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好的作品需要好的读,那些原创性的理论与批评,更需要持续而认真的读反应与回响。“二十世纪中国学”的理念与架构提出近二十年以来,中国现当学学科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这些新积累的学术成果,既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知识平台,需要通过刻苦的研读采消纳整合;也当然地,是我们学术再出发的起点。我们只有以同情性理解与批判的态度,还原其间的语境和问题,洞察其中的视野和方法,并反省可能的限度和缺失,才能真正地融入到这一派学术回响里,进而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此,我们推出此一专栏,连续展开三期的专题讨论,其主题分别是“二十世纪中国学:范式的形成及其转换”、“现代性的视野:个案研究与方法意识”以及“‘当代学’:阐释空间的拓展”。希望得到关注和指教。  相似文献   

2.
性灵论文学思想传统开始于魏晋,成熟于晚明,复兴于清代的袁枚。性灵论文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把真实、个性和趣味立为文学生命之本,反对复古、格调与诗教,代表着中国"诗言志"传统发展的另一种方向。在与性情论文学思想传统的对立与争执中,性灵论把文学从压抑的语境和复古的空间中解放出来,赋予文学以新的发展机遇。由此,中国古代表现性文学才有了真正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音乐世界》2014,(1):106-109
FTIsland的音乐一直是饱满向上的,最近发行的新专辑《The Mood》同样如此。并且这一次,无论是音乐上还是情感上,FTIsland的表现都比以往更加成孰、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李安导演以"他者"视角探寻人性的电影主题,聚焦于隐秘与禁忌、压抑与释放。由此突破政治、文化传统的束缚,在人类的精神空间进行多层次地发掘。并以厚实而内敛的镜像语言表达,建构了艺术价值与商业智慧并具的艺术话语。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细读小说文本,发现香港女作家西西的独白体小说《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中隐藏着多种声音,而“我”的独白也臆含着对话和驳诘,给小说造成众声喧哗的局面,其中女性的被压抑的声音透过低回的叙述顽强地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6.
《简爱》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勇敢、坚强,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独立女性,但在作品中这样一个刚强的女性却频频选择出走。本文欲运用弗洛伊德和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对压抑机制的探析和几组象征着压抑机制的具象的分析,解读简爱选择出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发展进入消费社会之后,许多学者和理论家都对消费现象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尤以后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最为活跃。文章从早期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概念入手,通过神话学和人类学的例证,对当今消费主义流行的早期根源进行研究和补充说明,以进一步支持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对消费潮流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在他思想理论发展的最后阶段,把弗洛伊德压抑性文明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论相结合,提出一种乌托邦式的非压抑性文明论.本文主要从马尔库塞对性欲转变为爱欲的期待,对现代工业文明压抑人类爱欲的批判,以及对非压抑性文明社会的构想进行了一些剖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9.
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其短篇小说《菊》中,以客观冷静的笔触描述女主人公爱丽莎的生存状态。山谷、栅栏和菊花为主要意象,分别代表爱丽莎作为女性所承受的自然环境、菲勒斯文化和性三个方面的压抑。  相似文献   

10.
在不断强化的性别等级﹑社会等级和女性道德的三重束缚下,伊丽莎白早期的女性时尚给女性身体带来的不是解放而是进一步的压抑。  相似文献   

11.
“超理性意识”是在后工业时代下,由于物质文明的极度膨胀对人性存在空间的挤压、摧残和侵蚀,造成的人类原有理性价值体系的崩溃和人性的分裂,从而形成一种原有理性价值的背离和非理性化倾向的理念形态。通过对《挪威的森林》中主人公“我”、直子、绿子、玲子间的荒诞爱情和人生悲剧,以及人物孤寂感、生死观的解析,探寻形成这种“超理性意识”的社会、文化、心理根源,并对人类自身和文明的最终归宿进行了深层次地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着重从自我意识的角度来反思安娜爱情悲剧,认为安娜爱情悲剧呈现出三种指向:压抑、偏至、毁灭。压抑是没有自我的爱,偏至是丧失自我的爱,毁灭是撕裂自我的爱。不管是没有自我、丧失自我还是撕裂自我,都是自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自我不是作为自身的独立价值而存在。压抑、偏至、毁灭这三种不同指向内在统一于安娜在爱情中的“自我缺席”。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文字语言的魅力都是无可比拟的,从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学艺术都是和作者本身所密切相关,有经历的人,有心绪的人,所能掌握的厚重和运筹帷幄,是让人为之所赞叹的。在本论文中,我们所谈述的文学大家是王安忆,针对《新加坡人》这一文学作品,探究王安忆在文学中、尤其是在这部作品中,所表达的叙事艺术,从环境描写和情感叙述的角度出发,或贬或褒,寻找到最为切实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理论流派至今一百余年,其理论深奥复杂、难以理解,概念界定也比较模糊。“无意识”概念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和基石,也是学习精神分析的关键,但学习者较难把握。文章探讨了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从最早的受抑观念论到受抑无意识论再到无须压抑的无意识论,再认识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发展历程,对学习和掌握精神分析理论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国家的进步和强盛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关注人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人们的精神需求,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精神生活的丰富,精神力量的增强,精神世界的发展,需要消解消极心理,去除精神压抑。如何通过有效途径达到这一目的?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论,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5,(7):94-100
在精神分析理论及女权主义理论的双重观照下,张艺谋的新作《归来》呈现出一个与表层故事完全不同的面相。父亲与女性欲望的冲突及其引发的认同问题既是影片的主要架构,也构成影片潜在的文本。影片在形式层面采用古典叙事电影的语言表达手法,形式上的相对保守与内容上的激进产生一种暧昧性的张力,使该片向一种开放的解读空间敞开。  相似文献   

18.
《行人》中的阿直受到了来自家族制度和知识的双重压抑,她寡言少语、隐忍顺从。而她的丈夫一郎则面临着另一种生存困境,他具有正直、理性、觉醒的一面,憎恶虚伪,渴望真情,但他同时也是家长权力意志的体现者、知识和学问的化身。他渴望了解妻子,却桎梏于自我的窠臼里。他和阿直的生命轨迹是两条没有交叉但却是同一悲剧指归的的平行线。  相似文献   

19.
孙晓敏 《文教资料》2008,(29):26-28
通过对小说中不同生活阶段女主人公性格和心理矛盾的分析,揭示了在清教道德统治下被压抑的人的本性.真诚,理解,宽容,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爱情,这些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在清教道德中变成了不可饶恕的罪恶.人们被迫生活在宗教的谎言中,压抑着自己的本性,成为宗教统治下的替罪羔羊.  相似文献   

20.
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出发,得出爱欲压抑是现代文明的根本特征。接着,他从劳动异化的角度阐明劳动者的工具化和劳动性质的异化是爱欲压抑的具体体现。最后,他从必要性和现实性的角度探讨爱欲解放的社会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