儿童各20名为被试,采用发音抑制范式和无关言语范式,探讨语音回路的两个子成分即发音复述装置和语音存储装置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1)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组在正常阅读条件下的阅读成绩显著优于发音抑制条件和无关言语条件,发音抑制条件下的阅读成绩显著优于无关言语条件,而典型发展儿童组三种阅读条件下的阅读成绩无显著差异;(2)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组在三种阅读条件下的阅读成绩均显著低于典型发展儿童组。这些结果说明语音回路的两个子成分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阅读理解都有影响,且语音存储装置的影响更大;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回路对阅读理解的影响程度比典型发展儿童更大,其语音回路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2.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素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通过比较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阅读正常儿童完成同音语素理解任务的情况,来测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素理解能力.结果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阅读障碍组判断成绩都比阅读正常组差,且差异显著.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素理解存在缺陷,支持汉语的语素意识缺陷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比较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阅读正常儿童完成同音语素分辨任务和语素构词任务的情况,测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素分辨及运用能力。研究一考察了语素分辨能力,结果发现:与阅读正常儿童相比,阅读障碍儿童完成语素分辨任务的反应时更长、准确率更低。研究二考察了语素运用能力,结果发现:与阅读正常儿童相比,阅读障碍儿童完成语素运用相关任务的反应时更长、正确率更低。两个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素意识缺陷,从语素分辨能力到语素运用能力的落后,说明语素意识缺陷是造成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重要原因,汉语的语素意识在儿童阅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抑制控制和转换功能.方法:采用图形选择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昼夜Stroop测验和字色Stroop测验,以23例ADHD儿童和22例普通对照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抑制控制能力、转换能力进行测试比较.结果:1.ADHD儿童完成图形选择测验转换任务时间较普通对照组儿童明显延长,犯错误数明显增多;2.ADHD儿童完成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明显比普通儿童多,差异极其显著;3.两组儿童完成昼夜Stroop测验时冲突任务平均时上有显著性差异,ADHD儿童的反应时多于普通儿童;4.ADHD儿童完成字色Stroop测验的干扰任务反应时较普通对照组儿童显著延长.结论:ADHD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和转换能力显著低于普通儿童.  相似文献   

5.
周路平  欧倩芝 《教师》2023,(8):84-86
执行功能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心理过程,其水平高低对人的计划、决策和自我觉察与认知等方面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为深入了解发展性计算障碍儿童数字认知中执行功能的发展状况,寻求儿童执行功能水平提升的途径与方法,文章作者以长沙市某普通小学的21名发展性计算障碍儿童和20名正常儿童为对象,以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数字为刺激材料,对儿童在数字奇偶判断任务中的执行功能水平进行考察,发现不论是反应速度还是反应的正确性,正常儿童的成绩均明显好于发展性计算障碍儿童,反映出执行功能存在的问题已直接影响这些发展性计算障碍儿童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文章指出开展与发展性计算障碍儿童执行功能相关的活动训练,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执行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当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干预特征为多感官语言干预、基础认知能力干预和神经调控干预等新技术新思路的综合应用。基于活动和教具的多感官语言干预能够弥补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信息获取和编码等缺陷,巩固记忆效果。基础认知能力干预主要针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缺陷和视听知觉缺陷。工作记忆训练有助于提高视空间、语音、中央执行任务以及阅读任务的表现,知觉干预通过训练视听觉综合能力来提高阅读障碍儿童的知觉水平和阅读能力。神经反馈训练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等神经干预方法有望从根本上提升阅读障碍者的阅读能力。未来的干预研究需要进一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个性化干预平台,同时通过完善神经调控技术挖掘汉语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干扰抑制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障碍儿童在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上表现落后,而干扰抑制能力又是中央执行系统的一项主要功能,因此本研究通过语音干扰下的记忆任务,考察了阅读障碍儿童语音干扰抑制的表现。结果表明1.在不同语音干扰条件下,阅读障碍儿童的抗干扰能力都要差于正常儿童;2.对于阅读障碍儿童,不同类型的语音干扰都相当程度地干扰了他们的记忆成绩;3.对于正常儿童,他们对于语义上接近的语音干扰,抵抗能力最差,而语音接近和无关干扰对儿童回忆的干扰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8.
