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意诉讼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危害性,与我国当前推行的当事人主义民事诉讼模式、诚信体系尚未完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有关。有效地遏制恶意诉讼,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完善诚信体系,加快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善民事诉讼程序,加大我国法律对恶意诉讼者的惩戒力度,增加恶意诉讼的法律成本与风险。  相似文献   

2.
立案登记制度既为民众开辟了更为有效的通过诉讼寻求纠纷解决的道路,同时也为恶意诉讼打开了方便之门。恶意诉讼防治首先应当知悉恶意诉讼的多样性特征,协调立案登记制度在应对恶意串通的虚假诉讼和妨碍逃避执行中的作用,为司法改革寻找适合的协调适用方式。警惕立案登记制度适用时可能存在的案件信息泄露风险,并就可能出现的信息泄露主体予以明确,通过对相关法律规定的探索寻求责任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3.
恶意诉讼不止损害相对人和第三人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其浪费司法资源,扰乱司法秩序,危害司法公信力。恶意诉讼隐蔽性、表面的合法性等特点加剧了识别的难度。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恶意诉讼有了第三人撤销之诉、案外人异议之诉,民事强制措施等规制方式,但对恶意诉讼的震慑作用仍不足。因此,要从检察监督的角度识别恶意诉讼案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落实对恶意诉讼案件责任的追究等方面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后调解现象时有发生,看似并不违法,却实际涉嫌违背一系列基本诉讼价值理念问题。这一现象存在深刻的文化意识形态根源,既有相对善意的发生原因,即民间"惩恶扬善"的传统正义观、朴素因果报应论以及百姓对刑事政策的非恶意误读,也存在相对恶意的滋生原因,即部分诉讼主体抓住法律漏洞,采取暗中欺诈方式,追求最大诉讼利益的狭隘目的。刑事附带民诉判后调解实质违背程序正义理念,而并不值得我们提倡,我国应逐步完善相关制度,遏止这一带有诉讼欺诈性质的行为继续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民事恶意诉讼是行为人为追求不当利益或达到不法目的而故意提起的诉讼,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恶意民事诉讼现象之所以产生与立法、诚信缺失和惩戒不力有很大的关系。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必须消解民事恶意诉讼。唯有如此,才能维护正常的民事诉讼程序,保证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避免对司法资源的浪费,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广义上讲,诉讼欺诈中恶意者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开启或参与诉讼,既侵犯了他人、集体或国家的利益,又侵犯了国家审判机关的审判权。民事恶意诉讼行为侵权刑事责任的主体,也即诉讼欺诈的主体,是在形式上处于对立地位的诉讼参加人。通过比较法研究发现,宜将诉讼欺诈行为定性为诈骗罪。诉讼欺诈行为的刑事责任类型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罚金、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方面,巴西有拉丁美洲最现代化的民事诉讼程序体系。巴西的民事诉讼法律在这个有大陆法传统的联邦制国家得以普遍适用。巴西的民事上诉制度在拉丁美洲是很有特色的。巴西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类民事上诉途径,即普通的上诉途径和特别的上诉途径。巴西的诉讼制度允许如此之多的上诉,特别是中间上诉,导致诉讼当事人可以恶意地将诉讼程序拖入冗长的程序中,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诉讼迟延。  相似文献   

