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爱珺 《现代传播》2006,3(3):57-60
新闻法学是近年来新闻学领域倍受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整理2004-2005年有关新闻法学研究的著述,从新闻侵权、传媒与司法的关系、采访权及知情权研究、新闻自由等方面对当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分析了一些进步理念和存在问题,提出今后新闻法学的研究方向应多一些宏观研究、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法律.在现今社会是被提及较多的词汇.而新闻与法学的交叉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在这里我们用法学的视角解析新闻中碰触法律之处,试图寻找另一个视角,跳出我国关于新闻立法的争论,得出一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新闻编采心理研究》是甘肃省新闻研究所编辑、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关于新闻编采心理研究的论文专集。该书共收入我国新闻界专业论文近30篇。内容涵盖报纸、广播、电视三方面,选题涉及记者心理、编辑心理、被采访对象心理以及受众心理等范畴,汇集了目前我国关于新闻编采心理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作者包括新闻理论研究人员、新闻院系教师、研究生、从事新闻编采业务的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4.
关于电视新闻评论答问录何新明问研究电视新闻评论,首先要对新闻评论有一般的了解、请说说你的看法:什么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有何特质?答新闻评论,简单地说,是一种特殊的新闻体裁。它属于“新闻”这个大类,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新闻.而是新闻通过说理加以深化的特殊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新闻研究现状做了理性的评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指出,由于新闻学对法学的误读,由此产生了新闻学与法学融合中的裂缝,并最终导致了新闻法学对法学的背离。文章列举了新闻法学在体系化方面的三种缺失类型以及新闻法定位在法律与道德二者之间的摇摆,进而从法学专业的角度提出新闻法学研究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无论怎样去认识它、评价它,新闻侵权诉讼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和审判实践活动,都已经成为现实。因此,关于新闻侵权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现实社会生活对新闻学、法学提出的一项迫切要求。我国新闻侵权诉讼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无论是新闻界还是法律界,关于新闻立法的呼声正日益高涨,但是,我国的新闻法迄今却依然未能出台。出现这种局面有许多主客观原因,而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即是理论研究的不足──我国的新闻法学理论研究不能回应新闻立法的需要。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开始从新闻法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新闻法律关系入手,以期通过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为我国的新闻立法提供学术支撑。一、我国的新闻法律关系法律调整,就是掌握了国家政权的阶级力图排除混乱无序状态,通过法律手段争取进入稳定有序的状态。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和运行,离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2000年至今发表在新闻传播学术期刊、学报及各个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位论文中关于娱乐新闻研究的论文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近10年来我国娱乐新闻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第一部新闻法学专著《新闻法学》近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顾理平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校报研究会秘书长。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面世,将对我国新闻法学和新闻法制建设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闻法制的建设与发展,是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但是,至今新闻法仍未制定颁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我国新闻法学的理论研究明显存在着滞后性,迄今为止未见到一部比较系统的新闻法学专著。在《新闻法学》中,作者从我国新闻立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李立景 《新闻界》2005,(2):31-32,30
关于新闻的真实性在法律上的意义,有人指出,大约百分之八十五的新闻纠纷诉讼案件是由新闻失实引起的。有关新闻真实性的理解充满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等等诸说的学术纠葛,笔者在此,不想在新闻学科内部就上述诸说在哲学认识论的层面上进一步评说,而是采取新闻学与法学比较的方法,以证据学的视角来考察和比较新闻与司法对真实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是,近一段时期,《京华时报》等报刊出现的严重失实报道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新闻单位的权威性、公信力。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报刊出版单位规范新闻采编工作,制止虚假报道,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那么,在新形势下,虚假新闻有哪些特点?产生虚假失实新闻的成因是什么?如何防止虚假失实新闻的发生呢?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娱乐集团之一。根据其网站提供的最新数据,截止2005年6月30日,其总资产接近550亿美元,年总收入接近240亿美元。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传媒集团,新闻集团如何建构自己的业务?这些业务有哪些特点?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阚洪欣 《青年记者》2007,(12):30-31
什么是好新闻?如何选择新闻素材?衡量这两个问题的标准确实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准,就是新闻的人文价值。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一切新闻都是关于“人”的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意识与人文关怀,让新闻主动去注重人、贴近人、关心人,去尊重和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应成为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新闻策划如同一个精灵,近10年来一直困扰着理论家和实践者,经过众人见仁见智的辩论,“新闻策划作为新闻传播媒介运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似乎已成通说。然而,我们真的认识到“精灵”的本质了吗?它真的被“驯服”了吗?  相似文献   

15.
如果从当战士业余报道员算起,我接触新闻工作已近30年了。然而,倘若有人问我中国新闻界谁享有“开山祖”的盛誉?我回答不出来。我相信,很多新闻圈的人或搞过新闻报道的人也不一定能回答得出来。不意近来翻阅新闻理论著作,竞翻出了我国第一部新闻学专著,即徐宝璜的《新闻学》,从而寻到了被称为“中国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的徐宝璜先生。徐宝璜(1894-1930)字伯轩,1912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官费留学美国,在密芝根大学攻读经济学和新闻学。1916年回国,先后担任北京《晨报》编辑和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20年以后,他又先后在民…  相似文献   

16.
"诊所式"新闻法教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法学,是随着中国新闻法制建设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各院校纷纷将它设置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必修课后,课程体系相对成熟,教材建设初具规模,师资队伍逐渐壮大。但由于《新闻法》尚未出台,新闻法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又都很强,要上好这门课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而且,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17.
占康 《新闻窗》2007,(3):86-87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报人、新闻理论家。从1895年到1922年,梁启超在近30年的办报实践活动中写下了许多新闻理论专著,他用富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言论对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称之为“近代舆论骄子”。  相似文献   

18.
最难忘的是谁?老师;施惠最多的是谁?老师。人一生有各种老师,都是难忘的。解放军报──我走上理论工作之路的启蒙老师,入伍28年来几乎天天见面的老师。我从19岁携笔从戎近30年中,天天与军报相拥相伴,睡前、饭后看着它;开会、候会拿着它;火车上、飞机上带着它……。连最亲的人也没有这样长时间地形影不离过。我的每一进步、成绩——新闻作品发表过数万字,理论著述发表了200多万字,有的获国家级一、二等奖,年轻时曾被破格评为副教授,立了二等功……,差不多都与解放军报的导引、教化有关,尤其是理论研究方面,更是靠军报、军报…  相似文献   

19.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21亿,其中女性的比例较高。①国家统计局2010年在全国10省进行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中女性的比例已达到40.8%。②研究女性农民工的新闻传播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目前关于女性农民工新闻传播研究的主要议题有哪些?2.这些主题研究具有哪些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逐步实现,我国社会法制现代化的步伐无论是客观要求还是主观追求,都已明显加快。市场经济归根到底是法制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行和发展需要有法制来规范和调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闻事业同样必须依靠法制来规范和调节,这不仅是法制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事业本身发展所必需的。创建社会主义新闻法学,对新闻法制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对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一、开展新闻法学研究和教学的必要性1、法制社会给新闻立法提出了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