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惠特曼因其诗歌生动地传达了美利坚民族身份中特有的精神气质,被誉为"美国歌者"。通过分析其所处时代下他者眼中的美国、美国人和其本人对美国民族身份的建构,结合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资本—惯习理论,不难发现诗人通过其文学作品对美利坚民族身份的建构将自身的文化资本投入其所处的场域之中,以一种"虚假的非功利性"实现与其他资本进行的"隐蔽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霍桑习惯以道德批判的方式去反映美国错综复杂的婚姻家庭问题,并表现出超然的生活态度.从殖民时期的世家望族到提倡父母双系平等的小家庭,主体地位萎缩与他者角色缺失的艺术原则表明了作者在受到来自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意识、美国现代婚姻道德以及作者自身生活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藉以表达主体身份建构的精神焦虑及其对他者的角色期待.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鲍德里亚、凡勃伦等人的消费理论,通过身体、服饰和住宅这三大消费符号来解读西奥多·德莱赛的《嘉莉妹妹》.小说中的嘉莉在对物的过分崇拜及高度欲望中丧失了自我,精神世界非常空虚.小说反映了在美国镀金时代,人们生活在由消费社会所带来的虚幻之中.由此可见,个人想要通过消费来建构自我身份及追求自我完美根本就是一种空想.  相似文献   

4.
时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先进性、科学性、价值性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时代化.就是要建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发挥对时代发展的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维系美国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在美国殖民时代,清教徒是移民主体,清教主义作为一种宗教理念,扮演了殖民时代政治理论的角色.清教主义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对美国的政治文化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本文试从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和内在价值观的影响着手,分析作为“美国精神之根“的清教主义对整个美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学创作的可能性在于作家对当下人类生命价值状态的疑问、探讨和发现.探讨世俗时代下文学创作能够成为真正的审美创造的理论依据,进而倡导新的生命处世原则,尊重艺术自由精神,建构新的文学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7.
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评价理论产生于美国,其发展经历了"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建构时代"等阶段.学术界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课程评价理论称为传统课程评价理论,而将之后的课程评价理论称为当代课程评价理论,21世纪以来的国外课程评价理论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台州城市精神,在台州人民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台州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重塑以适应时代需要。在重塑的方位上表现为以新的政治站位提高其战略地位,以新的学术视野丰富其内涵,以新的现实样态拓展其外延等三个方面。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建构四重逻辑,即以树立台州人民精神信仰为目标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理论逻辑,以厘清台州地域古今历史精神为脉络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历史逻辑,以反映和融入“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台州实践为基础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现实逻辑,以辉映浙江乃至全国地域精神为借鉴建构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比较逻辑。  相似文献   

9.
自主性学习教育理论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等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能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体系建构.依据自主性学习教育原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索,能使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归有光对“前时代”的接受、在“现时代”中的孤苦境遇和他面对“后时代”所具有的开放与期待的心态,共同构成了他作为儒家士人的精神坐标,这种特殊的精神生命显示了儒家文化对于中国士人精神生命建构的范式意义和价值特征。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更加广泛、全面、深入地融入到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这势必极大冲击社会上层建筑尤其是人的传统思想观念,要求重构适应时代发展的精神结构.作为铸造个体高尚灵魂、培养高新人才的大学教育,理应及时做出战略性调整,重新建构反映新的价值理念的大学精神.何谓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几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影响着大学精神的实质内容,使大学精神的内涵发生变化.当今时代,市场机制有意无意地向着大学这个早已不是殿堂的"殿堂"渗透时,我们必须追问,我们的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精神?笔者认为:我国的大学应特别突出创新精神、独立精神和开放精神.  相似文献   

12.
维拉·凯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生活的伟大女作家.凯瑟看到了工业化高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看到了它对人类心灵美好东西的破坏.因而她曼加怀念西部拓荒时代的美好时光,试图从拓荒精神那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我的安东尼亚>是作者为歌颂"拓荒时代"的精神而创作的; <一个迷途的女人>则为这个已经消失的"拓荒时代"谱写了一曲充满哀怨之情的挽歌.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入手,深入分析中国文化精神对高校校园文化内容建构和建构方式的影响和启示。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将中国文化精神作为基础资源来进行开发和利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并创造性地对中国文化进行转化和创新,使之成为符合时代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型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爵士时代"的美国众生相.但如果仅仅以小说产生的时代及其所反映的生活为范畴来考察,把它解读成一部"金钱的罗曼史",一曲爵士时代的悲歌,便很容易使人们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流于肤浅.《了不起的盖茨比》以爵士时代的美国为背景,将希腊精神与希伯来--基督教精神相融合,以深沉的神话意识对现代人们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度审视,并且在揭示人类沉沦与异化处境的同时,寻求人类思想和情感、理智和信仰的结合,展示了人类永恒的理想和获救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审美神性早已有之,而且相当重要;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审美神性的建构也是非常重要的.审美神性的建构需要培养现代科学精神.通过科学精神的培养来建构现代审美神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培养批判精神,培养求实精神,培养逻辑精神.  相似文献   

16.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金钱衡量一切的美国“爵士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精神空虚,道德堕落.该文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视角探究主人公梦想的幻灭,指出盖茨比美国梦幻灭的直接原因在于个体心理学中的自卑-优势情结.  相似文献   

17.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师生学校生活,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学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赋予学校生活以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缺失与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任务。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建构要以增强时代内涵为核心,建立价值观教育体系为前提,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基础,加强科学精神培育为依托,同时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定职业的道德观念系统或道德框架会在一定的历史时代基本建构起来,形成比较稳定的基本观念体系。当这样的职业道德观念系统基本形成,它对一定的职业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系统性新闻道德观念的形成,既是职业新闻共同体形成的精神标志,也是建构新闻道德规范的逻辑前提,还是个体职业化的精神工具。  相似文献   

20.
从思维取向上分析,导致教育科学困境的原因在于研究文化中科学精神品格的缺失。用新的科学精神深入剖析和反思当前教育研究的思维取向,尝试建构理想的教育科学理论,是教育研究日趋繁荣时代研究者个人应有的精神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