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小丽 《科教文汇》2007,(5S):35-35
冰心老人曾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爱心”是人类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人的“爱人者人恒爱之”到现在的“只有善行才会为你带来声誉”可以看出,从古至今,有一颗善良友爱的心一直是人们推崇的。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关心、对弱者的同情心、对社会的责任心……是其基本内容。一个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爱护他人的孩子,也一定会是一个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长大后才能热爱祖国,关心爱护周围的一切。而一个有爱心的人,他也能与更多的人合作,获得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多的成功。“爱”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爱心”教育则是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胡乐乐 《科教文汇》2005,(11):50-52
对于英国社会来说.家庭所处社会地位的不同造成了青少年拥有“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差异.而教育上的不平等又会加剧拉大差异而生的不利影响。对此.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相关计划近期全面启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社会技术:改造社会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技术”是存在的,就其本质而言,它是社会科学在实践应用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是由一定社会的政府或执政党(主要是)创造、发明(制定)的,由全体社会成员(主要是)或一定社会阶层接受、使用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进而实现改造社会目的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可分为“作为意志的社会技术”和“作为制度的社会技术”以及“原生的社会技术”、“次生的社会技术”、“再生的社会技术”等;“社会技术”与社会科学、与社会意识形态、与“自然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社会技术”具有保障社会运行、改造社会和导向、组织、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4.
造物主的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宗教世界观的原则就是信奉神,信奉一些想像中的全能的人。今天所有的宗教都主张地球是一些神所创造的。“上帝”像全权大司一样地管理着地球。他们还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都是随着上帝的意志而发生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阶级间的不平等、人对人的剥削,这一切用宗教的眼光看起来全是上帝所摆布的,因此也就是无法改变的。“没有一个人的声音不是为神的意志所支配的。”所有的宗教都这么说。  相似文献   

5.
平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⑴其实,古今中外关于平等的概念,不胜枚举。它具有多重含义,同时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没有平等的概念,他们主要的生活意义在于生存下来,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原始的平等状态。⑵而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阶级社会,由于特权阶级的存在,阶级之间的平等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不可想象的。平等观念形成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中,作为反对封建等级的尖锐武器和鼓舞士气的催化剂。那时启蒙思想家们,如英国…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10,(2):F0002-F0002,F0004
王杰又名王海军,自幼酷爱陶艺。二十多年来孜孜追求陶艺精华。在今天这样人心浮躁.功利熏心的社会条件下,忍的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人不多见,王杰可算一位。他为人低调,是个有思想有创意的人,常调侃自己是一个玩泥巴的人。  相似文献   

7.
王姣  胡莹莹 《科教文汇》2007,(3S):146-146,150
“李约瑟难题”是针对东西方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差异而提出的设想。东西方“社会建制”差异是其深层次的根源,主要表现在贵族阶层的存在与否:中国“宗法地主专制社会”的平民创造了优秀的技术文明,而近世欧洲的封建贵族,却充当了“科学工作者”的角色,促进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从东西方“社会建制”差异角度解答“李约瑟难题”,为此课题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具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秋科苑》2010,(2):F0002-F0002,F0004
王杰又名王海军,自幼酷爱陶艺。二十多年来孜孜追求陶艺精华。在今天这样人心浮躁.功利熏心的社会条件下,忍的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人不多见,王杰可算一位。他为人低调,是个有思想有创意的人,常调侃自己是一个玩泥巴的人。  相似文献   

9.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2014,(1):F0002-F0002
2013年12月14日,“信息社会50人论坛”2013年会暨“边缘革命2.0与治理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信息社会50人论坛”是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息化研究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信阿里研究中心等五家单位共同倡议并发起.由信息社会研究领域的有识之士组成的学术群体。论坛以“开放分享。相互学习,平等争鸣、文责自负”为原则,共同研讨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的问题,为中国信息社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田立 《百科知识》2004,(1):32-33
近20年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发现之争在今天有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而通过这个故事可以明了,其实是因为一个研究中的意外事故造成了对美国科学家盖洛(Gallo)的冤枉,此前,世人一直认为是他剽窃了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蒙特尼尔(LucMontagnier)发现的HIV。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言”“意”之争。“言不尽意”说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提出来了。《周易·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子·天道》上说:“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又说:“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按照古人的看法,语言是不  相似文献   

12.
张爱文  张爱琳 《中国科技信息》2005,(14):203-203,208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它是“人们行为的规则、思维的方式.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它构成了该文化“民族性格的基石”(贾玉新,l997:59)。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语言,语言是文化及该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得以反映的镜子。而习语则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习语充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邓炎昌,刘润清,1989:181),高度浓缩了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和信仰,是该民族祖辈历经时间检验总结所得的真谛,是该民族文化精髓的体现。因此,比较中英两种语言的习语可以深切体会到汉语和英语民族在传统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有一幅漫画是这样描绘未来人类社会的:一个人盘坐在地球之上,他的四周,以至整个地球都被一串串0或1组成的数字链包围。这充分反映了社会里数字化的程度,未来家庭更是无处不“数字”。  相似文献   

14.
100年前,一个名叫李约瑟的英国人在其编著的15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一个引发世纪之争的命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  相似文献   

15.
汪劲武 《百科知识》2007,(3X):36-37
我们批评一个人好吃懒做时,常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最早见于《论语》。2400多年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孔子的弟子之一)掉队落在后面,遇见一位老农,就问:“你看见孔夫子了吗?”老农答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夫子?”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告别了土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面对“五谷不分”的指责,大概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吧。  相似文献   

16.
人工生命、人工系统、人工社会、人工一切?如果“人工”是指纯粹人想象出来的话,那么这一开场白是有道理的,因为整个技术科学和工程研究几乎是从事关于人造或人工系统的设计、分析、建造和控制,将来会走得更远。社会更是人创造出来的。不过,这样一来,似乎就没有引入“人工”的必要了,又回到常规熟知的“生命,系统,社会,一切”。  相似文献   

17.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古代不仅把诚信视为伦理道德本源性的一种规范,也是维系家庭和睦的根本纽带,更是为人之道、修身养性的崇高境界:“诚,王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孝而不诚则无孝,弟而不诚则无弟”,“诚,天之道也。诚之.人之道也”。然而,诚信缺失却成为当今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政府失信,企业作假.个人信用缺失等现象比比皆是,“诚信”一词已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俗话说得好,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自古以来,人类就对三尺黄土里的植物充满感情。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仍有一些优秀科研工作者耕耘在农业科研这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领域,他们披星戴月.和各种庄稼打交道.为解决民众的食物来源做出了巨大贡献。胡昌浩教授就是一位任职于校园中的现代“农人”.凭借自身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开创了玉米栽培科研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9.
最近党中央鲜明提出非常值得人们注意的两个指导思想:一个是“以人为本”;另一个是“科学发展”。这两者都是“发展”观上的重大转变。过去,我们曾说过:“发展是硬道理”;现在就进一步指出,“发展”并不是盲目的片面的发展,而是要科学地发展,发展要依靠科学,尊重科学,要探求科学发展的规律。过去,我们曾说过,“发展”的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现在就进一步概括为金光闪闪的“以人为本”四个大字。也就是说“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少数优先富裕起来的“人”;“发展”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如衣、食、住、行,用方面的需求,还  相似文献   

20.
《知识窗》2013,(5):56-56
如果一群人坐在屋子里.这时一个陌生人走进来.他会径直向谁询问:“请问厕所在哪里?”答案是:有着“厕所脸”的人。“厕所脸”能让陌生人产生亲近感.而初次见面的印象往往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那么.你也有张“厕所脸”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