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末考试前,我们紧锣密鼓地复习功课,每次的小测验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学生们的粗心马虎。有些题学生明明会做,应该得到分,结果却失分了。鉴于此,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课: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次小测验,题比较简单,但题量大,并要求在五分钟内完成。卷子测验的内容是:1.请写出5种水果  相似文献   

2.
“读写结合”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也是在当前大语背景下对阅读教学进行重新审视和改革的根本途径之一。本主要就“读写结合”实验的基本理论,训练点的定位,训练操作方法及常用训练形式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4.
一位朋友的儿子,在学校里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十分厌学,门门功课亮红灯。这位朋友让我帮忙做做他儿子的工作。看着朋友急切的表情,我答应试一试。了解了这孩子的一些情况后,我决定先从改变他对学习的态度入手给他来个个性考试。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高年级语文对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越发重视,这不但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能够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养成写作习惯。故此,本文分为三点展开论述,分别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读写能力;利用仿写和续写,提高读写能力;结合课外素材,提高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6.
7.
师:同学们,种田人在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后,天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更多的兔子来撞,结果庄稼全都枯萎了。那么,谁能告诉我种田人到底错在哪里,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生:他不应该在捡到一只野兔后,还想天天白捡。生:我明白了做事不能有侥幸心理,应该好好干活的道理。生:要靠劳动才能换来幸福。师:谁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生:有一次,我买小食品中了两元钱奖,我以为还能中奖,又连续买了七八袋,结果都没中,还白白浪费了许多钱。这就是因为有侥幸心理。生:我和哥哥在马路边玩,捡到10元钱。我很高兴,第二天又和…  相似文献   

8.
9.
"读写结合"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正确理解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并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是语文教师必做的事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使得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中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10.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必然,教师必须科学而艺术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教学精彩不断,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1.
《草船借箭》全文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应紧扣一个“借”字,引导学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点出“借”字,揭示课题在揭题时,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根据课题,你认为文章应该写哪些内容?哪个字是题目的中心词?全文主要突出哪个字?”通过审题,学生初步了解了“借”字的重要性。二、围绕“借”字,理清脉络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围绕“借”字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借”箭的原因是什么?②“借”箭的经过怎么样?③“借”箭的结果如何?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相似文献   

12.
午饭后,"消息通"陈超风风火火地闯入教室,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今天下午进行英语单元调测。教室里顿时一片沸腾,同学们议论纷纷,我也心乱如麻。这单元我连单词也没记住,怎么个考法?令人担惊受怕的调测终于来了,我一看试卷,头皮  相似文献   

13.
上期说到教作文的何老师略施魔法,让写作文总爱“想当然”的想当然同学到他自己的作文世界中漫游一番。面对一成不变的“好”风景,想当然看得腻味极了,好不容易才逃出来。一看手表,呀,何老师那有趣的作文课就要开始啦,快跑!  相似文献   

14.
“哈哈哈!”“嘻嘻!”“呵呵呵!”在我身边,时时洋溢着欢声笑语。 我的“死党”都是爱笑的女孩,但她们的笑声各不相同。王维的笑花样最多了,一会儿是眉开眼笑,一会儿是捧腹大笑。她还有个招牌笑容:嘴巴微微一抿,露出八颗小白牙闪闪发亮,小酒窝也陷得恰到好处,让人觉得她的笑又甜美又醉人。有时,她的小虎牙也会淘气地亮相,更让人觉得可爱。王维的笑很能感染人,不管是谁,只要看见王维灿烂的笑容便会觉得亲切,忍不住跟着她一起笑,哪怕心里有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呢。  相似文献   

15.
李梓铭 《红领巾》2010,(7):85-85
每次看到写字桌上的方盒,我心里总是暖洋洋的。这里面有两枚被小手绢包着的硬币,两枚很普通的硬币,而我却视若珍宝。因为,在它们的背后,有一个激励我不断前进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17.
丁时辉 《天津教育》2004,(10):38-39
读写结合教学是我国语传统教学经验精华之一。它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互迁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盲目实践的人多,真正能巧妙地把握读写结合点的人却很少,因而导致一部分教师对读写结合的教学感到困惑。究竟该如何把握读写结合的点呢?笔现就相关问题谈点看法,以飨同仁。  相似文献   

18.
一次语文课上,一开讲我便信手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我家的小院,并让学生一齐把课题读一遍。这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您把课题中的‘园’写成‘院’了。”我疑惑地看了那位学生一眼,低下头看了一下课本,呀,确实是“我家的小园”!于是,我马上把“院”改成了“园”。这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里闪过:这里为什么要用“园”而不用“院”呢?“园”与“院”有什么不同呢?何不趁此机会让同学们探究一番呢!于是,我对大家说:“这位同学观察真仔细,老师要谢谢他。可大家是否想过这里用‘院’可以吗?‘园’与‘院’到底有…  相似文献   

19.
惠特森先生是我上六年级时自然科学课的老师。在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上,他介绍了一种“长翼飞猫”的动物,他一边讲解,一边展示了一个头盖骨。我们认真地做着笔记。接着,惠特森先生对我们进行了一次小测验。  相似文献   

20.
张辉 《教育论坛》2006,(5):20-22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走进新课程的重头戏和主旋律,课堂教学自然成为改革的主阵地。让新课程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愉快教学中学做人、长知识,其中“本”是极其重要的。怎样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本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