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老伴都喜欢集邮,退休后参加了北京市老年集邮协会,经常摆弄邮票,编组专题参加集邮展览。从小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外孙,天天耳濡目染,也对花花绿绿的邮票发生了兴趣,常趴在桌子上看我们鼓捣邮票。  相似文献   

2.
快乐集邮     
我的集邮爱好起源于1947年。当时,我就读的北京四中有不少活动小组,我和同班好友王庆康参加了集邮小组。当时的集邮就是攒邮票。那时,西单的青年会(位置在现今灵境胡同西口中组部门口)和八面槽大街的教堂(现今的金帆音乐厅),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有几个邮商,我们在那儿买邮票,并和邮友交换邮票。作为那个年代的中学生,只能从午餐和零用钱上节  相似文献   

3.
集邮九问     
耿守忠 《集邮博览》2010,(10):10-12
1.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我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集邮,当时我父亲在河北邯郸陶瓷厂工作,长期驻外,经常给家里写信,信封上贴有好看的邮票。我把这些邮票收集起来,由此便爱上了集邮。这时我就读在邯郸市第二中学,我的同学屠幼生,他父亲在铁路部门工作,给他收集了不少邮票。我们经常互相观赏和交换邮票,更增加了集邮的乐趣。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民政局原党委书记黄履中是一位老干部,在职时公务繁忙,1986年离休后继续担任市法学会顾问,市工商、民政、公安系统有关方面监督员,工作紧张,但他还是挤出大量业余时间参与集邮活动。用他的话说,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见证,虽然只有方寸之地,但学问之深,浩瀚无边,集邮好。 黄履中集邮十分执著、认真,当成“正事”办。他原  相似文献   

5.
1985年,《北京集邮》组织了一次“北京集邮知识竞赛”,这是改革开放后一次全国范围的集邮知识竞赛活动,影响很大。我有幸参加,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20世纪70年代末,我恢复集邮.身边还有几位集邮的伙伴。大家的集邮方式十分原始,只知道从旧信封上翻找使用过的旧邮票,不懂得邮票的品相,也不懂得邮票背后的各种知识。1982年,北京市集邮协会会刊《北京集邮》(《集邮博览》的前身)创刊,北京集邮活动的热潮逐步掀起。  相似文献   

6.
1.您是什么时候开使集邮的,最早收藏的邮票现在还保存吗,现在价格如何?1965年我参加工作就开始收集邮票了,那时还不懂得集邮,只是看到小小的邮票中有山、有水、有人物,花花绿绿非常好看。那时,老纪特邮票在邮  相似文献   

7.
集邮乐无穷     
我小时候就喜欢攒邮票,把漂亮的邮票从信封上剪下来,泡上水,再拿出来放在玻璃板上晾干,然后收藏起来。那时收集邮票不像现在需到邮局预订才能收集。起初我不懂集邮,与人来往通信也不多,因此,没有攒多少邮票。参加工作和成家后,更少有时间涉猎集邮。  相似文献   

8.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邮票的,您集邮吗?我是1971年从铁道部调到邮电部邮票设计室以后才接触邮票的,以前多年参与各种形式的美术工作,我不集邮。20世纪80年代,邮票发行局明令从事邮票设计的工作人员不允许集邮。我没有养成集邮的爱好,不过因为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离休前是北京邮政一个分管业务的副局长,并分管北京市邮票公司。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原党委书记杜庆云任北京市集邮协会会长后,为了使市邮票公司和北京市邮协更好地配合,有利于集邮活动的开展,向市局党委提出让我兼任市邮协副会长,主持市邮协的日常工作,就这样,我开始接触集邮界。  相似文献   

10.
乐在集邮     
张宇 《集邮博览》2011,(1):13-13
提起集邮,还得从我上中学时说起。我的家在辽北的一个县城,同学们有不少是集邮爱好者,有时在下课的空隙,他们会跑到学校大门口,那里有两三个邮商摆地摊卖邮票,一次,我也跟着大家跑去凑热闹,在同学的“怂恿”下,本不集邮的我被精美的邮票所吸引,鬼使神差地选了几套邮票,回来时心想,就算不集邮,  相似文献   

