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高利贷异常活跃,呈现出与以前不同的一些特点:各种形式的高利贷互相转化情形严重;高利贷剥削具有层次性、间接性和隐蔽性;高利贷债主队伍发生变化,殖民地性加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40年代,庆阳国统区是一个自耕农为主的社会,但地主、半地主式富农和富农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存在地权分配不均的问题。传统经济模式在社会经济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农牧兼营的经济格局并没有改变,手工业生产主要是为家庭和自然经济服务,其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商品化生产程度不高;商业资本弱小,而且农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结合在一起,市场狭小,商品流通以土产为核心。同时,庆阳农村也出现了现代化因素,新式金融机构开始渗入农村社会,成为农业金融的主要来源;西峰逐渐成为陇东新的中心市场,也加强了庆阳农村与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浙江的主要农村副业蚕、棉、桐因市场萎缩处于衰落状态,使浙江农民收入减少,生活恶化。浙江政府推进副业合作以挽救这几种产业。如在实验区组织行业合作社,在合作区实施专业指导,合作贷款,合作研究良种与合作社社员训练等。副业合作是政府对农民由单纯救济到发展生产的一种思路转变,是复兴农村经济若干措施中的一种,在实施过程中既有成效也有阻力,处于不断的探索中,客观上代表了经济现代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接连发生了几次大的自然灾害。在自然灾害的重击之下,农村资金严重匮乏,农民生活举步惟艰,农民融资势不可免。新式金融机构和私人借贷以及典卖物品成为农民资金融通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江西出现了典型的、多重性的农村社会危机。对国民党而言,既有因中共土地革命而引起的政治危机,也有因受世界资本主义危机冲击而形成的经济危机,还有因1931年长江大水灾破坏而导致的社会灾害危机。危机波及之处,国民党政权解体、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农村经济一片萧条。以熊式辉为首的江西省地方政府建立了一套应对危机机制,在一定的程度上活跃了江西农村金融,促进了江西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化解危机的过程中,由于耗时过长,付出的社会成本太大,又缺乏相应的社会资源和环境作支撑,江西地方政府“复兴”农村社会的机制及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最终遭到失败。  相似文献   

6.
大量材料表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中普遍盛行的高利贷现象对农村经济以及农民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一定程度上说,高利贷加速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导致了农民物质生活状况的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7.
苗族传统的集市休闲是一道美丽的民族文化风景线,"边边场"是这道风景线的最亮点。打工潮的兴起引起集市休闲的衰退,然而,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苗族传统的集市休闲开始复苏。本文分析苗族集市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提出了苗族集市旅游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至抗战前后,"工业分散化"的呼声甚嚣尘上,政学两界对此均予以高度重视。学术界着眼于中国城市的畸形发展与农村破产的尖锐化,主张将工业分散到农村或就近兴办农村工业;国民政府则迫于形势发展,设想以工业分散化配合国防建设的需要。二者在发展乡村工业方面有着某些契合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战时内地农村工业的发展。由于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工业分散化思想未能得以很好的实现,但其思想对今天经济发展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基础教育改革为主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但呈现重心上移特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由数量扩张期发展到质量提高期;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普及但仍有辍(失)学现象;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并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演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基础教育改革为主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但呈现重心上移特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由数量扩张期发展到质量提高期;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普及但仍有辍(失)学现象;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凸显并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管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当代宗族复兴的原因、宗族由传统向现代变迁、宗族与农村民主政治的关系、宗族与社会经济和宗族与现代化的宏观思考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对学术界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当代农村宗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回顾和梳理 ,进而对研究中存在的某些误区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了简要的探讨。