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靖丽 《文教资料》2009,(30):33-34
《盲刺客》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长篇小说之一。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神话影射的分析,揭示阿特伍德对奥维德的《变形记》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两个文本的影射。笔者认为,阿特伍德借助影射这一互文手法凝练小说的主题,丰富了小说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文学女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秉承了生态女性主义对女性、自然、人类生态环境的极大关注,并成为她小说一以贯之的主题。通过分析阿特伍德早期、中期及近些年的6部长篇小说,挖掘阿特伍德的自然写作,解读小说的生态主题,阐释文本中女性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人类与环境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或诗歌表现出三大侧重点:女权倾向、民族主义和生态环保意识。作为兼有女性作家以及女性学者的双重身份,阿特伍德一直关注着女性在男性社会的挣扎和斗争。通过她在小说中创造出的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女性在男权社会所处的“他者”地位。在她们中间,既有屈服于传统角色要求,深受压迫和迫害的圈内女性;也有进行反抗、积极地进行自我身份确认,最后实现自我身份构建,走出男性桎梏的勇敢女性。文中选取了阿特伍德的四部长篇小说中的一些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她们进行分类研究,更好地理解阿特伍德小说深刘的主题思想,同时,对女性反思自身命运。实现自身真正的解放也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或诗歌表现出三大侧重点:女权倾向、民族主义和生态环保意识。作为兼有女性作家以及女性学者的双重身份,阿特伍德一直关注着女性在男性社会的挣扎和斗争。通过她在小说中创造出的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可以看出女性在男权社会所处的“他者”地位。在她们中间,既有屈服于传统角色要求,深受压迫和迫害的圈内女性;也有进行反抗、积极地进行自我身份确认,最后实现自我身份构建,走出男性桎梏的勇敢女性。文中选取了阿特伍德的四部长篇小说中的一些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她们进行分类研究,更好地理解阿特伍德小说深刘的主题思想,同时,对女性反思自身命运。实现自身真正的解放也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代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文学作品《盲刺客》,以蔡斯家族史见证加拿大自独立以来的历史。阿特伍德在这个历史书写过程中,一方面描写了加拿大民族性格中的受害性特点,另一方面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美立场。这部小说还体现出阿特伍德对于历史书写的独特创作理念——"左手书写",即非正统的、女性的、带有后现代和意识流色彩的书写方式,以此可以看出阿特伍德独特的历史观:历史并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更是过去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6.
阿特伍德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中,通过玛丽安、邓肯和彼得三个原型角色书写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哲学寓言。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小说可以被解读为一部关于普遍意义上的自我危机的叙事而非两性对立的女性主义作品。本文还分析了小说中所描述的自我的种种防御机制以及理想自我和自我理想的冲突,希冀通过这种分析剖析阿特伍德对小说的“女性主义”标签的反对,还原作者所说的“社会现实主义”小说的部分原貌。  相似文献   

7.
阿特伍德的小说《盲刺客》的女主人公艾丽丝将明明是自己写成的作品说成是与死去的妹妹劳拉共同用"左手"完成,这一表面"匪夷所思"的论断实际上隐含了阿特伍德关于写作的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写作是作家被某个神秘化身"附体"的过程;第二,"左手"是这种神秘创作力量的隐喻;第三,作品是作家与死者"协商"的结果。通过分析小说中母文本与子文本之间的生成关系和子文本的作者归属问题,我们可以挖掘出阿特伍德本人对写作的定位与态度,这将有助于我们换一角度来审视写作行为,同时对于理解加拿大当代文学的特点与走向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秧鸡与羚羊》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创作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作者从一个女性的视角,讲述了一个现代版的“创世纪”故事,表达了对生态危机的关切。阿特伍德师从弗莱,借这部小说,她形象的阐释了“文学循环发展论”,并兼及原型批评,重构神话,曲折的表达了自己的女权观点。本文将试从生态批评和原型批评等方面解读这部小说,发掘其背后隐藏的深意。  相似文献   

9.
陈媛 《海外英语》2014,(3):162-163
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直以来都关注着边缘女性受害与幸存这一主题。该文运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结合阿特伍德的三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盲刺客》、《使女的故事》,通过深入边缘女性的内心世界,从女性的觉醒和抗争来阐释为存活而战的边缘女性形象,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小说。  相似文献   

10.
《羚羊与秧鸡》是一部典型的生态文学作品。本文分析小说中人类滥用科技所造成的生态灾难、科技灾难和人类走向毁灭的末世图景,对小说进行生态主义的解读,分析阿特伍德本人的生态学视野以及她对整个生物圈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要求,学术论文正文中引用的文献的标注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方法。1顺序编码制1.1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  相似文献   

12.
《盲刺客》是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互文性入手,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文内互文性,揭示出小说中三个故事层面之间的相互指涉。作者认为,互文性的使用揭示出小说深邃的思想性和阿特伍德高超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3.
在本刊收到的大量来稿中,不太重视文后参考文献引用和著录的文稿占了很大的比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对引用了文献的地方(如引用他人的观点、数据、文字等),正文中未做任何标注;  相似文献   

14.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 twood)是加拿大当代文坛享有国际声誉的女作家,其第一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反映出消费社会中女性丧失自我,无所适从的主题.本文从消费主义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两性关系,探讨小说中消费与被消费、支配与从属的两性关系以及作者对构建和谐两性关系的初次尝试.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继承了哥特式小说文学传统的基本形式,但对其中不合理的两性模式进行了颠覆,并对社会和人性作出深刻的反思,探讨男性与女性消除对抗,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双灵同体"是一种神秘的文化现象。解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别名格雷丝》中出现的"双灵同体"意象,探究作者展现男女两性、自我和他者以及边缘和主流之间争斗、妥协、胶着状态的书写意图。阿特伍德用隐蔽的方式书写了妇女的边缘地位和不止的反抗,它是作者精心布置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玛格丽特的生态预警小说《使女的故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世界观。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出发,展现了阿特伍德对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冲突的反思,为全世界的人类敲响了攸关生存的警钟。  相似文献   

18.
《浮现》是当代加拿大杰出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批判了男性对自然的掠夺和对女性的压迫,同时指出女性和自然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密切的联系引导女主人公回到人类的家园———自然。小说虽然发表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但是它对当今的女性和生态政治仍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曾祖荫、周伟民、黄清泉、王先霈选注该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八月出版,约二十二万余字。本书选收了中国历代小说中五十六篇序跋,编著者对所序小说的版本、思想内客和艺术成就作了简明扼要的提示,并对其主要论点的理论意义、以及在小说史、文化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作出了分析与评价。另外,对序跋中的用典、用事、运用成语或引用资料的地方加以简明扼要的注释,文字上也作了必要的校勘。为了让读者全面地理解正文,有些序跋还选收了附录。  相似文献   

20.
《英语新世纪》2011,(3):98-98
【正】一、稿件中的引文稿件中的引文一律采用夹注的方式,在稿件正文中提供引用文献的作者姓名和文献出版年代。正文中提到的文献与参考文献中的书目必须一一对应。引用中文作者时夹注中文姓名;引用英文作者时夹注英文姓氏。作者与年代之间用逗号隔开。例如:例1:"……当前教育中重认知、轻情感的现象仍十分普遍"(卢家楣,2001)。例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