11.
张仲斌 《钓鱼》2013,(12):48-49
至今为止,达到96岁高龄的钓友尚属罕见,王铁彬老钓友今年已经96岁。他是一位离休老干部,是原上海电影制片厂高级化装师,作品等身。他神采奕奕,除有特殊情况外,每周六他必定坚持请老伴相陪,去离家路程较近的上海植物园养殖池塘开展垂钓活动。他16岁开始钓鱼,后来参加革命工作之后,曾经中断过,但是在解放后,他经常钓鱼,尤其是离休之后参加了老干部钓鱼协会,更是经常参加钓鱼活动  相似文献   

12.
27年一件事     
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集邮的。当时是因为邮票的图案好看而集邮。所谓集邮就是把信封上的邮票剪下来收藏了事,不觉得集邮还有什么其它的意义和乐趣。  相似文献   

13.
一不留神,步入集邮的殿堂也有20余年了。20年来,集邮给我带来有儿时欣赏邮票的童趣;有寻长到一枚高面值信销票时的欣喜;当然也会有看着邮册中越来越多邮票被贬值、打折时的迷茫和沮丧;但更多的是在集邮中增长知识和分享知识的愉悦,所以对集邮——我才会一如既往和痴心不改。记得还是上小学时,星期天便经常和同学,还有邻居家的孩子们聚在一块儿,玩“放电影”的游戏;就是用  相似文献   

14.
邮坛纵横     
市老干部邮协举行2002年年会 本刊讯 1月16日下午,上海市老干部集邮协会在青松城黄山厅举行2002年年会暨选举第七届理事会会议。100多位七、八十岁高龄的局级离休老干部冒着严寒,兴致勃勃地前来参加。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副主任关键、市邮协刘广实、胡辛人等出席并讲话。黄浦、徐汇、长宁、航天、港务等邮协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上海集邮》在《编辑寄语》里透露的第4期的作命题是“学”。按理,我应该写一篇介绍海外发行的学家或学名邮票,但我想换一个思路,不写邮票上的学,而写集邮的学修养与邮票鉴赏之间的关系。集邮的学修养有助于提高邮票鉴赏的水平,而邮票鉴赏又可以反过来促进集邮的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我是事后在报纸上读到报道后才知道的。报名参加市集邮协会,接待我的老干部于弼庭问起当年许广平答复我“鲁迅与集邮”的经过后,夸奖我有胆识,还鼓励我结合自己的工作,要继续进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我一直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但是我的集邮却开始于猴票丢失的时候。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刚工作,一天一位朋友到单位带来了他买的猴邮票,并将其中一个四方连直接送给了我,当时我不集邮,也不懂集邮,所以没当一回事,后来在写信的时候因为嫌这个邮票麻烦就用掉了。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15周年纪念邮展征集展品,希望大家打开思路,放开手脚,“兴之所至”,发扬特色。我想参加“一框展览”,自定主题为:邮政兴趣和集邮迷。 集邮离不开邮票,而邮票离不开通信。几十年来,我看到有关通信画面的各国邮票,总忍不住手痒,无论  相似文献   

19.
集邮九问     
您集邮的起因是什么?谁是您最钦佩的集邮家?我的父亲早年所从事的工作经常与外国人打交道,与国外的交往和信件较多。1947年,我10岁时被外国信封上的邮票所吸引,从此开始了集邮生涯。  相似文献   

20.
缘起:我是1957年受老伴的影响开始收集邮票的,当时不懂集邮,仅仅是攒些邮票。大约在1981年初,我去西长安街六部口集邮公司门前自发邮市交换邮票,与时任北京工艺美校副校长的林丰年相识,当时林不到40岁,但他谈吐文雅,谦恭和蔼,待人热情,给我的印象极深。我俩有相见恨晚之感,他给我留下住址,以后便经常去他家闲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