8.
论股东派生诉讼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我国虽然建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但如何在鼓励合法诉讼与阻却恶意滥诉之间保持平衡却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鼓励合法诉讼与阻却恶意滥诉之间的冲突源于追求股东派生诉讼的制度价值与避免其局限的矛盾;冲突的协调要求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我国应侧重于鼓励股东提起派生诉讼。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劳动关系中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时常发生。当发生劳务纠纷时,用人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常利用其优势地位对劳动者进行恶意诉讼。为避免这种恶意诉讼的发生,需要在用人单位、立法、司法、社会等方面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劳动关系中侵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时常发生。当发生劳务纠纷时,用人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常利用其优势地位对劳动者进行恶意诉讼。为避免这种恶意诉讼的发生,需要在用人单位、立法、司法、社会等方面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1.
民事虚假诉讼不仅侵犯正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我国司法的权威,是目前民事诉讼程序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然而,当前学界对于民事虚假诉讼的界定众说纷纭,民诉法也仅规定了恶意串通一种类型。且在立法、司法、执法层面上对民事虚假诉讼的规定均存在不足之处,使得实务中当事人利用民事诉讼程序达到自身不法目的的现象愈演愈烈。因此,本文从民事虚假诉讼的概念界定出发,针对当前立法、司法、执法层面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几点完善建议,以期进一步通过法律规制等手段遏制虚假诉讼,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2.
虚假诉讼是指行为人以捏造事实、伪造证据、虚构法律关系等方式,向法院提起诉讼,促使法院作出错误的判决或裁定,从而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虚假诉讼系当事人滥用诉权的表现,其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破坏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无论使用"诉讼诈骗""诉讼欺诈"还是"恶意诉讼"来表述虚假诉讼行为,都是不恰当的。从应然的角度看,虚假诉讼罪存在的范围不应当仅限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还应当包括仲裁程序。虚假诉讼的实行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间隔。从这个意义上讲,虚假诉讼罪属于结果犯。《刑法修正案(九)》针对侵财类虚假诉讼罪想象竞合犯的定罪问题以及司法工作人员构成共犯等问题进行了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理论界多把虚假诉讼、诉讼欺诈、恶意诉讼等相似概念混用的情况,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从虚假诉讼与相似概念的区分人手,分析其本质属性和行为方式,并从刑事法律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民事、商事法律关系日益复杂化,当事人利用关联诉讼进行恶意诉讼、欺诈诉讼的现象呈蔓延趋势。受前苏联诉讼理论的影响,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判决效力绝对化的观念,导致法院在处理关联诉讼时面临困境。司法解释对于前诉判决认定的事实在后诉中仅简单地以免证事实来处理,为不诚信当事人制造关联诉讼提供了可乘之机。确立判决效力的相对性观念,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原则上仅约束案件当事人,其对后诉法院的拘束力也应当仅限于前后诉当事人相同的情形,可以为法院处理关联诉讼提供合理的裁量空间。规范判决书的书写,明确判决理由部分对于事实的认定,限制不当扩大认定事实的范围,严格民事诉讼中的程序制裁措施,都有利于规制不当的关联诉讼。  相似文献   

15.
环境公民诉讼强调任何私的主体(个人或组织)能够针对环境违法行为发挥实施环境法律的作用,是确保环境法律权威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更因为其使环境法律实施中充满竞争而导致民主与法治的实现。注重公众参与环境法律实施的加拿大构建了系统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从环境公民诉讼的案件适用范围、原告资格、被告到环境公民诉讼的程序都有细致的法律规定,值得我国在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时吸收和借鉴:我国应当允许公民提起环境刑事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应从过于注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转向"民行刑三位一体";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诉范围应该扩大;允许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审查原告诉讼资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证明责任应该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6.
高校在校生恶意欠费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在校生恶意欠费问题越来越引人瞩目.本文在界定恶意欠费概念的基础上概括出大学生恶意欠费的现状,从相关法律的不健全、高校收费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恶意欠费和一般欠费在实践中存在模糊性以及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等方面分析了恶意欠费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多个层面提出了解决恶意欠费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虚假诉讼包括选择管辖法院、诉讼主体虚假、恶意串通、伪造关键证据四种形式。应建立虚假诉讼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赋予利害关系人救济权。应将虚假诉讼行为入罪,以情节严重作为追诉标准,以法院是否作出有利于行为人的裁判文书作为衡量情节严重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要强化法官职权,司法机关之间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引导当事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诉讼调解在现行司法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调解本身也暴露出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诉讼调解是否存在让无理一方获得不当利益、当事人是否真的享有完全意思自由、调解能否实现公平正义理念、调解是否会导致恶意诉讼和虚假诉讼增加、调解会不会引发诉讼膨胀等。本文在讨论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诉讼调解应该坚持的原则进行梳理,即事清责明原则、合法性原则、可执行性原则以及程序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债权人与公司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已成为奉行贸易自由主义国家公司法的基本发展趋势。本文从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的基本理论、该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等角度论述了该制度利益相关者、代位权诉讼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鼓励债权人诉讼,同时防止恶意诉讼的建议,以期对制度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论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影响的个案展现了美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历程,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良性运转不仅因为美国环境保护法律有相应的公益诉讼条款赋予原告的起诉资格,而是美国环境法律的其他规定与美国其他法律一起构成了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石,保障原告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规定来获得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所必需的相关信息、相应的诉讼经费与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