采用眼动研究方法,考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词汇阅读过程中的眼动特征,来确认他们在语素理解、语音和正字法加工中缺陷的眼动表现。结果显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多种任务上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多项眼动指标的结果都有体现。这表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素理解、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缺陷得到了眼动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视空间工作记忆水平对个体的空间认知及图形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研究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正确应答百分比、错误应答数、非持续性错误百分比、概念化水平及百分比等方面,均明显不及正常儿童,反映出这些障碍儿童存在明显的视空间工作记忆缺陷和额叶执行功能不足的问题。强化阅读障碍儿童视空间工作记忆水平的培养与训练,有助于改善他们大脑额叶功能的发育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抑制功能差是解释个体冲动性水平高的深层次原因,但两者是否具备一致性的关系还尚不清晰。使用巴瑞特(Barratt)冲动问卷中文版(BIS-11-C)从280名低年级大学生中筛选出22名作为冲动高组,22名作为冲动低组,通过行为反应实验和眼动追踪技术测查两组在色词Stroop和空间Stroop和抑制反眼跳任务上是否同样具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冲动高组在三种任务上的成绩显著差于冲动低组,说明个体的冲动性水平与其抑制表现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篇阅读中的笔画数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识字量测试、拼音测试、阅读理解测试、正字法测试、快速命名测试五项测试任务从小学五年级120名学生和小学三年级132名学生中筛选出五年级11名阅读障碍生和三年级12名能力匹配生,利用眼动技术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语篇阅读过程的眼动特征及其视觉认知加工特点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和总注视时间三项指标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目标词的眼动指标上也差异不显著。两组被试均发现显著的笔画数效应。以上结果支持了发展性阅读障碍只是一般的发展落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缺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认知缺陷研究的回顾,讨论和总结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五个方面存在的认知缺陷语音缺陷、快速命名缺陷、正字法缺陷、词典通达缺陷和语素缺陷,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言加工技能缺陷及其对汉语阅读的影响.以58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为被试,进行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命名速度和汉语阅读技能测试.结果发现:(1)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各项语言加工技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2)各项语言加工技能与汉语识字及阅读理解均有中等程度相关,可 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汉语阅读水平,但总预测率低于50%;(3)识字水平在各项语言加工技能与阅读理解之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语言加工缺陷是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 的重要发生机制,它通过影响识字水平进而影响阅读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38名不同亚类型的数字加工和计算障碍学生为实验组,以38名阅读能力以及数字加工和计算能力都处于中等水平的同年龄学生为年龄匹配组,以38名数字加工和计算能力与实验组相当且阅读能力中等的学生为能力匹配组,对数字加工和计算障碍的不同亚类型与工作记忆三个子系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数字加工和计算障碍的不同亚类型在工作记忆的缺陷模式上存在差异:尽管所有亚类型的工作记忆执行系统功能均不如能力匹配组和年级匹配组,即不同亚类型的数字加工和计算障碍学生在工作记忆的中央执行系统上均存在缺陷,但是,他们在语音回路和视觉空间板上的缺陷模式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已有研究发现,如果能在早期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进行恰当干预,就能使70%患病儿童的阅读能力得到改善。如何通过干预帮助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更好更高效地进行文本阅读,是目前研究者普遍关注的课题。文章基于阅读发展六阶段模型,遵从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规律,从语音意识层面、字词层面、句子篇章层面、阅读策略层面四个角度,对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干预方案进行了回顾性梳理,为处于不同阅读能力发展阶段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提供合理的干预方案参照。建议今后关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干预研究主要聚焦以下方面:(1)干预应该根据儿童阅读能力发展规律开展,以弥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当前存在的缺陷为短期目标,帮助他们达到该年龄段正常儿童阅读能力水平为长期目标;(2)加强有关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策略的干预研究;(3)干预方案应与语文教学过程相结合,使干预效果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巩固和迁移。  相似文献   

16.
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注意转换缺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性阅读障碍者的注意转换缺陷近十年来广受研究者关注.研究者发现阅读障碍者在注意转换上表现出时间延迟,并且时间延迟同时存在于多通道;阅读障碍者在注意转换的空间特点上表现出"左视野忽视"的左右空间加工不对称现象;阅读障碍者的注意转换时空缺损影响其词汇加工和阅读.在对阅读障碍者注意转换的未来研究中,应当排除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干扰,同时控制被试选取、研究工具等,进一步明确注意转换缺损与阅读障碍者言语加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使用镜像反眼跳范式,利用眼动技术对34名五年级儿童(年龄匹配组17人,阅读障碍组17人)在内外源线索条件下的眼跳表现进行了考察,以进一步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产生机制.结果发现,只有在外源线索条件下,阅读障碍儿童的正确眼跳潜伏期长于正常儿童;阅读障碍儿童在两种线索条件下的眼跳方向错误率均高于正常儿童;阅读障碍儿童的眼跳平均速率与正常儿童没有差异.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阅读障碍儿童的注意和眼跳缺陷可能是导致其阅读困难的共同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央执行性系统作为工作记忆的核心成分,主要负责工作记忆中的控制性加工,在工作记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央执行系统是可分离的,转换、刷新和抑制是三种相对独立的中央执行功能,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工作记忆的研究表明,工作记忆的执行功能主要由前额叶调控,P300是反映中央执行系统功能的典型ERP成分;对工作记忆中央执行性系统概念的辨析、相关研究范式的改进以及中央执行系统的训练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专门的应用题解题策略干预教学,探讨儿童学习策略的掌握对其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控制组.实验组被试干预后在执行功能中的色点位置刷新任务上得分显著提高,而在任务转换能力和抑制能力上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应用题解题策略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执行功能中的刷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的抑制功能;方法:采用回归程序法筛选数露生、阅困生、双困生和双优生各20名。采用Stroop任务和工作记忆容量对的内源抑制和外源抑制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外源抑制上四组差异不显著,在内源抑制上数困生和阅困生要低于双优生,优于双困生,结论:学困生外源抑制不存在缺陷,但在内源抑制上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