我们认为 :当代农村宗族的研究 ,既有实证研究的不足 ,也有多视野、多角度综合研究的缺乏 ,更有漠视处于特定生存环境下的农民政治经济利益诉求的问题 ;研究要继续深入与取得新突破 ,我们应摒弃自我文化优越意识为特征的贵族思维 ,克服“封建宗族论”和农民政治意识落后论等思维惯性 ,正视城乡社会生存方式与社会利益的多元选择 ;把农村宗族的研究和它的利益主体农民紧密相连而不是割裂 ,从而克服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农村宗族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妇女的婚姻问题是民国时期妇女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大量存在的童养婚以及婚姻论财、买卖婚姻等现象。妇女婚姻问题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受老区土改废债的影响,农村减租减息政策的冲击,加上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等原因,湖南农村的私人借贷一度出现停滞。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乡村社会的重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私人财产权在实践中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私人借贷也在一定范围内重新发展起来,在组织生产、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都市小说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了与小说本身较为一致的流派特征。京派(京味)都市小说的代表作者是沈从文和老舍,研究者对二者小说中都市与乡土的关系进行了辨析,也对二者小说中的都市批判作出了分析评价。海派(新感觉派)都市小说研究成果较多,大致可以分为主题研究、现代性辨析、叙事研究、文化研究等几个方面。在左翼都市小说研究成果中,对茅盾都市小说的研究是一个重要部分,也有研究者探讨了左翼都市小说的成长主题和整体性艺术成就与缺憾。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现代都市小说的整体性研究论著,但数量较少,对各个都市小说流派之间的同质性挖掘还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5.
《大连大学学报》2017,(1):52-59
中国的日本研究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高潮,其中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第三次日本研究高潮在规模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前两次。本文从赴日留学、日本教材的编写、日语学校的兴起等多个角度再现了当时的情况,并分析了这次日本研究高潮出现的背景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建国初中国农村延续着传统社会结构,家庭养老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五十年代初,农村家庭由于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家庭经济收入得到较大幅度增加,家庭养老保障获得了较为充裕的物质来源,农民老年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家庭养老的保障能力得到强化。五十年代中后期,农民老年保障被纳入集体经济“大一统”,家庭成员对老年保障的责任与义务被局限和弱化,农村集体化养老开始形成。除此之外,对于农村孤寡贫困老人,国家还设立了“五保户”制度予以救助。五十年代是农村养老保障重要变革节点,其发生缘由及运行结果,为当代农村养老保险改革留下许多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解放农民 ,发展社会主义农业 ,改变中国农村经济面貌是毛泽东一生最为关注和耗尽心血的问题。毛泽东领导的 2 0世纪 5 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出发点在于解放农民 ,根本目的在于发展社会主义农业 ,主要实践活动是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其间有成功和经验 ,也有挫折与教训 ,它对于今天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及6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私人借贷的突出特点是实物借贷比较活跃.农村实物借贷经历了从主角到逐渐退居配角、由配角再度成为主角的过程.这一时期,农村实物借贷之所以成为私人借贷的主要信用形式,是在社会动荡、通货膨胀、自然灾害严重或者某些特殊情况下,借贷双方出于规避通货膨胀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而共同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3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张岱年、范寿康、贾丰臻、陈钟凡、蒋维乔、谭丕谟、徐敬修、吕思勉、稽文甫、容肇祖等,都有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问世。而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当属冯友兰先生,其《中国哲学史》堪称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为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的宋明理学思想研究,成为该书的亮点,展现了冯友兰先生研究宋明理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独到方法,如从方法论角度明确了把钻研西方哲学作为研究宋明理学的方法,研究中注重对哲学史料的搜集整理,采取分期、明域、别派的方法进行研究,注重评述哲人之哲学等,基本代表了冯友兰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整理研究宋明理学或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是冯友兰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农村题材新现实主义小说由于在叙事精神和对生活的观照视角上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鲜明深刻地展示出中国当代农民新的精神特质:他们试图摆脱传统文化重负,改变自己身上陈陈相因的历史隋性,却又不能不面对新的利益关系对他们的挤压而作出事与愿违的选择。这种既顽强抗争而又处于痛苦之中的精神状态,反映了当下中国农村面临的新的矛盾和中国农民灵魂新的嬗变轨迹,从而把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