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从山水画的发生、发展,论述了山水画创作主要以自然风光为描写对象,致力于对审美客体的发现与描绘,提出了山水画家的绘画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用具体事例进一步说明,成功地创作一幅山水画,熟练地运用笔墨技法固然重要,但不可忽视点景的作用。适当的点景对画幅的构图及提高作品的真实感、趣味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元代文人山水画点景中"山居"题材的大量涌现有其社会历史原因。一方面"山居"点景题材反映了一种社会性的文人隐逸情怀,并且元代文人的隐逸情怀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隐逸行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实是与对专制社会的反抗精神相关联的,它代表着道德上的一种积极思想行动。另一方面,元代山水画点景中的"山居"题材与宋代山水画点景中"行旅"题材之间的叙事转换,也说明了社会政治文化对山水画艺术发展形态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统山水画往往包括很多内容。随着山水画的发展,人物逐渐以点景的特殊表现形式出现在传统山水画中,不同身份的人物活动营造出不同的山水画意境和主题。在传统山水画中,点景人物的身份可以分三种:一是隐逸高士,二是世俗大众,三是达官显贵和文人雅士。点景人物在笔墨运用、形象塑造、衣着表现等方面也颇有讲究,通过点景人物可以以小观大,其在画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意境一直以来是中国绘画(不仅仅是山水画)的精髓.几千年来一直是绘画工作者和学习绘画的人不断追求和向往的境界,深入分析和研究意境是新世纪艺术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产生过程,并阐述情与景在诗词创作中的相互作用。对情与景相融的表现作了本质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中国艺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审美概念。大凡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作家、艺术家,无不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意境美。反映在传统山水画创作上,一方面,山水画的创作是“意”对“境”的改造———意中之境(艺术作品),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意中之境)是时代特征与画家个性特征的结晶体。  相似文献   

7.
五代北宋时的山水画中点景人物有世俗生活气息,从北宋发展到南宋时,点景人物出现新的内容,如携琴访友等.元四家画中的点景人物已成为画家自己的化身,这种创作形式为后世画家所借鉴,成为他们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8.
船山诗论以“情与景”的结合在诗中呈现的意象形态为其立论依据;以“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叫含情”为其诗美理想;以“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而“一倍增其哀乐”为其佳效应,凡此种种,,莫不新入耳目,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10.
单纯以自然景物如山林、烟云、水瀑……组成画面的作品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方面,但更多的则是以人和人的生活活动和自然景色结合起来,布景有人作品才会有生活气息和时代风采。所以,点景在山水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点景物左山水画中虽不是主景,但在点景上的任何不当或草率,都会破坏画而的协调,减弱作品的感染力。 中国画最基本的追求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体“境”合而生成的意境。对山水画意境的追求,是一种以人的创作为主,并集中体现人同自然审美关系的阶段和方式。李可染先生认为:“画山水最重要的是意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山水画从魏晋至唐时期其形式以青绿山水为主。至元代大批知识分子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隐居山林,纵情书画,文人画的兴起与成熟完全替代了青绿山水画,青绿山水则日见衰落,而取而代之的是水墨山水统治了近千年。这种变迁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推动了中国山水画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邢中桂 《安康学院学报》2002,14(4):86-87,90
中国山水画将观赏者视为主体,把观赏者拉入画中,更多的是依赖于观赏者的感受及积极心去建构一个美好境界;欧洲风景画则因为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存意义的价值向度关系需要唤起观赏者美的感触.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透过一个对印象派知之甚少的观者的视角,看到和感受到了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印象派绘画,并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印象派绘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当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不存在写实,它记录了一种观念,表示了观念与观念之间的一种联系,表示一种观念如何转变为另一种观念。中国画在表达观念上,以山水作为文化表达的载体,这样形成的绘画我们才能称之为山水画。  相似文献   

15.
学好中国山水画,需将临摹、写生、创作三个环节联系起来.临摹是学习山水画的最基本手段,写生是山水画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创作状景抒情、借物写心、讲究笔墨、意法化一.  相似文献   

16.
山水画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笔墨技法体系。纵览历代山水画作,虽风格不一,但笔墨程式大同小异,师承之脉絡清晰可辨,千变万化不离其宗,表现出强烈的中国山水画的特质。古代大师大多都是从笔墨技法的学习研究入手,由师承而后体察、感悟大自然,获得心灵启示,创新技法,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而笔墨技法的承袭,始终贯穿于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山水画是一种朦胧的学问。它指的是理论朦胧和实践朦胧。朦胧之由是自然朦胧,视觉朦胧,创作朦胧,心理朦胧,象征朦胧,起源朦胧。中国山水画在朦胧中继往开来地延续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既是山水画技能训练的研习方式,同时又是山水画创作的基础.研究山水画写生的特殊性及其规律,从写生中探求表现形式、笔墨语言、个人风格和培养艺术情感,是山水画艺术教学改革与造就山水画创造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的"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不仅是抒发个人情怀的方式,更表现生命意识、宇宙意识、人格精神以及形而上、象之外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写意是中国水墨画的特色,水墨画中的山水画尤其体现写意的精髓,意境优美广博而深邃,又充满无限的想象空间,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哲学思想。通过山水画的"笔墨"展开论述是因为"笔墨"是山水画写意性的艺术特征、表现特征,山水画的写意性是人性的表现,是中国艺术的深入精微之处,驾驭山水画的写意性也是当代山水画重现写意精神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为范本,强调师法自然,从自然中选取素材,汲取灵感。中国画家游历山川,眼看心记。注重感受,从而写胸中丘壑、心中意向等。中国的山水画。是在寻求艺术的真谛。寻求创造的活泼与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